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封锁?日本1112亿订单取消,4042家企业破产,中国:一招反制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林川叙

编辑丨林川叙

这一次,日本正式加入美国主导的芯片联盟后,对中国机床业发起了封锁和挑战,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一开始,日本媒体大肆渲染“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制造业将成笑话”。

然而,日本误判的了形势,他认为自己拿捏了我国的命脉,却不料我国早已做好准备,直接取消了近45%的日本机床订单,造成日本1100多亿元的损失。

可以说,中国不动则已,动如雷霆,直接让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恐怕是难以翻身了

美日荷三国联手、限制对中国出口

2023年1月28日,美国联合日本与荷兰签订协议,限制对中国出口芯片和半导体,盼望遏制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

要知道,半导体产业被称为“工业粮食”,对通信、电子、国防等多个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半导体供应被切断,中国许多制造业将面临崩溃

三国此举,企图扼杀中国科技进步的动力和经济发展的源泉。

美国拉拢日荷两国作为盟友并不奇怪,日本一向追随美国,两国在遏制中国发展上利益一致。中立的荷兰也为了国家利益,最终选择站在美国一边。三国在半导体行业均位居世界前沿,分工明确,联手对中国形成包围之势

在半导体领域遭遇围堵,中国并不认命,而是选择积极应对。

早在2018年,美国就借口国家安全,打压中国科技企业,首当其冲的就是华为,其技术优势让美国感到恐慌,于是美国呼吁世界联合抵制。

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响应美国号召,一哄而上抵制华为。

美国还通过切断芯片供应,试图扼杀华为,其实华为一直在自主研发芯片,当美国禁运时,华为用自主芯片顶上,保证业务不中断,美国这一自断经济命脉的举措,既让本国企业失去利润,也让中国下定决心自主创新。

正如中国谚语所说,“石破天惊”,美国的这一系列作为,终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推动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当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工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巨大。

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更是逐年上升,这充分表明,中国完全有实力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

半导体、芯片等关键技术,中国有决心也有能力掌握,在“互联网+”的大浪潮中,中国科技人正在书写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成为可能”的传奇。

未来,中国一定能够研制出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

面对封锁,中国主动出击

美国先是联合日本和荷兰,限制对华先进制造设备出口

作为回应,中国开始限制稀土等关键原材料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这给这些国家敲响了警钟,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产国,仅2020年,中国就出口了5.8万吨稀土,占全球贸易总量的60%以上。

除了稀土,中国还开始限制镓和锗等半导体关键原材料的出口。

中国拥有全球80%以上的镓产能,这些原材料的供应管制,对芯片制造业形成了巨大压力。日本已经表示,如果中国限制出口,将严重影响日本企业的芯片生产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整顿国内稀土产业。多年来中国选择从境外进口稀土矿石,而不直接出口本土矿石,进口后再进行分离、提炼、加工,形成稀土全产业链,这成为中国稀土产业的竞争优势。

但也导致国内矿山过度开采,现在,中国开始限制开采量,进行资源保护。

在荷兰方面,其政府从9月1日起,禁止向中国出口最先进的EUV光刻机,这种光刻机分辨率极高,是制造最先进芯片的关键设备。

中国过去主要依赖进口荷兰ASML公司的光刻机,2017年,中国从荷兰进口光刻机总额高达16亿美元

但荷兰的禁运举措,迫使中国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业内预计,中国很可能在5年内实现光刻机的重大突破,这将大大降低中国芯片制造的对外依赖度

在原材料和设备方面受到封锁压力,中国将进一步深化供应链体系建设,在稀土全链条、高端制造设备等方面,中国拥有足够实力应对外部封锁

这场博弈,中国有信心和定力持久对抗,最终打破关键核心技术被外力垄断的局面。

中国的资源和市场优势,决定了中国对抗封锁压力的底气,美国企图通遏制中国发展的计划,注定失败。

中国将在开放合作的同时,继续坚定自主创新、深化产业链现代化。让世界真正体会到,中国不会退让,也踏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打压之于兴国无益,反促自强

美国自认为世界中心,视中国为眼中钉,为维持主导地位,美国数届政府齐心协力,对中国芯片业打压越来越狠。

自二十一世纪初开始,美国就不遗余力地设限,无论总统更替,对华打压从未间断。

然势均力敌之势,反作用力同样巨大。美国愈加使劲,中国就愈发奋起直追。一旦拐点到来,美国必自食恶果,自取其辱。

如今正值关键时刻,美国几乎用尽了祖传绝技,结果却适得其反,其半导体等行业遭重创,难言代价。

业内权威组织披露,美国多家芯片企业市值一夕腰斩,达两千四百亿美金,史无前例。所涉企业遍及业内,牵一发而动全身。表面损失已极为触目惊心,后果更是深远莫测。

原因在于,此举直接打击企业研发投入,是断子绝孙之计。

业内巨头均投入收入五分之一用于研发,高居各行各业之首,可谓血本无归。数据显示,去年美国芯片企业研发投入超五百亿,同期收入两千五百八十亿。

也就是说,美国这一出直接让本就高达年收入五分之一的研发投入化为乌有,损失惨重。

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受损的不仅是眼前利润,亦将动摇未来根基,高投入是此行业日新月异的基石,若无力再投,创新停滞,更新换代无从谈起,竞争力立见衰落,收入再难回升,研发投入更无着落。如是美国将在挣扎中步向衰败。

可以说,美国的打压反而帮了中国忙。中国无论如何都将实现自立,美国这一棒将本国业者打趴下了,中国反超指日可待。

历史再次证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美国孤掌难鸣,终将给自己找死路。

日本亦步美国后尘,同样吃了闷亏,日本看不起中国机床业,戏言中国就算来参观也难窥门径,谁知中国机床业屡败屡战,日本目瞪口呆

于是,日本使上小手段,企图技术垄断。中国终于研制自主数控机床,再也不受制于人。

如今中国机床业步入新纪元,实现自给并大举出口,单单今年上半年就取消日本一千一百多亿订单。

日本这下吓了一跳,本以为中国仍是落后弱小,哪知今非昔比。中国果断“逐客”,未来一根螺丝钉也不会再要。日本经济难免受重创,这一局俨然成为历史转折点。

打压遏制终难挡历史车轮。中国经受住重重压力,自强自立,终将反败为胜。

美日不仅阻止不了中国前进步伐,还因打压埋下隐患。短视之举注定收效甚微,代价巨大

中国则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实力日渐强盛。当拐点来临之时,昔日打压者定将感叹不应当初,然一切太迟。

总结

中日之间在技术和经济上确实存在竞争和矛盾。但是作为两个负责任的大国,更应该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加强合作与交流。

技术独立和自主创新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保持开放态度,汲取各国优势。相互制裁最终只会损人害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日本   中国   美日   华为   光刻   反制   荷兰   稀土   美国   半导体   原材料   机床   芯片   订单   自主   关键   企业破产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