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田:原则,是我坚守的底线!

“我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继续向以往一样,充满激情地为观众服务!”

2003年。

凭着《神医喜来乐》拿下第2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和第21届中国电视剧金鹰奖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的李保田可谓是事业如日中天。

然而,此时的他,还不清楚,自己在影视这一行的事业,将会在两年后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2005年。

事业发展正好的李保田一纸诉状将自己拍过的戏作《钦差大臣》片方时代春天公司告上了法庭。

饭刚做好就掀桌?

引起他如此强烈反应行为,仅仅只是因为一件事。

这部剧……注水了!

2004年。

时代春天公司找到李保田,邀他担任《钦差大臣》艺术总监,并扮演反派贪官钱奎一角。

双方约定剧作拍摄30集。

每集10万片酬,支付其共计300万片酬费用。

可到2005年底,时代春天公司将剧集拉长至33集。

这事并未与李保田商量并达成一致。

多出来的剧集,也没有按期支付起片酬。

李保田不服气这种行为,于是直接将时代春天告到了法院,要求支付多出来集数的费用三倍90万,加上违约金100万。

片方由于确实存在严重违约行为。

李保田胜诉。

可一审判决之后,时代春天不服,继续上诉,反告他赔偿200多万的费用。

这个官司纠缠来去,一直持续了两年多。

2007年。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李保田存在违约行为。

时代春天胜诉。

掀桌一时爽,然而后续的结果却是让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因为这件事。

他被传甩大牌,称戏霸。

时代春天公司负责人站出来表示不会再和他合作,也奉劝同行,不要再用李保田。

这个呼吁得到了十几家影视公司的认同。

原本事业蒸蒸日上的李保田至此好像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里,纵使偶尔有再继续拍戏,终究不复当年辉煌。

为190万破坏行业环境?

李保田真的是不好合作的男艺人吗?

实则并不然。

一、品性获业内认可

李保田被十几家影视公司联合抵制。

他们称李保田破坏了这一行的影视环境,认为他是个戏霸,不好合作。

然而。

这只是影视公司这边的说法。

真正跟李保田一起合作过的导演并不认同。

《王保长新篇》的导演陈福黔表示:“李保田来成都拍戏的时候是自己坐火车来的,吃住都不挑,真不知道那些人安的什么心。”

陈道明称,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雪健老师在跟李保田合作时,也是大赞其业务能力,称这才是老戏骨,实力派。

这么一个不拘小节,又业务能力超强的演员,怎么看也不像是时代春天口中的业内毒瘤,需要被抵制才能还影视环境一个清明的人。

他做这件事,更不单纯是为了钱。

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那190万,他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已经成名的他,不缺任何的活动广告邀约。

只要随便接一个,都能获得巨大的利益。

可从1983年至今,从业40年,飞天、百花金鹰,各种奖项光环加身的人,却始终坚持不上综艺,不接广告的原则。

据李保田的儿子李彧说,那些年父亲推掉的广告,收入可高达两千万元以上。

不被两千多万心动。

却偏对190万执着追求到底。

即使面临负面,被称戏霸,被影视行人员联合抵制也不曾畏惧退缩。

或许。

他为的,是自己坚持的那一个理吧。

二、坚持自我

李保田曾经说过:“人的最大敌人是人自身,人总是在不断地重铸自己……所以我愿意跟自己较劲儿。”

他这一生好像确实都在跟自己较劲。

出生干部家庭,父亲是高级军官。

在四五十年代。

这足以让他生活无忧。

按照父母给的人生方向走,他这一生也许都不会有太大的波折。

顺风顺水的。

然而,李保田偏是个爱较劲,不爱被安排着走的人。

父母希望他好好读书,考学。

可他对学习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反而对唱戏这种以前被称作三教九流的东西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

小小年纪的他。

梦想是成为一个大演员。

偏离规划轨道的想法自然是没有得到家里的支持。

父母坚决反对他学戏。

在看到李保田用稚嫩的笔迹写下这么个愿望时,父亲大发雷霆,说了重话,称他成不了大演员。

因为这么一句话。

父子关系彻底交恶。

不过十几岁的人,大着胆子,离家出走了。

这一走就是好几年。

放弃本来优渥的生活。

跑到梆子剧里演丑角。

那一段岁月。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苦。

被排挤欺负。

吃了上顿没下顿。

今天不知明天事那种茫然困顿。

完全看不到太多的希望。

然而出于对戏的热爱,还有和自己,和父亲较劲,要像他证明的一份决心。

他愣是在那里留下来了。

在这种困苦的条件下勤学苦练。

不放弃。

几年后。

终于是成为了剧团的台柱子,有机会参加演出。

因为吃过太多苦得来的机会。

他是格外的珍惜。

饶是自己已经因为常年的训练和吃不饱穿不暖落下疾病,也没有因此耽误,经常带病演出。

不过你不休息。

身体可不允许。

终于,在一次上台表演时,他的身体给他发出了严重的警告。

向来倔强的人,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这一病。

让父子二人终于有了点缓和关系的机会。

看到孩子为学戏付出的艰辛。

他的父亲,也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反对。

他算是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父母有时候也会去剧团看他。

那应该是他比较快乐自在的一段日子。

有自己喜爱的事业。

有家人的关怀。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场危机,正在向他们这个家庭袭来。

他父亲患了肝病。

一直在吃药打针治疗,可终究无济于事。

父子两人关系还没有得到彻底的缓和,他父亲就因病走了。

随着父亲的离世。

他们的家庭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作为长子的他,需要肩膀上撑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养家糊口,照顾下边的兄弟。

那是1966年。

当时的李保田,也才刚过20岁。

不过这巨大的责任并没有将他压垮。

他依然是那个爱戏的人。

在父亲走后。

他回到了出生地,并且进入徐州的文工团。

从野路子一下子变成了有编制的演员。

在那里,又是摸爬滚打十来年。

从一个演员坐到了副团长的位置。

不过这并非他事业追求的终点。

1978年。

在那个特殊年代终于过去后。

中央戏剧学院那边开始招生。

于是,过去从来不爱学习的他,又一头扎进了校园。

因为只有小学文凭,文化基础差。

为了弥补这一缺点。

他是拿出了自己当年学戏的劲头,努力得紧。

天天钻图书馆看书。

到底皇天不负有心人。

他考上了,成为中戏的一名学生。

那一年的人,32岁。

三、人生的折腾

这个年龄,按照现在来说,是一个相对尴尬的年龄。

毕竟职场卷到了35岁。

好像一个人,到了35岁,就该退休了。

找工作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这个年纪还去上大学,出来面临的就是最残酷的职场危机。

不过时代的缘故。

这对李保田来说,更像是一个新的开始。

他圆了年幼时期父母对他的期望,好好读书考大学。

也圆了自己学戏的梦想。

并且,他没有中年危机。

在校学习时间,表现优异,毕业之后,学校破格录取,让他留下执教。

成为老师的后一年。

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影视业这一行。

出演了第一部电影《闯江湖》。

在其中扮演评书艺人张乐天。

紧接着,他又在电影《流浪汉与天鹅》中扮演了流浪汉抹桌……

科班出身老师。

几年的实操历练。

1988年。

他获得了自己演艺生涯上第一个认可奖项。

第8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获奖作品是《人鬼情》。

在这一年后,李保田的事业仿若开挂了一般,片约不断。

得奖率爆棚。

1990年,主演的家庭喜剧《过年》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和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同年。

和张艺谋合作,拍摄《菊豆》。

在里边扮演男主杨天青。

作品摘下第43届法国戛纳电影节特别奖,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雨果奖。

1992年。

他凭着主演电影《葛老爷子》里的葛爷。

这个和自己实际年龄相差着近乎三十来岁的老人。

跨越突破性如此大的一个角色,让他成功拿下了第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男主。

1993年。

电影《凤凰琴》又让他拿下了百花奖和金鸡奖的最佳男主。

此时的人。

已经是业内,包括国际知晓的大影帝了。

国际都认可他的演技。

不过,电影总是有种空中楼阁之感,让人高不可攀。

他的知名度,也相对来说,比较受限。

业内了解他的实力。

可大众知之甚少。

不是能够很好的深入到群众当中。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很快,他就用一部电视剧,打开了自己在群众中的知名度。

那就是《宰相刘罗锅》。

这个角色,让他彻底爆红,群众基础深厚。

“刘罗锅”甚至可以说是他的代名词。

都说电影和电视剧有壁垒,电影演得好的,在电视剧不一定突出。

李保田这边,似乎没有这样的烦恼,他过渡得顺风顺水。

只是……他喜欢折腾。

不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四、性格决定经历

他的性格里,好像有着一股子轴劲儿。

只要认定是对的事,就一往无前的去做,不计代价。

“刘罗锅”大火之后。

无数这样的剧本找上门。

让他再出演刘墉。

可他说:“老演一个角色小心观众反胃,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并不容易,但破坏却很容易。”

于是坚持不再出演。

就是《宰相刘罗锅》的续集故事,片方找到他,他也没有因此给情面再演出。

他坚持了自己。

不过却是因此得罪了人。

本来因为这个剧,李保田、张国立、王刚铁三角组合爆红,其他两位也答应了出演,没有他,那么盘子也组不起来,最终几人关系交恶。

再后来,差不多框架的故事《铁齿铜牙纪晓岚》播出,张铁林加入进来,大众记住的铁三角便换了人,成为张国立、张铁林、王刚。

李保田甚至说过,有的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再合作。

他们对待事情的态度不一样,没有谁好谁坏,没有对错,就是不相合而已。

这也为后来的《钦差大臣》这部剧同片方产生矛盾打官司,大概铺垫了基础。

他是一个执拗又认自己一个理字的人。

片方在没有通知他,甚至和他意见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私自将原本定好的30集作品加到33集。

既是违约,也是对自己不尊重。

他追究到底。

是可预料的事情。

只是大概谁也没有想到,那么一个有着家喻户晓作品,又是拿下国内外各大电影奖项的影帝,会因为这么一件事,事业黯然。

这件事影响太大了。

以至于后边他一度淡出观众视线,后来又以一部清装剧《南北大状》复出,也继续在拍摄其它作品,可是却不复当年的辉煌。

他在被观众渐渐遗忘。

可这并不能使他改变自己的性子,为世俗所折腰。

他依然在坚持着自己。

拍戏的时候,会敬业不怕吃苦,认真琢磨角色。

走出戏回归生活时。

他成为一个隐世的画家,只专注于自己笔下的画作。

他做到了属于境界上的那种不为万物所悲喜。

或许在旁人眼中,他是一个十足的另类。

这一生总是在折腾,上了年纪也不长心眼,没有被生活磨平棱角,那么傲气张扬。

可那有什么关系呢?

人总要折腾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他执着了那么多年,追求了那么多年,按照自己的心意活了一辈子,值了!

外界的鲜花与掌声,与他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罢。

有与无,都无所谓。

#娱乐我来评#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往期精彩:佟丽娅:85花还在卷古偶,她已另辟新赛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金鸡奖   百花奖   钦差大臣   片酬   大众   底线   演员   父亲   角色   春天   原则   电视剧   事业   时代   影视   电影   公司   李保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