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子能放话,将确保最后一滴核污水排完,日本称将上诉中国!

中国针对日本排放核污水采取的暂停出口措施,可谓是周边国家中最彻底、力度最强的一个,也因此受到日本政府一连串的抗议、谴责,甚至威胁。

日本不仅再次拉上国际原子能机构为其站台,还声称中国违反了WTO的贸易协定,将向其起诉中国。

该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甚至妄言,称“我们将持续插手此事,确保日本最后一滴核污水排完!”

此言一出,再次引发舆论哗然。

政治色彩浓厚的国际原子能机构

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正是基于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从出身来看,在机构最初成立的出资国名单中,日本以相当比重的资金遥遥领先;而平时运营所需的资金,也基本来自各国的捐款。

曾有日媒披露了一项数据,15年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所收到的捐款中,日本的份额超过了10%,在所有成员国中名列第二。

可以说,日本相当大程度地控制着该机构的经济命脉

其次,虽然在核污水排放之前,日本邀请该机构在其境内设立了办事处,但授权给他们的活动范围却非常狭窄,因此根本无法进行一手采样。

一个真正有科学精神的机构,应该在“研究材料”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对检测结果持谨慎态度才对。

但即使是在尚未进行彻底探查和完整评估的情况下,该机构依然对日本的核污水做出了“符合标准”的结论,显然罔顾对科学一词的尊重。

再者来说,在这一评估报告刚刚公布时,就有韩国媒体爆料,有确凿证据表明,所谓100万欧元的贿赂事件,并非空穴来风。

双方早已在暗中勾结,报告上的数据是多少、如何进行措辞等等,都已经提前进行了仔细核对,而7月初在公开场合的发布,不过是走个流程,向外界作秀罢了。

话虽如此,但并未见到该媒体放出任何证据,因此仍应该持保留意见。

最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早有劣迹在先,证明了其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

当21年9月,美英两国决定帮助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并向其提供相关技术的时候,就已经在冒着核扩散的危险,强行实现政治目标。

三国建立的安全伙伴关系,一时间引发众多国家的强烈抗议,而那时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却没有对此进行谴责,甚至没有一句异议。

对核能技术的放任不理,使得该机构不再具有中立者角色更不配介入对日本核污水安全性的检测工作,被日本当成“护身符”的那份评估报告,也不具有任何意义。

这说明,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本就是日本核污水排放的帮凶,而非真正有效的监督者。

如今,面对中国采取的对日本食品一系列严格的禁令,日本政府似乎有些恼羞成怒。

其外相林芳正,迅速与该机构的总干事格罗西进行了线上会谈,双方再次达成一致意见,由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为日本背书,格罗西表示:

“IAEA将继续充当国际社会的眼睛,持续插手此事,直到确保最后一滴核污水排完。”

这话也显得讽刺,恐怕该机构只是充当了西方国家的眼睛,而根本不顾日本周边国家的生死存亡。

日本计划向WTO起诉中国

事实证明,中国的进口限令刚发布不到24小时,就引起日本政府的强烈抗议,随着舆论不断发酵,其内部也开始出现一些声音,要求日本在WTO对中国发起诉讼。

29日,日本经济大臣高市早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若外交途径的抗议无法发挥作用,日本政府应该考虑,对中国的进口管制采取反对措施,包括向WTO进行申诉。”

在日本看来,中国既然属于世贸组织成员,就应该遵守组织规定,贸然对日本实施进口限制,无疑是违反了市场开放、准入、透明的原则。

但这一原则的前提,首先应该由日本方面保证其产品的安全性。

我国不会拿自家民众的生命当儿戏,在合理规避风险的情况下,这一做法不仅不过分,且非常有必要。

然而,中国作为日本海产品最大的消费国之一,以一国之力消化了日本海产品总量的40%,倘若彻底断了此项贸易,不仅我国的很多高端日料店会受到沉重打击,日本海产品也会因此面临滞销。

这样看来,此禁令的影响似乎是双向的

对国内的日料店而言,可以通过尽快转型,或者从其他国家进口海鲜的方式,解决眼前的困境;

但对日本的影响却更为深远,不仅渔民的利益遭受严重损害,日本整体经济也会受到不小的冲击,这种恐惧的情绪,因而迅速在日本渔业内部快速蔓延。

有专家认为,在中国的进口限制令暂时不会解禁的情况下,日本很可能会把市场转向东南亚国家。

不过,以这些国家的体量,显然无法替代中国的角色,也根本消化不了日本如此多数量的海产品。

现在唯一的隐患,就是防止出现东南亚国家进口日本货,再反手转卖给中国的情况。

就像前两年的澳洲煤炭那样,中国虽然停止了对澳进口,却拦不住二十多个国家充当中间商的角色,贴上自己国家的标签,再反手卖给中国。

倘若不想相似的情况再出现在海产品上,就需要对中国海关的溯源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务必要将原产地为日本的海产品,阻隔在中国的大门之外。

日本几种可能的应对措施

首先,是外界最熟悉的“认知战”计划。

先是一笔300亿日元的舆论控制预算,后来,日本政府又追加了一项700亿日元的投入,期望进行更加有效的核污水无害化宣传。

这种招数,很难说不是师承美国,毕竟作为把舆论战运用到炉火纯青的美帝国主义,对小弟传授这些经验,也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

在日本国内,其政府的宣传方式,就是对国内的不利舆论进行消音,阻止利益受损的日本渔民出来发声,并进行各种概念的偷换,企图混淆视听。

而在日本之外,不仅有格罗西代表本机构,向外界重申了日本官员的荒唐言论:“核废水不仅能喝,还能在里面游泳”,也有美国帮忙造势,纵容日本的行为。

所有这些舆论宣传,都可以用一句问话轻松应对,使其哑口无言:

“假如核污水真的这么安全,为何日本不留着自己用,而非要排入大海?”

其次,外界目前还存在一种猜测,称,“日本之所以肯砸这笔700亿日元的巨款,并不只是为了控制舆论,否则就算是最昂贵的核污水处理方案,日本也足以承担得起。”

这就暗示了日本其实还另有企图,而最引人担忧的一种可能,就是日本渴望借用核电站的名义,在背地里搞核武器研发,而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

技术层面上,日本在核电项目上积累的技术经验,外界无人可知究竟到了哪种程度;

材料储备上,日本早在2018年时,就已经拥有了超过47吨的钚材料,而它正是制造核武器时所必须的一种重要原料。

这个数量的储备,远远超出了正常核电站所需用量,倘若将其全部用于核武器的制造,大约可以造出来六千多枚!

而在防卫预算上,日本在今年的军事开支已经达到43万亿日元之高,足以证明其对外的军事策略,在朝更具攻击性的方向行进。

可以说,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日本将具备从民用核能转向军用核能的一切要素。

只可惜,这种机会中国不会给,韩国、朝鲜、东盟等国家恐怕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至于美国,虽然对日本有着两颗原子弹之仇,但即便冒着“珍珠港事件”再次上演的危险,恐怕也想先将枪口对准中国。

日本政府700亿日元的计划,显然也不只是用于核污水排放的舆论控制,而是同样存在为日本未来拥有核武器而进行辩护的可能性。

对内,宣传是保护日本民众的安全;对外,宣传拥有核武器的必要性。

不过,日本再怎么巧言令色,也无法洗刷他们在人类历史上犯过的罪行,尤其是中国在内的这些曾被侵略的亚洲国家,会帮助日本记下每一个历史细节。

这对中国的提醒就是,除了要在海产品上对日本实施制裁,还需要格外提防日本在军事方面逐渐加大的动作。

以及防止为日本拿钱办事的那些人,在网络等地掀起的“洗白浪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原子能   日本   中国   污水   国际   核能   海产品   核武器   日元   日本政府   舆论   抗议   外界   机构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