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6岁巨婴刘思琦:吃饭靠人喂,每天花销过万,如今过得怎样了

在一座大型商场里,有一个看起来年纪只有十五六岁的女孩站在人群中,指挥着身后的“保镖”帮她搬运她刚刚购得的一大堆“战利品”,当然,这些“战利品”都是昂贵的包包和化妆品。

购物时从不关心商品的价格,只要是她喜欢的东西,她就毫不犹豫地去购买

她身边的人只负责拎东西,其他的一概不管。

这位女孩就是被冠以东北第一“巨婴”的刘思琦

难以想象,她在十六岁时还需要别人喂饭每天的花销都超过一万元

她性格暴躁,时常发脾气,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家长给了她无限的溺爱

16岁“巨婴”

2001年,刘思琦就诞生在了中国东北的辽宁省盘锦市

她的父母是成功的商人,因此刘思琦从出生起,就含着金汤匙,她想要的东西,父母都会送到她的面前。

刘思琦的父母对她的溺爱,超出了周围人的想象,她从小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比封建时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还要娇贵。

十几年如一日,刘思琦的母亲会亲自帮她穿衣,梳头,而刘思琦则呈现出孩子般的依赖,让他人为她操持一切。

十几岁的刘思琦,甚至连袜子都不会穿。而她的母亲则表示,不想让女儿受苦,自己可以帮她搞定一切。

除了雇佣家政阿姨外,她的家人也全都扮演起她的“贴身保姆”。

姑姑和小姨负责照顾她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叔叔和舅舅则充当她的保安和司机

还有数名保姆阿姨,负责家务和烹饪。这怎么看,都是大户人家的标配!

可以说,刘思琦得到了周到细致的照料和充满关怀的呵护

她无需自己操心打点衣物,总有人为她挑选合适的服饰;

吃饭时也不需要她自己动手,总有人细心地喂着她。

奢侈享乐成了她日常生活的重心,逛街购物、美食享受、玩乐娱乐成了她主要的活动。

但一旦习惯了亲朋好友的宠爱,她会越发适应这种有人替她打点好一切的生活,这样,真的好吗?

可想而知,这样的环境会造就刘思琦与众不同的性格,她注定成不了家长心中所期望的乖巧有礼的大家闺秀。

即便是长大后的她,依然过着毫无目标、自命不凡的生活。性格也越发嚣张跋扈、傲慢无礼,根本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辛勤劳动和付出。

对于她的一切,她的父母则表示,女儿还年幼,未来就会明白的,可这个女儿已经被他们养废了,他们还浑然不知。

无脑行为

有一天,刘思琦突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她想换个发型。

于是她的妈妈立刻联系了当地最好的理发店,希望满足女儿的要求。

但刘思琦却表示,她想去离家三百多公里远的大连的一家发型工作室。母亲一头雾水地问道:“为什么非要去大连呢?那么远。”

女儿理直气壮地回答:“因为很多明星都去过那里,那里的价格也很高,肯定有做得很好的发型师,而且他们还很帅。所以我一定要去那里。”

母亲听完女儿的回答,感到非常无语,但最终还是遂了女儿的愿。

刘思琦从未真正涉足过普通人的生活,因此她认为,赚钱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源于一次逛街。

“手机壳!2元一个,统统2元!”

刘思琦站在繁华的商业街上,充满激情地大声喊着,吸引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们的目光。

她身旁的一名男子也尽力配合,一边帮忙招呼客人,一边向路过的人群充满自信地展示着手中的手机壳。

街边的豪车引擎盖上堆满了五颜六色的手机壳,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很快刘思琦发现,卖东西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尽管她摆摊已经过去几个小时,却只卖出了一个手机壳。面对如此低迷的销售额,她开始有些心灰意冷。

她意识到这个市场竞争激烈,客人们对于手机壳的需求并不像她所想象的那样高涨。

看着滞销的手机壳堆积如山,刘思琦决定采取一种激进的策略——以每个手机壳只要两块钱的价格甩卖出去。

她认为这样做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让她能够快速脱手,回本赚钱。

然而,事与愿违,她卖完了所有的手机壳,亏损了500多块钱。

参与《变形记》

眼看着刘思琦一天天长大, 但行为还是如往常一样幼稚,她的父母终于醒悟过来,决心要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气。

于是父母决定将刘思琦送去《变形记》。

然而要说服刘思琦参加《变形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一个问题。

作为一档改造节目,变形记以艰苦的条件和恶劣的环境为特色,刘思琦锦衣玉食,肯定受不了这样的生活。

为了让刘思琦同意,她的妈妈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

她撒了一个小小的谎,告诉刘思琦说这是一个关于让她上电视成为大明星的机会。

果不其然,刘思琦答应了,兴冲冲地参加了节目。

此刻,刘思琦还沉浸在幻想中,幻想着自己即将开始的冒险之旅以及之后众人追捧,光鲜亮丽的生活。

毫无疑问,她满怀期待地踏进了自己的变形生活。

刘思琦的父母一直在后面叮嘱着女儿,嘱咐她遇到问题要及时与他们打电话。

尽管内心担忧,但刘思琦的父母知道,他们必须让她经历这段旅程。

这是一次无奈的决定,但他们愿意为了女儿的未来而冒险,即便心痛,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做出这个决定。

《变形记》改造

提着三个行李箱的刘思琦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前行,感到不耐烦和疲惫

她之前习惯了父母为她安排一切,现在却要独自提着沉重的行李箱走在山路上,无法免俗地感到委屈。

然而,这段路必须由她自己亲自走完,没有人可以代替她。

走了一半的路程,刘思琦的内心愤怒终于爆发出来。

她情绪激动地将三个行李箱扔在路边,放下包袱继续前行。

此时,她已经不在乎那些行李箱了,不管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都一并丢在了路边。

最终,刘思琦走过了山路,来到了农村的家庭所在地。

然而,她并没有遇到预想中的热烈回应或迎接。

之前的幻想和期待都破灭了,她眼前的景象是一个简陋的房子,她要开始在这里生活了。

她意识到生活在这里并不是游山玩水般的轻松,住所的条件也没有她想象中的舒适和惬意。她要在这个地方体验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于是她立马对节目组要求回家,但是不管她如何大喊大叫,如何打扰别人,始终都没有一个人理她。

甚至她打电话去哀求父母的时候,她爸爸也是放下狠话:如果她敢回家,那他就会停掉她所有的银行卡。

为此,刘思琦一直坐在自己破旧不堪的小床上,一直盯着某处发呆。

直到晚上,节目组给他们几个孩子安排的“父母”才迟迟归家。假父母看到这几个孩子内心是非常高兴的,意识到他们都还没有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立马给他们做了饭菜。

饶是再有脾气的刘思琦,在闻到饭菜的香味时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况且一整天都没有吃东西。

尽管这些饭菜没有家里的山珍海味那么多样,甚至有点粗糙,饿了一天的刘思琦也还是吃的非常香。

经过几天后,刘思琦意识到反抗根本没有用,在这里她不像在家里的大小姐,她就逐渐的接受了命运。

"爸爸妈妈"每天都早出晚归,疲惫地回到家,还要为他们三个孩子准备饭菜,这样的辛劳和付出让孩子们深刻地记在心里。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开始意识到这种家庭生活的不可持续性

他们感受到自己对"爸爸妈妈"的亏欠,明白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

他们决定回报"爸爸妈妈",开始寻找机会。在节目组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一份在工地上铺泥地的工作。

于是,三个孩子去了工地,开始努力工作。他们辛勤劳动了一整天,挣得了150元钱,每个人分得了50元

这些钱对孩子们来说或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是他们深深感受到了这背后的含义。这些钱代表着他们凭借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所得。

当他们拿到这些钱的那一刻,他们立刻决定用它来买一双鞋,作为回报给"爸爸妈妈"的礼物。

这双鞋不仅仅是个物质的回报,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想要表达出对"爸爸妈妈"的感激和爱意。

变形后的刘思琦

回到城里后,刘思琦开始有了巨大的变化,她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她不再依赖父母来照顾自己饮食,主动地承担起一些责任。

她开始独立思考和行动,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刘思琦发现自己对服装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深深地被这个领域吸引,向父母提出了去法国留学的请求。

学成归国后,刘思琦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从一个“巨婴”变成了现在能够独立自主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机壳   花销   独立自主   辽宁   大连   战利品   行李箱   溺爱   饭菜   内心   爸爸   母亲   父母   女儿   节目   妈妈   孩子   刘思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