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27年!一度火爆!藏有很多斗门人记忆…

来源:【斗门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共2450个字、30张配图,完整阅读需7分钟

曾几何时,

自行车是斗门人出门的主要代步工具,

单车修理铺也遍布大街小巷。

但随着摩托车、小轿车等替代载具的兴起,

它们逐渐难觅踪影

……

在井岸镇朝南路,

依然有一家27年的老铺

仍在坚守着,

于市井里巷留住暖暖人情味。

视频加载中...

戳视频看看

“我在斗门修车,已经27年了”

写着“财记修理单车”的招牌早已斑驳脱落,空气中是熟悉的油渍混合气味,时不时传来风扇转动的呼呼声,让小小的街头店铺充满年代感。

十几平方米的店面不大,一眼望去,各种物件摆得满满当当,正对门口的墙上挂着轮胎和锁具,下方的木架放着许多零部件,左边则堆叠着规格不一的工具,扳手、钳子、套头、锤子……

地上还有两三个木盒,存放着能用的旧零件,旁边也摆放有一个盛有半盆水的旧铁盆,作为补胎试漏气所用的。

眼前的一切都是老修车铺熟悉的模样。

“这是有二十多年历史的老物件了……”小斗见到老板明叔的时候,他正在给一台老单车校正车轮钢圈。

一手拨动钢圈,一手拿着钳子调整,不到一分钟,就把歪斜的钢丝重新归位。娴熟的功夫,一看就知道是老手,明叔说,“1996年就开始修车了,我在斗门修车,已经27年了。

明叔告诉小斗,自己原本是在肇庆老家务农的,1993年才来到珠海斗门。最初时,他在码头打工,做些搬运、送货的活计,每天扛着几十斤重的麻袋来回奔波,一天下来筋疲力尽,生活过得非常艰苦,那时即便是这样的“苦力活”,也越来越难找 ,他就寻思着去学门手艺。

上世纪90年代井岸镇渡口 / 斗门区档案局提供

“那时候,哥哥正在经营一间修车铺。”明叔说,学会之后在朝南路做了几年,后来兄弟俩各自成了家,他才在坭湾开起自己的店。2021年,明叔接手了哥哥的店铺,十几年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这里。

“最忙的时候,一日修60辆车”

“二十多年前,来修车的人很多的,都得排队,每天都很忙。”回忆起当年的盛况,明叔眼中流露出怀念的神情,单车的辉煌仿佛还历历在目。

上世纪下半叶,自行车是斗门人主要的代步和运输工具,无论是城区还是乡村,它的身影随处可见。提起“凤凰”“飞鸽”“永久”等老品牌,更是勾起不少人的满满回忆。

上世纪90年代初骑自行车的斗门市民 / 斗门区档案局提供

那时候在斗门修单车,生意很好的,最忙的时候,一日修60辆车。”说起那个年代,明叔的脸上满是骄傲。

打气、补轮胎、换轴承、上链条……周边街坊的单车有问题,都会到档口找他们修理。

一位来补轮胎的阿姨说,自己家就在附近,一般家里的自行车、电动车坏了就来这里修,师傅的手艺不错,而且收费不高,人也很实在。

“没什么诀窍,全靠工多艺熟”

对于明叔来说,修车这门当家手艺,随着时间的沉淀,如今已累积得的愈发精湛与娴熟。

有的时候只要一眼,他就能看出车的毛病。拆个胎换个芯一气呵成,不管什么问题,只要经了明叔的手,基本都不成问题。

明叔表示,一辆自行车看上去结构挺简单却有上百个零部件,常出毛病的地方也就是那几个部位,即车轴、轱辘、车带(轮胎)、脚蹬子,外加车闸,修自行车是个累活脏活要有力气更要有技术,二者缺一不可。

“自行车最经常遇见的问题就是扎胎。”明叔表示,补胎时,要先找到“漏眼”,在准备好一块轮胎胶皮,剪出合适的大小,然后用锉刀将“漏眼”处和胶皮打磨干净,分别涂抹胶水,待胶水风干了,再将二者粘贴在一起,使劲捏合之。检验效果,可以打足气放进水盆里,看冒不冒泡,不冒,即大功告成。

闲聊的5分钟时间里,明叔熟练地找出车胎漏气的位置,打磨,上胶水补好,又麻利地把车胎装好。修好的单车放在路边,等着车主来取。

如此娴熟的手艺究竟是怎样炼成的?明叔用袖子擦了下额头的汗,对小斗笑了笑,“没什么诀窍,全靠工多艺熟。

而明叔的双手,也因为常年修车的缘故,被油污染得黑黑的,每次清洗都要花费不少时间,但布满老茧的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沉淀,是一种经历。

“干这行、好这行,一直做到老”

每天早上7点半,伴随着叮铃铃的清脆单车铃声,明叔就会打开位于井岸镇朝南路2号的修车铺大门,开始一天的工作。近三十年的时光,明仔变成了双鬓染白的明叔,也磨损了这些陪伴他多年的工具。

在店里环视一圈,小斗发现有不少老物件。从单车架、机箱油、轮圈校正架到掉了外壳的绿风扇,样样都是明叔的“老搭档”,讲到它们,他如数家珍地说道,这个是轮圈校正架,用来调整钢线的,旧货市场淘的;那个是单车架,用来支撑的……

“这个校正架都开始生锈了,您怎么不换一个新的呀?”面对小斗的提问,明叔摸着“老搭档”笑着答道,这些东西陪了他近二十年,用惯用熟了,不舍得。

聊天的途中来了好几位修车的街坊,明叔就又忙着跑去修车。

不过,小斗观察发现,十辆来修的车,都看不到一辆单车。明叔一边修理,一边感叹,“现在修单车的很少了,一般都是老街坊或者学生。”他坦言,光靠修理单车,生活难以为继,还得靠修摩托车和电动车。

下午6点半,已经没有什么客人了。明叔终于有空吃饭,瘦肉生菜粥就是一顿晚餐了,他笑称,煮一锅粥可以吃一天,挺省事的。

一位穿红色衣服的奶奶走过来坐下,她告诉小斗,自己就是这附近的,有时候没事就会来坐坐,看看车流,和明叔聊聊天。

她说自己70多岁了,就是每天就接送孙子上学放学,阿明都快60岁了,还日日开档,真的挺不容易的。

“小儿子还在读大学,还间店仍要开下去的。”当问到是否想过不修车了,明叔摇摇头说:“干这行、好这行,一直做到老的了。”明叔坦言,修车现在已经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自己年纪大了,也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每天在档口修车似乎更有意思,和老顾客聊聊天,看看车流,这样的日子,让他觉得安心。

后记

# 时代进步的浪潮不断在推进,像单车修车铺这样烙印着儿时记忆的老行当,正在慢慢地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正是这些微小的便民服务、人间烟火,真实地组成了我们的日常。只要还记得他们,修车匠就不会消失。#

地址:井岸镇朝南路2号

营业时间:早7:30-晚8:30

|统筹:张练周、李妍仪

|文字、视频文案:李妍仪

|视频拍摄、剪辑:黄琪

|摄影:张练周

|海报、编辑:张练周

*斗门融媒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斗门区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斗门   胶皮   门人   街坊   胶水   娴熟   物件   手艺   单车   轮胎   火爆   自行车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