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水排海或化作雨水洒遍全球,核污染可以附着在任何物质上

8月24日,日本决定在今天下午将核污水排入大海,显然即便多个国家反对也没有任何作用,日本将每天排入大海核污水150吨,而这些核污水进入大海,存在的潜在危害不可估量。


而这次日本排入大海的核污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很多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部分长寿命核素可能随洋流扩散并形成生物富集效应。

而所谓的处理技术就是用一些可以减少核素半衰期的元素进行反应,并不是可以完全消除这种核素,而这次核污水里还有很多无法处理的核素。

而核污染不同于其他污染,它可以附着在任何物质之上,被生命体吸收。

所谓的核素,也就是一些元素的中子形态和原子形态,这是一种看不见的污染,只有等待它的半衰期结束,才会减弱污染和放射性。

早在上个世纪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苏联为何举全国之力来处理这件事,就是因为它是一种毁灭人类的污染,所以用很厚的水泥壳罩着,而附近区域已经被污染,地面所有活着的动物被捕杀,树也要推倒,为了防止这些东西随着尘土被风吹走,连地面都是翻过的,把上面的东西全部翻到地下。

但是,福岛这次的不同在于它把核污水引入了大海。

大海所有的生物都会吸收某种核素,这叫做富集效应,某种核素会在某种生物体内不断累积,而人类在食物链的顶端,也就是说最终人类才是受害者。

而有的核素会在几个月排出体外,有的则需要几年甚至更久,它会累积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就连骨骼也会累积一些核素。

据德国海洋研究机构研究表明,自排海之日起相关放射性物质在57天内即可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

而稀释不代表消失,只是密度问题,这些核素还会随着海水蒸发进入大气层,进而随着雨水撒遍整个地球。

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全人类都将面对和承受的灾害,一旦发生无人可以幸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日本   污水   上个世纪   半衰期   洋流   核素   放射性   雨水   形态   效应   也就是说   地面   元素   大海   物质   人类   生物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