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科学讲坛(第二十一讲)举行

惠州日报讯 (记者邱若蓉 刘豪伟 通讯员钟茂青)8月24日上午,惠州西湖科学讲坛(第二十一讲)在丰湖书院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以“面向碳中和的储能技术”为主题作专题报告。市领导刘吉、孙川东、冯起忠、于加良、李俊玲出席活动。

当前,随着科技发展,光电、风电等新型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提高,但供能间歇、不稳定等问题凸显。赵天寿表示,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其中储能技术将发挥关键作用。新型电力系统要满足储能装置规模化、安全性高、成本低、寿命长、效率高等要求,更需要不同时长储能技术支撑。现有储能技术各有优势与局限,尚无法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仍需加强研发投入。

报告中,赵天寿从碳中和战略出发,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深入探讨、讲解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对储能技术的要求,分析不同种类新型储能技术发展现状与面临挑战,总括储能领域技术发展方向与产业机会,并对惠州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他指出,受益于电动汽车发展,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迅速,已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安全风险和锂资源限制需要行业重视。他提出,液流电池、电燃料储能等实现了容量与功率的解耦,同时活性物质稳定、可逆性高,具有长时、易扩展、理论效率高等优势,是较理想的储能技术,有望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的要求。惠州在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方面具有优势,要重视长时储能技术的发展,结合本地实际加大研发力度,抢占产业制高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惠州   流电   中国科学院   西湖   讲坛   电力系统   效率   重视   优势   能源   产业   科学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