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国代表收到邀请,唯独没叫上中国,欧盟确实是有点怕了


五月的第十三天,瑞典斯德哥尔摩将举行一场国际盛事,第二届欧盟印太部长级论坛即将拉开帷幕。此次盛会将汇聚来自六十多个国家的部长,共同探讨三大核心议题:可持续包容的繁荣、合作中的绿色机遇与全球性挑战应对,以及印太地区日益变幻的安全格局。

就在外界认为这三大议题离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时,却令人意外的是,欧盟并未在召集名单中包含中国。这令人不禁深思,究竟是何原因使得欧盟在这一关键性地区选择不邀请中国?背后所蕴含的诉求又是什么?


首先,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法国和德国作为欧盟“印太战略”的倡导者,在印太地区拥有举足轻重的利益。法国的专属经济作业区中,有着93%位于印太地区,近150万法国公民在此定居生活。同时,超过7000家法国企业在印太地区投资兴业,8000余名官兵也在此执勤维护法国利益。德国近年来在这一地区的出口年增长率超过7%,这对德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欧洲是全球领先者。欧洲早期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其在环境保护、绿色能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如果印太地区国家能够借鉴欧洲的经验,这将赋予欧洲在印太地区绿色议程制定方面的权威,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在安全格局方面,欧洲由于其发达经济体地位,每年需要大量货物通过印度洋。然而,该地区的海盗威胁和大国竞争不断,可能影响欧洲的贸易运输安全。为了维护安全,欧洲倾向于寻求与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合作,以维持和平稳定的合作框架,从而确保其安全利益。


尽管以上三点紧密关联中国,然而在第一届和第二届论坛中,欧盟均未邀请中国参与。究其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解读。

首先,自2019年起,欧洲已经开始调整其对华定位,将中国视为不仅是合作伙伴,更是竞争对手。欧洲在全球门户计划中明确强调建立民主价值观,倡导遵守国际法规,以此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地区的影响。这使得欧洲在部长级论坛中未邀请中国,以避免中国参与其中。


其次,中国近年的快速发展在绿色能源、高新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若中国参与论坛,其对欧洲产生的积极影响将超过整个欧洲,可能将主导权转移到中国手中,让欧洲在博弈中失去主导地位。

最后,俄乌冲突导致美国通过北约控制欧洲,为了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美国强调以“竞争”、“投资”和“结盟”的手段塑造中国周边的安全态势。在此背景下,欧洲选择在论坛中与美国合作,塑造中国周边的安全态势,因此不邀请中国参与。


面对这一现状,中国需要深刻认识形势并采取应对措施。一方面,尽管中欧在一些领域存在竞争,但双方仍有许多共同利益。气候变化和双边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对双方都至关重要,因此中国需加强与欧洲的战略沟通,避免战略误判。另一方面,中国需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对话,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不被他人所制。


总而言之,欧盟在印太地区的举动引发广泛关注。欧洲的动向凸显出其在地缘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复杂诉求,而中国则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中保持战略定力,灵活应对,为维护自身利益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斯德哥尔摩   中国   欧盟   部长级   法国   欧洲   德国   美国   议题   确实   利益   领域   竞争   战略   代表   地区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