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暂停日本水产进口后,俄罗斯喊话:希望扩大对华出口水产

引言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

消息一出,日本政府就急了,态度嚣张地要求中国收回这个禁令。

日本曾是中国最大的水产品进口来源地之一。他们自信的认为,中国不过是虚张声势,日本水产品不可替代。然而,日本大错特错。

在日本水产品被逐出中国市场的同时,俄罗斯高调喊话,希望中国能给俄罗斯一个机会,扩大对华出口水产份额。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广阔市场

在梳理这场水产之争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中国进口水产的基础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进口食材被端上了国人的餐桌。其中,水产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实际上,中国有着完善的水产养殖体系,完全可以满足老百姓的基础需求。对中国消费者而言,进口水产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中国拥有着全世界最具潜力的进口水产市场,这种潜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进口水产的总量逐年飙升,领跑全球。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水产的总量还不足300万吨,总价值也仅有82亿美元。短短两年过后,进口水产总量便增加到了444万吨,总额更是提升到了158亿美元。去年,进口总量又创下了新的记录,突破450万吨,直逼200亿美元。

就整体而言,进口水产势头强劲,正处于上升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上升态势仍将持续,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以2021年为例,在这一年里,中国一共进口了约360万吨水产品,数量惊人。但是,若将这一数字与水产品消费总量对比,很明显是小巫见大巫。2021年,中国人消耗的水产品接近7000万吨,进口产品仅占5%。可见,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第二,中国市场开放包容,进口品类较多。

中国地域辽阔,各区域饮食偏好不同,为多品类进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扇贝、三文鱼、巴沙鱼、龙虾等产品均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维持着较高的销售水平。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接受能力强,乐于尝试,进口的新品类也能获得生存空间。

由此可见,在进口水产领域,中国有着极强的消费实力。只要拿下了中国市场,势必能大赚一笔。

在这一方面,日本可谓是占足了便宜。

岛国日本四面环海,渔业发达,加上邻近中国,交通运输上存在着天然优势。多年以来,日本持续向中国输出水产品,从中国市场捞金无数。水产品贸易,成为了中日经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这种状态最近突然被打破了。

制裁日本

8月28日,中国海关总署的一条公告,将有关日本水产品的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中国宣布,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只要水产品的产地上标注了“日本”二字,就不允许流入中国。这意味着,日本水产品被中国封杀了。

十二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席卷日本宫城县。随后,地震引发海啸,吞没了福岛核电站。福岛核电站年久失修,缺乏避险设备,造成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事故发生后,日本并未妥善处置,而是一拖再拖,酿成惨祸。

为了避免爆炸,最终只能将大量海水倒灌进核电站,由此产生了大量核污染水。日本政府为了减少损失,逃避责任,在处理核污染水问题上,放弃了更加安全的办法,选择将核污染水直接排入太平洋,引发了强烈抗议。

但是,日本不顾各界人士的反对意见,执意让数百万吨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为了给日方施压,迫使他们停止这一计划,中国不得不出手,制裁日本水产。

中国发布禁令的消息传回日本,日本水产行业一片哀嚎,纷纷表示寒冬已至,未来不知如何度日。

对日本的渔业工作者而言,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客户,便等同于断了生路。

在日本出口的众多商品中,水产品的地位不可撼动,近年来屡创纪录,成为日本低迷经济中的一抹亮色。日本水产品出口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是因为傍上了中国。

去年,日本水产品出口又创新高,出口总额突破3800亿日元。只要仔细剖析这一数据,就能感受到中国市场对日本的超凡影响力。

据悉,2022年日本水产品的头号买家是中国大陆,就金额而言,大陆地区足足消费了871亿日元,占总销售额的22%。再往下看,日本水产品的第二大买家是中国香港,出口量高达755亿日元。

简单来说,中国市场为日本水产品出口贡献了四成以上的销售额,绝对是真正的衣食父母。

禁令一出,财路就断了,难怪从业者要急得团团转。

为了请求中国恢复出口,日本全国渔业协会会长坂本多次致电内阁,代表渔民发声,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入大海,要求日本政府立刻忏悔停手。

但是,在政客看来,渔民们不过是在小题大做。

他们认为,只要设立救济专款,就能帮助日本渔业渡过难关。可政府能帮一时,却帮不了一世,只要失去对华出口途径,日本渔业势必陷入寒冬。对此,日本政客视若罔闻,不想着反躬自省,反而还威胁起了中国。

前不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的水产品禁令损害了日本的利益,日本将要求中国立刻停止这种行为。

岸田态度傲慢,口气狂妄,像是吃准了中国不会将制裁进行到底,最终一定会松口。在这一问题上,日本政府似乎有着莫名的自信,笃定中国人离不开日本的水产品。

那么,事实当真如此吗?

俄罗斯发声

现实情况与日本政府所想的正好相反,是日本需要中国,而非中国依赖日本。事实上,日本水产品并非不可替代。

全球水产品市场始终以买方为主导,不缺供货的,而是缺少财力雄厚的买家。日本在中国赚了那么多年钱,早就让别的国家眼馋不已,想要取而代之,俄罗斯便是最积极的一个。

中国前脚刚发布禁令,限制日本水产品入境,俄罗斯后脚就来向中国示好,大力推销本国水产品。

为了表明诚意,俄罗斯还特意发布了一份官方声明。

在声明中,俄罗斯强调,近年来俄罗斯始终致力于增加出口商,开拓水产品的海外市场。经过长期调研,俄罗斯认为,中国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俄罗斯有关部门向中国发出请求,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化两国的水产品贸易。俄罗斯甚至给出了详细的方案。

一方面,俄罗斯期盼中国能够发放更多的许可证,让更多俄罗斯水产品公司得到中国的认证。另一方面,俄罗斯会加大本国投入,在对华贸易中引入更多种类的水产品,同时增派船只,提升运输效率,确保中国消费者能够获得最好的水产品。

俄罗斯的这份声明,着实用了心思,诚意满满。那么,俄罗斯是否能够取代日本,成为中国水产品市场的下一个选择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必然是肯定的。

首先,俄罗斯渔业历史悠久,在专业能力方面不输日本。

翻阅历史,俄罗斯渔业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初,苏联时期更是搭建起了完善的渔业系统,海上捕捞业也取得了质的突破。

现如今,俄罗斯是数一数二的渔业强国,不仅有超过250万条河流,而且还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水产品资源丰富,完全可以同日本一较高下。

其次,中俄是长久以来的渔业合作伙伴,具有进一步拓展贸易规模的良好基础。

2022年,俄罗斯出口了超过200万吨水产品,中国是俄罗斯最看重的买家之一。今年上半年,俄罗斯水产品出口势头不减,其中五成以上的产品都销往中国,可见两国合作之密切。

俄罗斯水产品质量好,价格合适,进入中国市场后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众多出口产品中,俄罗斯的鳕鱼、比目鱼、沙丁鱼格外具有优势。

与日本类似,俄罗斯也是中国的邻国,交通运输便捷,能保证水产品的新鲜度。倘若两国的渔业合作持续推进,或许运输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无论是品质,还是价格,抑或是运输,俄罗斯完全可以对标日本,甚至超越日本。相比之下,日本水产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被取代也是情理之中。

结语

日本政府的荒谬行为,摧毁了日本渔业,更为全人类的未来笼罩上了阴霾。中国的这场制裁,仅仅只是开始。倘若日本政府仍固执己见,最终一定会自食苦果,让本国经济坠入深渊。


参考文献:
1、徐悦1,2,梁利群2,董晓丽2,户国2.俄罗斯渔业发展现状[J].水产学杂志,2020,(第5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俄罗斯   日本   海关总署   中国   水产   核电站   品类   中国市场   禁令   水产品   渔业   日本政府   总量   中国消费者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