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生态、文化、经济齐力发展,打造运河沿岸“三高走廊”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夏夜,微风,音乐。8月11日晚,“丁堰·运河音乐汇”火热开唱。阿婆轻摇着扇子,年轻人举起手机拍照,孩子们举起小手打起拍子。流淌的音符、婉转的曲调,点燃了现场氛围。“在运河边散步,走着走着就听到了音乐。”观众王阿姨说。

“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文化魅力。”常州经开区丁堰街道工作人员李佳蔚介绍,这个8月,每个周五、周六晚,只要天气好,演出都正常开展。

运河是流动的水脉、文脉。运河丁堰段全长8.9公里,沿岸的戚机厂、戚电厂、大明厂等记录了常州百年工商业的变迁,”常州经开区丁堰街道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高标准打造运河工业文旅标杆,全面做好提升“河”里水质、发展“岸”上经济、促进“带”上联动、优化“面”上布局这篇大文章,提升发展能级。

曾经的低洼易涝地,变成美丽公园

“住在附近,很有幸福感。”提起家门口新建的运河公园,丁堰街道梅港社区居民恽正英很自豪。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丁堰街道相继实施运河“四改三”、黑臭河道整治、水利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运河公园内,有民国风情街、米厂、牌坊等景点,与滨河舞台融为一体,让人既饱览运河风光,又领略民国风韵。”丁堰街道建设局局长周凯说。

以生态起笔、以文化落笔

把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创意经济相融合,一批“老物件”焕发“工业新活力”:大明厂、戚电厂、戚机厂、运河公园串珠成链,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带;围绕运河工业文旅研学,推出“我在戚机造火车”“织梦百年的奥秘”“米兰绅士殿堂探秘之旅”“未来地铁工程师”等工业研学线路;“运河智造 匠心常传”运河工业研学活动,已接待学员1800人次。

水脉与文脉交融,文化与经济共生

丁堰街道党工委书记蒋政剑表示,结合“运河文旅新标杆、三新经济新前沿”发展定位,丁堰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科创能级提升、产业园区更新,打造东方数字经济产业园、智能电机产业园等平台,推进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年内,常青·里巷文化旅游街区将亮相,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以江南水乡传统街巷为空间格局,植入剧院式酒吧等特色业态,打造区域特色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蒋政剑表示,丁堰街道将围绕“全力服务中心城区建设,全面打响运河文旅名片”主线,持续在城市更新、产业转型、社会治理上出实招求突破,努力实现高水平引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品位文旅、高颜值生态、高效能治理。

(记者 刘懿 通讯员 符敏霞)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常州   运河   大明   能级   文脉   文化   经济   走廊   街道   生态   公园   工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