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核弹还可怕的女人,让导弹绕地球“打水漂”,美国至今无法拦截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2019年在隆重庄严的阅兵仪式上,一种新型的导弹横空出世,它就是东风17导弹。东风17实现了“钱学森导弹”设想,轨迹灵活、速度极快、射击精准,至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把它拦截。

东风17的公开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撼,特别是傲慢自大的美国。而东风17背后的研究者祝学军也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外媒更是夸张地称她为“比核弹还要可怕的女人”

祝学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研发的东风17又有着怎样的威力呢?

绕地球“打水漂”的导弹

东风17有着空前的独特性,“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这些特点使它具备了不同于常规导弹的威慑力,实现了它对中近程目标的精准打击。

东风17一款非常强悍的高超音速导弹。它没有采用传统的圆锥形或球形弹头,而是利用三角形的弹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气动外形。和头部一样,尾部两片气动鸵面的翼翅也是典型的气动外形,可以让东风17飞行时随意调换水平和垂直方向。

它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高于15马赫,这是一种非常恐怖的速度。它让东风17能够趁着对手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立马发起进攻,在10分钟内将2500公里内的任何一个目标蹂躏成粉末。

更可怕的是,15马赫的速度让对方根本不可能拦截下来东风17,目前现代防空导弹拦截系统的最顶峰也只能达到5马赫,超过5马赫已经是力不从心。

有数据显示,比较先进的防空导弹拦截系统开机时间需要20分钟,而东风17可以在10分钟之内一气呵成地完成“发现及摧毁”的动作。对手则在短短的10分钟里连启动准备都无法完成。

东风17更独特的点在于它强劲的变轨能力。

常规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都各有缺点,巡航导弹虽然灵活但速度较慢,弹道导弹虽然飞快但是不够灵活,两种都容易被拦截下俩。而东风17融合了灵活和高速两个优点,能够飞入大气层并随意改变飞行轨迹,迅速打击目标。东风17像一颗绝佳的石子,在地球这个海洋上随便打水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武器领域一直被别人压制,而如今东风17的威力如此势不可挡,中国武器开始领先世界。如此厉害的导弹,研究它的祝学军必定不是等闲之辈。

比核弹还可怕的女人

祝学军1962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一个普通家庭,但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她从小就有一颗爱国的心。祝学军还在上高中时,世界局势动荡,中国内外交困。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常常来我国领海挑衅。

祝学军就是在这个时候立下了报效祖国的誓言,怀揣梦想的她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如愿考上了中国国防科技大学,自此走上了航天科研的道路。

1987年,在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继续深造的祝学军拿到了硕士学位证书,之后便进入了总部的工作室从事航天科研工作。

上学时候的祝学军十分出众,她头脑聪明,学习刻苦,喜欢数学和物理。常常找导师探讨难题,多次帮助导师一起完成了不少科研项目。导师们对祝学军十分青睐,夸赞她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在那个年代有高学历和荣誉加身,不少人会迷失了方向。8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国外的思想传入国内,美国和西方等经济发达的国家成为了许多中国人的向往。

不少知识分子被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所左右,为了名利背叛国家逃到海外。许多知识人才流失在外,中国的科研事业面临着人才断代的问题。

而祝学军却是一个理想坚定、不骄不躁的爱国学子。她主动挑起了中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当中。

开始研究东风17

后来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和伊拉克展开了斗争。当时美国第一次将大量科技武器放在海湾战争上亮相,即使伊拉克对美国发射导弹也被美国的拦截系统破解。海湾战争在整个世界名声大噪,各国也开始意识到美国军事武器的可怕。

也就是这时候,中国明白了现代化军事武器的重要性。中国重拾了研究新型导弹的项目,钱学森曾经认为,导弹在现代战争中并不是无敌的,所以要研制出来一种突防能力极强的导弹。这就是“钱学森导弹”理论,但是遗憾的是钱老生前尚未实现这个理论。

而祝学军接手的正是“钱学森导弹”的研究,也是该项目的总设计师。而当时国外学者对“钱学森导弹”理论都嗤之以鼻,认为没有人能实现这个设想。美国的科学家曾经嘲笑地说:“就是再过一百年,中国也不可能实现。”

但祝学军却不以为然,凭借她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她认为钱学森的理论是合理的,而理论存在就有实践的可能,于是她带着自己的科研队伍埋头秘密研究。

当时中国的科研设备还很落后,研究起初团队甚至还没有一台电脑,所有的科研数据都是靠人一点一点算出来的。研究中途数据错误,几个月的努力全部作废,这种事情常有发生。而且科研是一个枯燥且又不容易突破的过程,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不少组员都萌生了放弃的念头。

祝学军看许多人都有动摇,严肃地说:“我们不研究,其他国家也会研究。科学工作就是讲究创新的,只靠着别人的理论是不长久的。我们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武器,如果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那我们国家还是要挨打!”

祝学军的话激励了许多同志,他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场科研战我们是非打胜了不可!科研人员重新燃起了希望,继续进行复杂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研究到了最后阶段,他们却被一个难题困住了。

导弹的飞行轨迹怎么才能随意切换呢?工作人员研究得知,可以利用压强来改变导弹的飞行轨迹,但是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能实现。

经过多次实验和总结,他们发现原来是导弹的表层材料出了问题,于是立马研究合适的表层材料,最后发现了波体,并将其换成导弹的最外层材料,终于研究出了没有对手的东风17导弹。

中国的科学发展事业离不开像祝学军这样兢兢业业、不怕失败的科研工作者,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美国   马赫   海湾战争   导弹   伊拉克   东风   核弹   中国   轨迹   打水   灵活   可怕   科研   地球   武器   速度   理论   事业   科学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