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艘航母再传捷报:福建舰开展倾斜试验,歼-35全状态试飞

又传捷报!我国福建舰开始的倾斜试验,已经圆满结束,离成功海试,又近了一步,歼-35也早就以完备状态,准备配合试飞。

最近这消息一出,让不少网友感叹,我国的海军力量发展,简直堪比光速!

照这样下去,我国的航母舰艇,完全可以和美国相匹敌。

只要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在,就不怕再有别国,在我国南海等海域,肆意妄为,这为我国的海防,又筑起了一把安全锁!

福建舰迎进海试

福建舰的成功,引来外媒争相报道,美西方国家,更是对中国海军的航母舰载能力,诚惶诚恐。

要知道,福建舰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艘航母,相较于前两艘航母来说,一出场,就是划时代的意义。

我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是于1998年,在前苏联解体后,进购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改装而来的。

中国购买瓦良格号的历程,并不轻松。

由于苏联解体,瓦良格号航母的建造工程,和余下的归属问题,一直在争论中。

解体后,乌克兰的经济每况愈下,大型军工生产能力,已消耗殆尽,早也没有办法再不断造航母了,剩下的瓦良格号的维修费用,也承受不起。

俄罗斯试图要回瓦良格号,甚至,与乌克兰协商,不惜花重金购回,但最终不欢而散。

正好,创律集团这时看到了机会,竞价2000万美金,把它拍了下来。

瓦良格号,在运送回我国期间,又遭到了土耳其政府的阻拦。

为了使这次行程顺利,我国还答应了土耳其政府,给其提供3.6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同时,开放对土耳其的旅游,以及各种各样的安全保证。

土耳其政府,终于同意了,瓦良格号通过土耳其的海峡,可在爱琴海附近的行程中,瓦良格号又遇到了风暴。

还好,历经完一切磨难,瓦良格号终于在2002年,抵达大连。

瓦良格号送到我国后,立马被迎进到了大连造船厂的船坞,开始改造,这才有了辽宁舰。

我国的第二艘航母山东舰,则是首艘自产航母。

从设计、建造,到配套设施,山东舰都是由我国单独设计的航母,全国上下,共有500多家单位,参与到了山东舰的制造,可谓是举国之力生产一艘航母。

经历了重重困难,万众瞩目之下,山东舰终于成功交付了。

我国海军,终于迎来了国产航母时代,也终于拥有了建造现代航母的技术。

我国的航母建造历程,极其艰辛,但最终终于迎来了福建舰。

福建舰,我国第一艘自行研制的,带有电磁弹射装置的,弹射型航母,在2022年6月,正式下水。

在福建舰下水一周年后,又迎来了喜报:福建舰倾斜试验成功!

倾斜试验,是每一艘航母,在正式海试前,必须要做的安全试验,是为了保证航母停泊的稳定性,以及获取更多安全数据。

福建舰倾斜试验的圆满成功,预示着其即将进行海试,这又是一段飞速突破。

外媒表示,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航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交付。

歼-35不落下风

歼15战机在福建舰上,完成弹射起飞任务,外界一直流传的歼-35隐身舰载机,也将配合福建舰,完成试飞。

两架战机,首次在福建舰上共同合作,是这次试飞的一大亮点。

歼-35到底有多厉害?能让国民在其“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现身之下,激动不已?

歼-35与同一维度的美国F-35C舰载机相比,还要更加先进。

歼-35的最高飞行速度,达到2马赫,最高载弹量高达8吨,作战半径,达到1300公里,完胜作战半径还不到1000公里的F-35C。

但歼-35的出现,就是为了以一敌多,作为一个全能的“六边形战士”,F-35同样在它的竞争范围内。

歼-35的设计淘汰了空速管,采用了隐身涂装,许多网友猜测,歼-35在此次定型试飞后,就意味着,肯定要量产。

如果歼-35实现量产,对F-35来说,那将是一个极具困难的挑战。

歼-35的单台发动机,推力就有10吨,作为带着两个发动机的全新舰载战斗机,同样也是完胜,单发只有19吨推力的F-35。

说到新型舰载机,歼-35的新,在发动机推力上,并不能更完整地表现出来,但在雷达上,就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舰载战斗机的“四宝”:速度,或者说隐身技能;承重,或者说载弹量;推力,也就是发动机“力大砖飞”的能力;最后一个,就是雷达。

雷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歼-35的雷达,配备的是新型的氮化镓技术,F-35则是过时的砷化镓技术。

两种雷达的比较下,歼-35的远程侦测性能更高,不能说老美的技术落后了,只能说我们歼-35的雷达,更先进一点。

其次就是前面说过的8吨的载弹量。

歼-35的挂载能力相当高,可挂载200多公斤重的“霹雳”-15导弹,射程可达200公里,远程打击力量,远远高于F-35挂载的,仅有120公里射程的AIM-120C。

种种参数对比下,有了歼-35的福建舰,如虎添翼,可谓是开创了一个时代!

我国航母建造之路

福建舰,是我国自主研发航母的开始。

其中许多技术的应用,以及先进武器、战斗机的适配,对中国海军来说,都是开创性的。

可以说,我国首发的各项新技术,能够与世界第一的美国海军经验,总结之下的海上技术一较高下。

完全可以用“出道即巅峰”来形容,唯一不同的是,中国海军还会在此基础上,不断升级、改造、发展,让我国的海上力量,成为世界一级。

我国如此努力的巩固海防力量,除了基本的海上防御,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激起了中国海军的傲气,这个小插曲,让航母成为了中国海军的梦。

记得在1980年,我国派代表团访美,美方安排耿飚一行,考察了美国的三艘主力军舰。

随行的还有刘华清将军,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了美国航母。

我国代表团,在“突击者”号航母的甲板上,观看了美军的海上军演,和飞机表演,随行的记录员,一直拿着小笔记本记录着。

随后,在美国海军将领的陪同下,代表团一起进入航母内部参观。

即使派出的代表团里,许多都是年龄较大的解放军干部,但他们因为被美国航母的规模,和设计所深深震撼。

在无止境的羡慕之下,他们还是愿意,里三层外三层的上下楼梯,想要多多了解航空母舰到底有多强大。

当耿彪将军进入一个舱室,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电子仪器,和设备。

耿彪将军慢慢的走进舱室,最新的美国海军军官,在一旁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解释道:这是操控室,用来下达作战指令,也可以随时通知舰上的船员,接受任务。

像这样的操控室,不止这一间,有些是用来做信息监控的,有些是给电子工程师检测的,有些是负责维修。

还有些则是专门的紧急处理系统,类似于报警装置,这些都需要有专业人员来操作。

耿飚低头仔细看着,摸了摸旁边的电子设备,说:“我可以做一下这个座椅吗?”身旁的军官立刻回答到:“当然没问题!”

耿将军小心地坐了上去,看着面前的设备,体验了一把,随后就离开了。

耿将军当时的心情,也许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那种羡慕的眼神,而又避之不及的失落,让耿飚和一众技术员们,内心五味杂陈。

很快,美军准备好的甲板上的日常演练开始了,代表团们在船舱内部,观看了海军的日常平衡训练。

走到船舱外围,代表团们,还参观了航母上的武器装备。

刘华清和耿彪将军,坐上了航母上指挥官的座椅,体验了军舰的驾驶室。

美军随后为代表团们,准备了“海骑士”直升机,两位将军穿上防护服,戴上设备后,走出机舱。

最后,美国海军军官代表,赠送了我国代表团一个海军纪念品。

所有人下航母之后,还去参观了海豚表演,晚宴后,此次访美之行就圆满结束了。

回国和,刘华清将军,一心想要研制出中国自己的航母,想要提升中国的海军力量。

刘华清开始领导着中国海军的科研工作,带领着所有科研人员刻苦攻坚,最少花费30年,势必要将航母造出来!

就在2012年9月,30年后,中国海军,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

令人惋惜的是,就在我国第一艘航母交付的前一年,刘华清逝世。

刘华清将军后来被称为“中国航母之父”,在他心里,肯定早就知道,我国的航母,能够成功下水,因此才放心离去。

结语

从20世纪初到如今,我国海军,从一穷二白,到独立完成各种海上舰艇、海军力量的组建,发展势头急剧攀升,最终,成为世界各国海军力量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这些,都源自于我国海军的艰难探索,和艰苦奋斗,从老一辈的革命家,到现在的海军中坚力量,代代人前赴后继,勤勤恳恳,才铸就了我国海军力量的强大与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福建   航母   中国   载弹量   土耳其   推力   山东   美国   代表团   海军   海上   中国海军   将军   状态   力量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