华为带着5G麒麟芯回归,背后还有比亚迪们在默默助推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让我们把时间线拨回2019年5月14日吧。


这一天,美国正式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全面制裁。



华为供应链突然之间被封杀,芯片、系统,一切跟手机基础元器件相关的产品被中断供应,华为面临无货可卖的境地。


所有人都把华为mate40和麒麟芯片当作是华为5G手机最后的绝唱。


此后也确实如此。


原本跟苹果在高端市场对垒的华为一落千丈,被迫分割荣耀,从全球第二,掉出全球前五,最后成为统计中的Others(其他)。


中国手机的高端市场也被苹果独占9成以上市场,再无人能与之抗衡。


余承东留下了一句:“我们会回来的”,但大家都默认这只是一句不甘的呐喊。


面对美国的举国封杀,哪家企业能够抗衡呢?华为手机是站着死的,你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


但是,当时间线前进到3年后的今天,一个连小说都不敢写的故事诞生了。


8月29日,正当威胁“华为要停止研发,否则加重封杀”的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访问中国。


平地里响出一声惊雷,华为悄无声息上架Mate 60 Pro,带着麒麟芯片正式回归,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品牌自主的5G手机诞生了。


这是对雷蒙多最好的回应,也是华为乃至中国品牌最响亮的声音:


面对封杀,我不仅死不了,我还要把我失去的,全部拿回来!


02


当然,这恐怕也是营销届载入史册的一次案例。


事件营销本身就是一种极高难度的营销,华为这一次无法复制的事件营销,成本之低,效果之好很难简单去用数字衡量。


毕竟,哪个手机品牌能把堂堂美国商务部长变成自己的产品代言人?


华为只是在合适的时机,提前预售了Mate 60 Pro,几乎没有花费任何推广成本,却让全网为之沸腾。



所有社交平台包括我们都在关注华为,所有的热点头条都是华为,以至于同一天发布新手机的OPPO基本上成为了无人在意的配角。


这一次四两拨千斤的事件营销抓的无可挑剔。


但是,我们讲营销也好,时机点抓的再好,也是因为你有产品的底气。


华为Mate 60 Pro的重要意义,并不仅仅是手机,还在于手机背后的半导体产业链。


我们可以无比的肯定,这款手机从主处理器芯片、射频芯片、指纹识别芯片、到存储芯片几乎全都是顶着美国的封杀下,国产设计,国产制造。


所以,真正激动的并不是手机厂商,而是中国的半导体厂商,大家基本上都懵了,华为怎么做到的?


核心的竞争点是在于5G芯片上,这可是工业领域的一顶王冠,华为用的究竟是不是5G芯片?


根据目前大量的测试,华为Mate 60 Pro采用了麒麟9000s芯片,下载网速达到900Mbps(兆比特每秒)。



虽然没有标识是5G芯片,但实际体验效果已经达到了5G网速,性能不输于目前安卓主流5G芯片高通骁龙888。


换句话来说,这款芯片的工艺最少可以媲美7nm,甚至5nm制成。


谁都想不出华为是怎么做到的?是谁给华为生产的?


有的人说,这是台积电临时代工的,这个可能性为0,台积电已经完全倒向美国,不可能在美国眼皮底下偷偷摸摸给华为制造。


与其相信是台积电制造的,那还不如说是余承东晚上偷偷摸摸在松山湖潜水摸金,自己打捞上来的。


那会不会是中芯国际制造的?


确实有这个可能。


我们去跟半导体有关的学员做了深度交流和求证,大家的讨论其实也很激烈。



中芯国际制造的可能性有,但一下子能量产7nm甚至更好的芯片,这个技术跨度还是有点大,而且良品率和供货量也是个大问题。


一个更惊人的预测,是华为自己把这事全干了,就像之前EDA软件被认为是中国企业无法攻克的壁垒,实际上早就被华为拿下了。


学员告诉我们这么一个可能,华为攻克了“叠封”技术,什么意思呢?


像台积电是把一颗芯片从7nm做到5nm,甚至是3nm,也就是根据摩尔定律,纳米制程越小,可以容纳的晶体管就越多,相当于把一颗大脑做得越来越精细,可以处理的脑容量多了,性能就提升了。


华为的“叠封”技术,是把两颗不那么先进的芯片叠封在一起,相当于我把两个14nm的大脑叠放在一起,它们就能起到7nm大脑的效果。


华为攻克这个技术之后,联合其他国产半导体企业合作,进行国产替代就能实现量产。


当然,目前这些我们都是猜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我们能在这款手机上看到昆仑玻璃,玄武框架,麒麟芯片,盘古模型,鸿蒙系统,泰山架构,每一个都是自己的。



昨天,华为上半年的财报也出来了。


华为2023年上半年营收达到3082.90亿,净利润465.23亿,研发投入826.04亿。


我们算了一下,过去这十年时间,华为已经累计在研发上投入了9773亿,如果不是抱着必胜的决心和魄力,是不太可能投出这样的天文数字,除非是国家规模。


我也相信,在这样伟大的企业之中,任何奇迹都是可以被缔造的。


03


当然,还有一点。


华为的成功,绝非是华为一个人的成功,任何龙头企业都有着产业链伙伴的支撑,都是有着“利他”和“连接”的思维,让更多人愿意去帮他成功。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件事,当然,我得先强调一下,这是我们一个推理和猜测。


8月28日,比亚迪发了一个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的公告,比亚迪要花费158亿收购捷普位于成都和无锡的产品生产制造业务。


捷普是谁?


是全球知名的制造解決方案供应商,这两家工厂就包括智能手机的核心零部件业务和生产制造。



这是比亚迪历史上最大的投资,还是直接买了两个现成的手机制造工厂和所有产线工艺。


要知道比亚迪从来都是走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在生产制造上能省一点是一点,这种收购一点都不像比亚迪王传福的风格。


而且,“手机部件和组装生产”早就不是比亚迪的核心业务了,谁都知道比亚迪现在是一家汽车厂商。


甚至比亚迪自己都在财报中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持续承压,需求依旧疲弱。



然后,比亚迪一转首就掏了158亿买了两家手机制造工厂?


这是什么逻辑?


我们继续又在财报中看到几个关键词“强化和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加强安卓领域在中高端产品的战略合作”。



好了,谁是安卓领域的中高端产品,谁又是比亚迪的大客户呢?


在2021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年会上,王传福亲口表示“华为手机大部分都是我们造的”。



我们再来看看,在比亚迪发布这个离谱收购公告的第二天,华为就宣布了Mate60pro。


有没有这个可能,比亚迪急急忙忙的收购,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代工和组装华为的Mate60pro,为华为的产能提供保障?


同时,比亚迪也愿意相信华为会重回中国手机高端市场,提前下注大客户?


如果我们这种推测是真的,那真的是一个美妙的中国品牌故事。


两个在各自领域卓越甚至伟大的品牌,他们同样坚持研发,同样历经艰辛,同样书写了中国品牌奇迹的企业,奇妙的走在了一起。


在华为断供的时候,是比亚迪在内的一系列中国企业接过了华为供应链;


在华为归来的时候,也是他们站在华为身后默默助推,怎么有一点“胜则举杯同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味道?



也许,做企业就如同做人一样,得道者多助,你的品格和坚持,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就能吸引和你一样的同道中人,包括你的供应商和消费者。


当然,这在商业里可能太感性了,但在同一战线上,我现在也只想感性的说一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祝福华为和背后无数包括比亚迪这样的中国企业,一帆风顺。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麒麟   华为   中国企业   美国   半导体   中国   芯片   大脑   领域   品牌   手机   市场   产品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