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关键时刻,一师长带5000人脱逃,建国后却能官至副国级

1927年8月1日,我党在周恩来,贺龙等人的领导下,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起义军力量薄弱,兵力仅两万余人,在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断“围剿”下,最终以失败告终。鲜为人知的是,南昌起义战斗的关键时刻,我军一位师长带5000人脱逃,致使起义力量遭到严重削弱,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脱逃的师长是蔡廷锴,南昌起义时,担任第十师师长,麾下大约有5000人。新中国成立后,蔡廷锴被我党委以重任,官至副国级,曾经是“叛徒”,为何会有如此高的地位呢?

南昌起义中的蔡廷锴

南昌起以前,蔡廷锴并非我党人士,之所以率部参加这次起义,叶挺将军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叶挺已经加入共产党,蔡廷锴是他的下属,二人还是同乡好友。平日,叶挺对蔡廷锴多有关照,相互信任。

为了让此次起义有较大的影响力,规模必须要大一些,叶挺让蔡廷锴参加,主要目的是为了壮大起义队伍,增添一层胜算。

蔡廷锴穷苦家庭出身,为改变命运,加入了旧军队,凭着战功从一名普通士兵一步步“打”到师长的位置。

起初,蔡廷锴是陈铭枢的部下,后来向蒋介石投诚,归北伐名将张发奎指挥。旧军队派系林立,内部斗争严重,张发奎并不信任蔡廷锴,对他有戒备之心。

南昌起义时,蔡廷锴并不知晓此次行动,周总理和叶挺对他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叶挺以老战友的身份,亲切对蔡廷锴说:高佬(朋友对蔡廷锴的称呼),就这么干吧,别犹豫了。

在叶挺的劝说下,蔡廷锴同意参加起义,表示服从指挥!整个南昌起义的过程中,蔡廷锴的职位并不低,革命委员会任命贺龙,叶挺、周恩来、蔡廷锴四人为参谋团参谋,负责军事行动。

此外,蔡廷锴仍旧担任第十师师长,起义队伍虽然号称两个军,但总兵力严重不足,仅蔡廷锴的第十师满员,兵力有五千之众,且武器装备充足,颇具战斗力,成为此次起义的中坚力量。

蔡廷锴参加南昌起义,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他毕竟是旧军队军官,且是国民党党员,在政见上与我党有很大的不同。

行动时,有人觉得蔡廷锴立场模糊,建议将他扣留。叶挺做了担保,信任蔡廷锴,委以他重任。

事实上,蔡廷锴辜负了叶挺的信任,起义军南下广东时,见前途渺茫,与部下张世德商议,秘密脱离起义队伍。

蔡廷锴表示:我师已经脱离虎口,今后行动,应当妥善计划,如跟随叶、贺返粤,他们的共产党,不会合作到底;想听张发奎的消息,一时联系不上,为今之计,只能先与共产党脱离关系,走一步看一步。

张世德同意蔡廷锴的看法,表示服从,有了心腹的支持,蔡廷锴下定了决心,与起义队伍分道扬镳了。

当时,起义大军正在与敌血战,蔡廷锴主力五千人脱逃,致使全军陷入极大被动,使我军雪上加霜。

当然,蔡廷锴没有与共产党彻底决裂,所部的共产党员全部得以顺利逃脱,没有为难他们。

总的来说,蔡廷锴匆匆参加南昌起义,他的立场不坚定,还是国民党员。当起义军遭受重大挫折时,蔡廷锴从中脱逃自保,这个结果并不突兀,可以预料到。

被委以重任

蔡廷锴重投国军后,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仕途并未受到实质影响。中原大战期间,蔡廷锴助蒋作战,升任十九路军军长。

1932年初,日军图谋上海,要求驻防在京沪沿线的十九路军后撤15公里。国民党当局软弱,竟同意日方要求,派何应钦向蔡廷锴转达日方要求。

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蔡廷锴决不让步,明确拒绝日方的无理要求,并发表声明:上海是中国领土,十九路军是中国军队,有权保卫上海,如果日军敢犯,我军必将迎头痛击。

狂妄的日军低估了蔡廷锴和十九路军守卫上海抗日的决心,悍然向上海发起进攻,蔡廷锴命令十九路军奋力反击,并通电全国,不放弃任何一寸国土的决心。

当时,企图攻占上海的日军足足六七万之多,武器装备精良,十九路军和后来赶来支援的第五军加起来仅仅四万余人,没有重武器,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就在众人以为上海要沦陷时,蔡廷锴率军与日军血战三十三天,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给予敌人较大伤亡。

日军付出巨大代价,伤亡万余人,四次换帅,上海仍旧固若金汤,被蔡廷锴牢牢守住了。经此一战,蔡廷锴一夜成名,成为国人心中的英雄,抗日名将,获得宝贵的青天白日勋章。

外敌入侵之际,蔡廷锴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拒绝“围剿”红军,主张积极对日作战。福建事变中,蔡廷锴彻底与蒋介石撕破脸,从此在军界失势,手中无兵可用。

解放战争时期,蔡廷锴坚定站在人民立场上,反对蒋介石发动的内战,受到我党高层的热烈欢迎。

新中国成立前夕,蔡廷锴受邀来到北平,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蔡廷锴身份特殊,早年是国民党军的重要将领,弃暗投明,成为我党重点统战的对象,有着特殊的意义。

蔡廷锴是南昌起义的重要将领之一,如果当初没有选择脱离革命队伍,1955年全军大授衔授元帅都有可能。

历史不能假设,革命的过程中艰险万分,需要承担未知的风险,蔡廷锴在南昌起义时的经历,或成为他此生最后悔的决定之一。

当然,蔡廷锴抗日有功,在解放战争中站在人民的一边,坚持反蒋,这样的开明人士,得到了我党的重用。六十年代,蔡廷锴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官至副国级。

蔡廷锴的经历颇为复杂,早年是旧军队的军官,参加领导过南昌起义,帮助蒋介石“围剿”红军,民族大义不含糊,坚持抗日卫国,反对内战,站在我党的一边,人民的一边,并作出相应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南昌起义   师长   周恩来   起义军   我党   日方   大义   兵力   日军   蒋介石   国民党   上海   共产党   军队   队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