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盯着台湾,中国真正的挑战在东方!稍有不慎将迎来严重后果

一旦解决了台湾问题,中国不仅能完成祖国完全统一,振奋民族精神。

而且美国布局多年的,用于围堵中国的几条所谓“岛弧链”,也将彻底失去效果。中国民族将扬帆远航,重回世界巅峰。

但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问题。并不是说解决了台湾问题,就万事大吉了。

除了台湾问题,美国等敌对势力还在中国东部设置了其他陷阱,那也是中国崛起路上的挑战,稍有处理不慎将迎来严重后果。

一、朝核问题不断发酵,是威胁中国安全的一大隐患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

由于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朝鲜自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集全国之力发展核武器。

现如今,朝鲜已经拥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甚至可以威慑美国的核能力。

朝鲜的核武器几乎重构了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是中国东亚区域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首先,可能发生的美朝冲突,极有可能会波及中国

与人们主观认知和感受不同的是,朝核问题的核心并非是朝韩问题,更不是中朝问题,而是美朝问题。

回溯朝核问题的历史不难发现,当年苏联解体之后,朝鲜在国际上空前孤立,美国又不断威胁朝鲜,试图颠覆其政权,朝鲜才最终下定决心举全国之力研发核武器。

后来,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之下,美国和朝鲜签署了“美朝核框架协议”,朝鲜同意以接受美国重油、轻型核反应堆为条件,放弃核武器研发。

然而,美国再度背信弃义,没有认真履行协议,朝鲜遂重新启动了核武器研发。后来,中国牵头组织了“六方会谈”,协商解决朝核问题,但美国仍然以一副傲慢的姿态威胁朝鲜,导致谈判无果而终。

经过多年发展,朝鲜的核武器已经实现了轻型化和小型化,突破了固体燃料技术,能够搭载在中远程导弹上。由此,朝鲜对美国的核威慑能力建设,已经初具成效。

2011年末,金正恩上台至今,朝鲜共试射导弹近200枚。

俄乌冲突的爆发,进一步强化了朝鲜发展核武器的意志。

仅2022年,朝鲜就试射了近70枚导弹。

朝鲜发射的导弹种类、规格以及发射方式越发多样化,包括潜射导弹和陆基导弹等,还测试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并进行了导弹水下发射试验。

由此,美国和朝鲜之间的关系,也结下了一个“死结”:美国担心朝鲜利用核武器讹诈韩国、日本,动摇其东亚盟友体系。

不处置朝鲜,将导致美国在西方世界“颜面无存”。

而朝鲜也将美国视为其政权和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双方爆发直接冲突的风险,一直存在。

一旦美国与朝鲜果真擦枪走火爆发冲突,将对中国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朝鲜常规军事力量与美国相比,可谓不值一提。一旦开战,朝鲜势必动用核武器。

那么,中国的家门口将会爆发一场核战争,后果十分可怕。

而且,《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至今仍然有效。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朝鲜发生了外敌入侵,中国在国际法层面上就有义务,尽全力援助朝鲜,包括军事援助,这就有可能将中国拖入大国冲突的泥潭。

因此,朝核问题是中美关系当中,极其难以处理的敏感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爆发冲突。

其次,朝核问题的产生客观上加剧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恶化了中国的周边环境

所谓“安全困境”又叫“安全两难”,指的是一个国家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原本是为了国家安全,但其军事力量的增强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恐慌。

各国纷纷加强军事投入扩充军备,其结果就是区域内军备竞赛螺旋上升,本来为了增加国家安全的行为却导致了国家更加不安全。

东北亚大国林立,是全球“安全困境”的典型区域。朝鲜开发出核武器之后,日本、韩国纷纷大力扩充军备,以抵御朝鲜的威胁。

2002年以来,韩国国内的“拥核”呼声空前高涨,政界、学界、舆论界达成了一致意见,向尹锡悦政府施压。

尹锡悦在2023年1月的发言中明确指出,“如果(朝核问题)进一步升级,韩国有可能部署战术核武器或‘自主拥核’”。

如果韩国再拥有了核武器,中国周边就又多了一个“火药桶”。

另外,美国在东亚地区扩展军事基地、布置导弹防御系统,打得都是“防备朝鲜核威胁”的幌子。

2023年2月22日,韩美两国在美国举行了“延伸威慑”手段运用军事演习(DSC TTX)。

2023年2月25日,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号核动力潜艇抵达韩国釜山进行了“预定访问”。

7月18日,美国战略核潜艇在釜山港停靠。

可以预见,美国在未来肯定还会以防御朝鲜为噱头,将更多的先进武器部署在韩国和日本。

这必将进一步恶化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尤将削弱中国的导弹威慑能力。

如果不能走出“安全困境”的死循环,东北亚的和平发展没有保障。

二、美韩同盟不断强化,韩国外交政策日益走向激进

韩国一直是美国的仆从国家。特朗普执政时期,美韩之间由于驻韩美军军费等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韩国对美韩同盟的离心力有所增加。

但拜登上台之后,着力改善被破坏的美韩关系,韩国政府对华政策日益激进。

在国内层面,韩国的反华势力日渐做大。2007年以来,李明博、朴槿惠等“保守派”长期执政,他们大多不会在中美之间明确选边站队,对华相对友好,希望中国约束朝鲜,甚至对朝鲜施压。

但“萨德”事件爆发之后,韩国人逐渐开始认为,中国对朝鲜的约束力似乎没有那么强,只要“保守派”还在执政,朝鲜一定会不断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验。

于是韩国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新冠肺炎初期,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的一项民调数据显示,接近70%的受访者认为,韩国应该持续强化韩美关系,反对在中美之间中立,主张对朝鲜强硬。

在南海问题上,超过50%的韩国受访民众,支持韩美合作对抗中国。

即便在台湾问题上,也有接近80%的受访民众支持美国的立场,担心中国两岸统一会“增加韩国安全风险”。

如此强大的民意诉求,对韩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尹锡悦上台之后,继续煽动国内的反华民族主义,以争取选票,取悦美国

2023年8月初,韩国《首尔经济》刊文指出,“韩国政府和执政党正在疯狂推动国内的反华情绪”。

“凯度韩国”的民调数据显示,韩国20—39岁的人群中,对中国的好感度仅为1.78分(满分为10分)。在如此歪曲、畸形的民意之下,中韩之间极有可能走向对抗。

在国际层面,美韩之间的勾结不断加强。

近几年,在美国的撺掇下,韩国对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机制”、“五眼联盟”等美国拼凑的反华组织,一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2020年,韩国受邀参加了“四方机制”召开了有关疫情防控的对话会议。

韩国希望借此平衡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并提升韩国的国际地位。

再加上尹锡悦政府在劳工问题等日韩历史争端问题上,已经做出了让步,声称“日本已是同韩国共享普世价值,追求共同利益的伙伴”。

在此次的戴维营会议上,人们已经看到了“美日韩同盟”即“亚洲小北约”的影子

《韩民族日报》更是直言不讳的声称,“美日韩三国已经达成了准军事合作协议,韩国站在了‘反华前线最前沿’”。

在美日韩三国的联合声明当中,首次出现了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美国可能会把韩国打造成介入台湾问题的前沿基地。

再加上当时菲律宾与中国关系存在改善的势头,韩国在美国构筑台海包围圈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三、日本右翼势力在美国的撺掇之下,日渐猖狂

日益猖獗的日本右翼势力,一直是威胁中国安全的重要来源。

在右翼势力的策动之下,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不断否认战争罪行,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衅中国,解禁“集体自卫权”,甚主张修改“和平宪法”。

近年来,日本国内极端右翼思想持续发酵,日本勾结、围堵中国的势头越发明显

在过去,我们经常说在反华问题上,日本只是美国的马前卒,但近年来日本在反华议题上,不断有“领跑”美国的趋势。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主动强烈要求美国所谓的“协防日本”。

“印太战略”构想是日本最先提出的,随后才得到美国的重视。

早在2018年,日本就在北约设置了办事机构,对于北约在东京设立联络处,日本也是十分积极。

为了遏制中国,日本正在疯狂地扩充军备。

2023年日本的经济增速预计在1.5%左右,但日本却将其国防安全预算猛增了26%。

日本外务省还计划在西南诸岛修建弹药库,在与那国岛扩充兵力,部署导弹。与那国岛距离台湾有110公里。联系日本说过的“台湾有事即是日本有事”的狂言,这些举动的指向性不言而喻。

更危险的事,日本在核武器研发方面也是蠢蠢欲动

作为核能大国,日本在国内外持有的钚总量约达46吨,其中9吨多位于日本国内。

一些右翼势力不断叫嚣,要制造核武器以“威慑”中国。

日本的固体火箭技术居全球前列,H-2B运载火箭和艾普斯龙运载火箭性能卓越。

一旦日本拥有了核武器,对中国将是极大的威胁。如今,日本退役少将矢野义昭,又在鼓吹“中日在2025年必有一战”的论调,在日本引发了热议

他认为,2022年之后世界局势愈发紧张,美国在欧洲应接不暇,必定会全力支持日本遏制中国。

参考文献

颜欣:《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逻辑、挑战与路径——以中国和东盟合作为例》,《理论月刊》,2023年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北约   中国   美日   东亚   朝鲜   军备   东北亚   台湾问题   右翼   核武器   韩国   台湾   日本   美国   导弹   势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