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退休政策浅论

先从延迟退休说起。

所谓延迟退休,是指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相关政策。原有的退休年龄是:男性:工人年满55岁退休,干部60岁退休;女性:工人50岁退休,干部55岁退休。新政策拟不分男女一律将法定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该政策一经出台,马上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甚至是情绪对立,以至于至今尚未开始实施。本文从这个政策的公平性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探析,供大家参考。

一.延迟退休的背景

最早提出延迟退休是在2013年,按照当时的说法,之所以要延迟退休,主要是:(1)为了与国际接轨。因为大部分国家退休年龄都是在65岁;(2)中国人均寿命不断增长;(3)中国劳动力人均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早退休是一种人才浪费;(4)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人口减少;(5)加强养老保障。

二.延迟退休的本质

上面说了那么多延迟退休的原因,表面上冠冕堂皇,其实都没有说服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养老金入不敷出,也就是交钱的人少了,领钱养老的人多了。

老百姓之所以反对延迟退休,本质上并不是真的反对延迟退休,而是现行的退休政策及不断放出的延迟退休政策之风,已经严重的损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国家不纠正这些错误可能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90后、00后不参保、不缴费。本文重点分析现行政策的严重不公平性。

三.“多缴多得”违背《宪法》《党章》。

《党章》中是这么说的:中国共产党是指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四十四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从以上的条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我们的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员工也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毕竟人数要远少于普通工人和广大农民,如果我们最广大的工人和农民不仅不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反而被不断的蚕食其基本利益,那党章、宪法岂不成了既得利益集团的遮羞布!

《宪法》第44条明确,保障退休人员生活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现行的“多缴多得”很巧妙地把这种责任转嫁给了所谓的单位和个人。所以说现行的关于退休的相关法律法规是违宪的。

四、现行退休法律法规违反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

抛开“多缴多得”的对错不说,我们假设它是对的,真的是多缴多得吗?企业单位员工交了几十年的社保,养老金没有人家交了十年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高,你还能够说“多缴多得”?

行政事业单位、垄断企业凭借权力可以“多缴”实现“多得”,其他的呢?你让那些月收入本来就不足3000元的七八亿人怎么多缴!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是靠国家财政拨款发放工资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工资来源于国家税收等财政收入,那我们要问了,谁把他们的工资定那么高?难道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不该与社会普遍的工资挂钩吗?

五、现行退休法律法规是加大贫富差距的罪魁祸首

现行的“多缴多得”看似公平合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违宪,更是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罪魁祸首。

我们知道,银行是最典型的嫌贫爱富,可社会保障怎么能引入银行的这种理念呢。

一个人,只要他在职时工资收入高,那么他缴纳的社保费就高,退休后的养老金也高,死后的丧葬抚恤金也高。更加不可理解的是这种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纠正,反而越搞越多。现在不是正在搞什么“个人养老金”“企业年金”等等,社会的公平正义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建国初期,为了国家建设,整个社会实行的是“低工资高积累”的国民经济政策,正因为如此,原子弹实验成功,顶尖科学家也才有10元人民币的奖金。七十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开始改革,记得是1984年开始搞“工资调整”,为改革打先锋,之后工资才开始快速的涨起来,也就是说现在的我们实际上是在前人高积累的基础上才有的物质财富,这一点不能忘记。

六、关于退休政策的建议

1、行政机关的工资来源于财政,不能脱离社会的整体水平。比如,我们可以详细统计私营企业各级别的工资水平,普通公务员可以按小型企业普通文员相当、科级可以按小型企业部门经理相当、处级可以按中型企业部门经理相当、厅局级可以按中型其企业副总级别相当........ (仅仅是打比仿,不要对号入座)

2、国企央企特别是垄断企业,也只能参考民营私企的工资水平。

3、取消社保缴费,纳入税收管理,全体公民的养老由国家财政承担。养老金不分三六九等,实现养老公平化。

4、取消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一切超福利待遇。比如机关食堂的1元餐等。

5、针对历史上为国家做过贡献的老人,特殊处理,比如改革前参加工作的按实际工龄给予补贴,当年上交过公粮的农民,按交公粮的年限给予补贴等等。

6、行政机关工资福利与社会接轨后,自然就没有那么多人考公。大量的硕士博士自然会充实到文教科研单位,而不是在行政机关学非所用,浪费资源。

七、最后说说农民的养老金问题

历史上,既没有个体户,更没有私人企业,只有工人和农民。工人当中又分成机关干部和工人两类。工人属于“无产阶级”,如果没有退休工资,就意味着没钱养老,毕竟老人也要吃喝拉撒!而农民有土地,起码饿不死。真要农民都饿死了,工人也活不了。所以从那个年代起直到现在,农民没有退休一说,只有企业职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退休后才有退休工资之说。也就是说农民属于有产阶级,因而没有退休工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情况也会逐步改变。第一,无产阶级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步逐步地由“无产”变成“有产”,而当年依靠土地而生的农民,几代人下来,他们也变成了“无产者”。如果不及时考虑农民的养老问题,早晚会成社会问题。现有的“灵活就业人员”不能代替农民这个庞大的群体,需要重视起来。

另外,对取消农业税之前交过公粮的农民,现在应该给予一定的养老金。比如从16岁开始计算,到停止交公粮为止,按年计算养老金。

言归正传,再说回“延迟退休”问题。

延迟退休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的再分配手段。总的来说,延迟退休损害了所有退休老人的实际利益。无非是大小不同而已。比如医生,本来60岁退休,可以从社保拿到稳定的退休金,他真要身体好自己也愿意,他可以再被聘用到医疗卫生机构,再拿一份工资;比如科研人员,也一样。一旦延迟退休,本来可以拿两份收入的,一下子只能拿一份了。这里所说的损害所有人的利益,包括不同阶层的人。其中有一种人意见最大,就是90年代下岗分流失业后转为所谓“灵活就业人员”的那部分人。这部分人有普通工人、有大中专毕业生、还有军转干部、军转士兵等,他们曾经也是“体制内的”,因为当年要进国企,要么是大中专毕业生统招统分以干部身份进入,要么是正规的招工流程,各级人事部门审批才能进入的。只因改革的需要,现在沦为社会的底层。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与体制内员工的养养老保险有着本质的不同,这部分人的养老金本质上是自己存的钱,本来60岁退休就可以拿钱了,现在不仅不能拿,还要再交五年,一进一出是一笔很大的金额,当然反对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并不是老百姓不愿意多干五年,而是四十年的改革形成了十分不公平的养老金发放制度。如果国家强行推进法定退休年龄的延迟,一定会引起民愤,更会引起90后00后的断缴,这将严重违背改革的初衷。相反,趁此机会,彻底纠正关于退休待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工农联盟   公粮   政策   工人阶级   党章   养老金   行政机关   中国   宪法   工人   工资   员工   农民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