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摘“大奖”,G320上瑞线开创“公路+旅游+研学”融合新篇章

“贵州首座‘提篮’式公路桥梁——G320线花鱼洞大桥被国际桥梁大会(IBC)授予‘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这是贵州省继北盘江大桥、鸭池河大桥、平塘大桥之后的第4座获得被誉为桥梁界‘诺贝尔’大奖的桥梁,也是全国第9座获此奖的桥梁。”日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研学团来到贵阳市清镇市原花鱼洞大桥上,围站在一起认真倾听老师对贵州桥梁的讲解。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系师生开展花鱼洞大桥暑期研学活动。

贵州,这个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交通巨变从“桥”开始。俯瞰贵州大地,一座座公路桥梁于绿水青山间傲然耸立,改变了山区相对封闭的原始面貌,成就了一批桥梁界的最高荣誉。

而对于G320上瑞线来说,花鱼洞大桥这张世界桥梁名片让其开创了“公路+旅游+研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G320线花鱼洞大桥实现了“水源零污染、景区零干扰、废料再利用、景观新地标”。

“花鱼洞大桥距离学校近,驾车经G320上瑞线过来约20分钟就能到。”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系教师向程龙直言,通过开展研学活动,把课堂搬到现场来,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贵州桥梁资源丰富,这对路桥专业学生的学习实践也有着天然优势。

花鱼洞大桥位于我省连接中西部十分重要的干线公路——贵黄公路上,是国道G320线上跨越红枫湖景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座桥梁,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此奖项的普通国省干线桥梁。2022年,该桥拆除重建工程斩获桥梁界的诺贝尔奖,开创了“小桥”摘“大奖”的先例。

“以往授奖的桥梁都是跨度大、高度高的地标性大规模桥梁。”贵阳公路管理局局长杨刚军认为,本次授予跨度和高度均不突出、造价仅1.1亿元的“花鱼洞大桥”,凸显了该桥的技术含量、环保价值和美学价值,标志着贵州在山区峡谷桥梁“小而精”建设方面达到了一个世界认可的全新高度,更加夯实了贵州“世界桥梁博物馆”的地位。

正是花鱼洞大桥的改建,贵州交通人面对巨大的挑战,从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控等多方淬炼出一支本土造桥的强大队伍,创新了“旧桥建新拱,新拱拆旧桥”的建设思路,缩短了一年的建设工期,节约逾2000万元的工程造价,在技术与材料创新、美学价值、与周边环境协调度及公众参与度等方面成就突出,让贵州桥梁问鼎“世界级”。

放眼望去,该桥与另外两座不同年代并排修建的桥梁横跨红枫湖,景色相得益彰,见证了从8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后,贵州桥梁蜕变的伟大实践。同时,为贵州依托世界级桥梁的独特优势和交通基础设施优势,厚植旅游发展要素,加快推进桥旅、路旅等“五大融合”奠定了基础,催生出以桥旅、路旅等内容为主题的研学热。

G320上瑞线路容路貌。

路畅业兴,景美民富。在对G320上瑞线的公路监管中,贵阳公路管理局结合沿线区域特色,不断丰富公路服务功能,围绕“路在景中、景在路中”开展路旅融合工作。“通过公路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区域特色发展,有利于沿途百姓从路旅融合中真正受益。”杨刚军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编辑 申川

二审 余昌旭

三审 彭美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公路   贵阳   新篇章   贵州   地标   跨度   景区   大桥   小桥   桥梁   大奖   优势   交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