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打败《孤注一掷》,六公主可以安排《横空出世》了

#娱评大赏#

谁也没想到,今年暑假档的国产片票房会这么“疯狂”。

从《消失的她》开始,到《孤注一掷》,几部国产片轮番发力,拿下了暑假档80%的票房。

反观好莱坞电影,虽然不再受“保护月”的限制,但无论是《碟中谍7》《变形金刚6》等老牌IP还是全球票房破13亿美元的《芭比》,票房都一言难尽。

一直在吃老本的好莱坞,好像在中国真的“吃”不动了。

但也有人说,《奥本海默》,是检验好莱坞是否还有吸引力的最后一道防线。

毕竟“改编自原子弹之父的真实故事”+诺兰导演的金字招牌,这样的噱头还是充满了很强的诱惑力。

特别是诺兰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奥本海默》中的原子弹试爆场面没有用特效,而是实景拍摄。

他想用最真实的手法,让观众在电影院感受“被爆炸的热浪灼烧的感觉”。

影片豆瓣评分8.7,以4000万左右的首日票房,打败《孤注一掷》,拿下日冠军,预测总票房3.88亿,但这个成绩似乎并不亮眼。

其实以原子弹爆炸为题材的电影,《奥本海默》并非第一部,“六公主”可以安排《横空出世》了。

1999年的《横空出世》,讲述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从研发到爆炸成功的艰难历程。

面对美帝的原子弹威胁,刚从朝鲜战场胜利凯旋的冯石将军便接到了上级命令,前往大西北建造中国自己的原子弹制造基地。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央视的电影频道联合摄制,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电影频道投入了700万元。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献礼片,于1999年上映,并在第二年的金鸡奖拿下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7项大奖。

《横空出世》在豆瓣评分高达9.4,至今仍被很多人视为中国最好的主旋律电影。

这部中国版《奥本海默》,究竟靠什么赢得如此高的评价?

01、真实感爆棚的主旋律电影

作为一部以真实历史为蓝本的作品,《横空出世》从一开始就定下了本片的主要基调:“一定要让所有看到电影的观众感觉真实”。

在那个电影工业还不算发达的年代,营造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真实感并非易事。

为此,导演陈国星插入了大量的”黑白影像“,还原影片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将观众带入到真实情境中。

比如电影开场便以黑白纪录片的方式,介绍朝鲜战争胜利后,美国扬言要用原子弹对我国的重大城市进行打击。

这些取材于真实的纪录片影像作为全片的“引子”,立马奠定了整部影片厚重的真实感。

在电影筹备期间,陈国星导演还数次前往当时的原子弹发射基地深入考察,记录基地的基础设施建造和建筑细节。

电影开拍之后,剧组的工作人员还搭建了一座高达60米的铁塔,同时还借来了坦克和飞机分布在铁塔周围。

不仅如此,剧组还按照1:1的比例建造了核工业试验所需要的战壕、工事等配套设施,组织了几百个群众演员开展军训,训练演员们的军人气质。

02、拍摄阵仗宏大引发国际关注

如此一来,剧组的拍摄基地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到最后甚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拍摄期间,剧组上空接连多了好几颗国外卫星的监测,部分国家以为中国又在重启核试验。

此等消息一出,立即惊动了领导前来剧组”一探究竟“。

总参的领导半开玩笑地跟陈国星说:你们能不能在国家的报纸上登个消息,证明是在这里拍电影而不是搞核试验?

果不其然,剧组在人民日报发表声明后不久,前来检测的卫星立马消失了,剧组又恢复的正常的拍摄工作。

能够把真实感营造到这种地步,可以说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了。

但在陈国星导演眼中,他们为拍摄付出的努力,还不及当年原子弹研发部队的万分之一。

身处戈壁深处的他们,面临着缺少淡水、物资匮乏、苏联专家中途撤退等种种困难,每前进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还有那群视死如归的解放军战士,经历过朝鲜战争的刀枪炮火,如今又进入荒漠,与严酷的大自然展开搏斗。

当原子弹成功爆炸,蘑菇云升入空中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激动呐喊,在戈壁滩上奔跑呼号。

这种朴实真挚的爱国情感表达,才是这部影片赢得无数好评的核心所在。

时至今日,很多人仍被冯石将军在罗布泊写下的那首诗感动着。

“死亡之海得玉浆,天山为屏昆仑障。纵横南北十万里,敢问惊雷何日响!”

03、大腕云集,票房却只有三万

作为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献礼片,影片汇集了李雪健、李幼斌、陈瑾、高明等众多大腕明星。

李雪健在片中饰演的是冯石将军,在电影刚开始筹备的时候,导演陈国星便定下了李雪健。

当时电影剧本还没有完全定稿,陈国星导演便找到李雪健,想让他来饰演冯石将军这个角色。

面对导演的邀约,李雪健没有第一时间回复。

于是导演便亲自上门邀请,在两人谈话的过程中,导演向李雪健讲述了我国飞行员投掷氢弹试验失败,带着氢弹一同着陆而牺牲的这一感人事迹。

李雪健在听完这个真实事件之后,被飞行员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站起来握住了导演的手说:“这个戏我演了。”

为了演好冯石将军这个角色,李雪健搜集了很多资料,还经常和导演去编剧陈怀国的家里谈剧本,一起沟通人物创作问题。

在此过程中李雪健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进一步丰富了角色的人物形象。

尽管为角色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李雪健在之后的采访中,仍然表示有些许遗憾。

在排演某部话剧时,李雪健为塑造角色减重20斤,但在饰演冯石将军时,却没有专门为角色减肥。

这也成为李雪健演艺生涯的一大遗憾,后来每次提及此事都后悔不已。

除了李雪健饰演的冯石将军,李幼斌饰演的科学家陆光达这一角色也给当时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陆光达是一位留美的核物理学家,这一人物的原型正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

但是,李幼斌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心中纠结万分。

一方面是因为角色涉及真实的历史英雄人物,又与李雪健有相当多对手戏,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另一方面则因为自己的生活里没有接触过科学家,不知道怎样才能准确地塑造人物。

但再三思量下,李幼斌还是接下了这一角色,咱老李年轻的时候,的确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

之后李幼斌联系到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并亲自上门拜访,了解科学家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日常。

在电影开拍之前,李幼斌还和陈瑾一起去到了某核工业基地呆了一段时间体验生活,并把观察到的生活细节反馈给编剧,以更真实地呈现核工业基地的生活场景。

可以说,每个角色的成功背后,都离不开演员为此付出的一番心血。

但非常可惜的是,这样一部影片在当年却没有受到重视。

因为发行不善,很多观众还没有来得及看这部影片就草草下映,并于第二年的8月份在电视台播出。

最终影片票房仅收获3万元便惨淡收场,成为当年国产片最大的遗憾。

多年过去,很多人仍在为《横空出世》当年的冷遇叹惋不已,直言放在今天,这样一部影片票房不会低于十个亿!

如果《横空出世》重映的话,你会去电影院去支持吗?(撰文:皮皮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核工业   真实感   原子弹   剧组   中国   票房   科学家   将军   观众   导演   角色   公主   影片   真实   基地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