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大王沦为老赖,曾扬言做到世界第一,如今变卖家产自身难保

我们国家现在的空调市场可以说是被美的、格力、海尔三家空调公司瓜分市场,他们对于我们空调市场来讲是“空调三强”。

但在2018年前,其实还有一家空调公司也是可以与这三家相媲美,甚至销售额度一度超过美的空调。

他的董事长被其他人称作“空调大王”,曾也扬言要将空调事业做到世界第一,现在在空调行业中却找不到了他的影子。

他就是李兴浩,过去的空调界的“巨人”,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过去辉煌的他至今却要变卖家产还债?

白手起家

李兴浩自小就是农民出身,生活中更是不会接触到任何和空调相关的事情,让他进入空调这个行业的还是要从他的商业头脑说起。

1982年,不到20岁的李兴浩看中的当时人们新兴的小零食冰棍,经过他自己的了解这当中的利益可以说是暴利。

他在了解当时的市场之后并没有任何犹豫开始在大街小巷中贩卖冰棍,他也是靠着冰棍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在得到了这笔启动资金后,李兴浩和当时的人想法一样,第一时间将目光放到了置办酒楼的身上,他也是因此开始与空调结缘。

在1983年,李兴浩创办了自己的酒楼之后,他发现自己花了两千多买的空调每月居然要花费一千元来进行维修。

心疼这笔钱的他索性自己开了一家空调修理店,使得自己修空调也不用再掏钱。

他也不曾想到自己的酒楼没有起色,空调维修却开始做的越来越好,短短三年,他手下就有了几十名技术员工,制作空调已经不在话下。

1993年,野心勃勃的李兴浩找到台资进行合资,但是创业并不容易,开始进行空调制作时,由于没有人气,销售额度一直都很低迷。

台商在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司,更是直接悄悄带着空调公司内的技术人员卷钱跑路,这无疑是再给了李兴浩重重的一击。

但是李兴浩并没有就此罢手,他直接选择动用手里最后的所有资产进行产品质量提升,想要用质量来取得顾客信任。

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志高空调从1999年年销售20万,到2003年年销售增长到了280万,

2009年,李兴浩抓住了国家开展的“电器下乡”政策,主动将自己空调打造成中低端产品进入市场。

在当时格力、海尔的销售额还在以万为单位计数时,志高的年销售额就已经破亿,自此志高空调彻底确立了自己在空调行业的地位。

究竟怎样的结局才配得上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李兴浩打出的江山固然绚烂,但守不住终究只会变为一场烟花表演。

企业危机

在2010年后,李兴浩凭借着自己过去的辉煌,开始躺在了功劳簿上享受自己的荣耀,但是危机才刚刚开始。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空调行业的供需关系开始发生了改变,产品的质量都相差不大,各个企业只能在服务上下功夫。

恰逢电商时代的到来,大多空调企业都开始在网上推销自己的空调售后服务以及自己的产品,志高空调却仍然采用代理制来进行销售。

这样的盲目自信也是导致志高空调走向落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当时的他们可以紧跟市场发展方向,那么还有翻盘的可能。

2012年,志高空调净亏损1.67亿,成为空调企业当中唯一亏损的企业,而当时财大气粗的李兴浩对此不以为意,反而选择退居幕后享福。

志高新上任的管理者对亏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认为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大而导致产品滞销,所以他选择花费大价钱签下成龙做代言。

2015年,志高的年亏损率已经达到了6.7亿元,这时候李兴浩坐不住了,他开始走向一线重新掌权,想要挽回自己的劣势。

但是经过五年的时间,空调行业的市场份额志高已经少的可怜,李兴浩重新接手也没有办法对此进行改变。

在志高空调还寄希望于成龙代言增加销售的时候,美的、格力等其他竞争对手都选择了花费自己的资产对空调技术进行开发研究。

众所周知,核心技术紧跟时代才能够让一个公司继续持续下去,志高在自己最危机的时刻花大价钱请明星来进行代言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在现在,走投无路的李兴浩只能够依靠变卖自己名下的财产来勉强维持公司,但公司在市场中始终处在萎缩的状态,并没有回温的迹象。

总的来说,如果志高还是不做出改变,继续只宣传而对核心技术不管不问,那么他只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对此,你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成龙   空调   海尔   冰棍   家产   酒楼   大王   行业   市场   产品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