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争是技术之争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于是有人就要讲了,技术无国界,但技术专家有。


这就错了。技术从一开始就有国界。


从来没有人共享技术,没有国家愿意共享先进技术。技术的传播,也从来不是通过无国界的科学家们搞出来的。


英国著名大国工匠瓦特,钻研古老的蒸汽机,于1765年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并且研制了一系列配合使用的设备,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


瓦特的创建性工作,使得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式蒸汽机的3倍多,最终蒸汽机终于摆脱了矿井,得以在工业上使用。


搞出改良蒸汽机后,英国人第一次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英国国家地位的重要性。


瓦特的发明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迅速推广了起来。英国的纺织品产量在20多年内增长了5倍,为市场提供了大量消费商品,加速了资金的积累。


英国的国力突飞猛进。于是英国政府下令严禁一切蒸汽机相关的从业人员移居国外,并且严查出国旅居人员携带的行礼,严防有图纸泄露出去。


但是市场的变化和国力的此消彼长,让其他国家的人很快认识到了问题。英国的工程师出不来,外国的人总是能进去的。


一批批外国派来人带着各种目的前往英国。试图窃取大蒸汽机、纺织机等有关的高新技术。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英国内部挖出了叛徒。


1783年德国的卡尔·德利乌斯,从英国用高薪带回一名能复制纺织机的工程师,于是德国人顺利掌握了近代纺织。


1779年,德国民间的窃密活动终于被腓特烈皇帝重视了起来。他派人前往英国获取蒸汽机技术,德国人潜伏英国,历时七年,终于在1786年又挖出了英国的叛徒。


在高薪诱惑下,一名蒸汽机工程师叛逃,到德国,搞出了德国第一台先进蒸汽机。


讲西方是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这不对。英国人有话要说,英国是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但是近代工业发展起来后,英国人第一个做的事情就是卡其他所有国家的脖子。


不光德国这样的说外语的国家要卡,美国这样殖民地造反成功的国家要卡,就是加拿大这样的殖民地也要跟着一起卡。


西方其他工业国家要翻身,第一件事就是突破卡脖子。人家的办法简单直接,自己研发蒸汽机可能需要三十年时间,等不及,根本等不及。


只要钱到位,工程师一定有叛逃的。于是各国大显神通,八仙过海。


德国人选择派特务去挖人,日本人明治维新后选择派人去暗中交易买技术,美国人简单粗暴拉工资,只要来美国待遇立马提十倍,诱惑工程师自己偷渡。


俄国人的办法最不经济,见效最慢,但是最为保险,那就是派出留学生学。


国力是技术之争,是互相卡脖子,是互相挖人,是互相派技术间谍。


国力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上街讨饭,没人施舍。


一定要讨饭之前,想想印第安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纺织机   蒸汽机   汽缸   技术   英国   德国   殖民地   叛徒   国力   德国人   英国人   近代   大国   工程师   工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