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中的杨振宁:他年轻时缘何不回国?他年老后缘何娶少妻

2015年,95岁的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

按照常理而言,如此伟大的科学家归属中国,应该是一件令全体国民引以为傲的事情,但是匪夷所思且莫名惊诧的是,很多中国人竟然不买账,批评,攻击,诋毁,群起而攻之,似乎他十恶不赦。

这种遭遇,像极了2012年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这难道是部分中国人的通病?不在别人身上找优点,只在别人身上找缺陷。

在中国,拥有中国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迄今只有4个:杨振宁(获奖时为中国籍,后加入美国籍,现恢复中国籍),李政道(获奖时为中国籍,后加入美国籍),莫言(中国籍),屠呦呦(中国籍)。

杨振宁

在整个世界,拥有华人血统的外国籍诺贝尔奖获得者迄今只有7个:丁肇中(祖籍山东,生于美国,美国籍)、朱棣文(祖籍江苏,生于美国,美国籍)、钱永健(祖籍浙江,钱学森侄子,生于美国,美国籍)、崔琦(生于河南,美国籍)、高琨(生于上海,英国籍)、李远哲(生于台湾,获奖时为美国籍,现放弃美国籍回到台湾)、高行健(生于江西,法国籍,奖项不被中国承认)。

整体看起来,中国似乎有11个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严格上来说,中国仅仅3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时为中国籍,现在仍然为中国籍),这和世界第一的14亿人口以及源远流长的5000年文明相比,实在不相称,和拥有38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只有247年文明的美国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即使如此,部分中国国民仍然不珍惜,3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至少诋毁了两个,其中就包括杨振宁。

争议一,杨振宁年轻时为什么不回国?

作为全球在世的获得成就最高的物理学诺奖得主,杨振宁在统计力学、粒子物理、场论、凝聚态物理等4个领域取得了13项重要贡献。

他最重要的已验证成果是“杨米尔斯规范方程”,已经把自然界中的四大力场,给统一了三种(弱电统一)。

杨先生的研究成果不是简单的“前瞻性猜想”,而是有方程、可证明、可验算,且具备应用前景的结结实实的科学研究成果。

但是部分国人看不到这些,似乎比之杨振宁更加了不起,一句话解决:他算什么玩意?他比得过牛顿、爱因斯坦吗?他比得过法拉第、麦克斯韦吗?

在他们眼里,必须要世界第一甚至人类第一,那才是大拿,哪怕是10000000000里挑10,那都不能入他们的法眼。

却忽略了自己只不过是10000000000里面的一个,而不是10里面的一个。

尤其纳闷的是,这种偏见,他们往往只针对中国人。

逼得急了,他们又会质问:那他年轻时为什么不回国?他就是不爱国!

他们只会想当然,却全然不顾时代背景和个人处境。

杨振宁

1996 年,杨振宁在华中科技大学演讲,当主持人介绍杨振宁于1957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杨振宁立即打断了主持人的话,插了一句:“那时我持的是中国护照!”

他为什么要迫不及待地申明?

因为他在乎。

获得诺贝尔奖时,杨振宁的的确确就是持有中国护照的中国籍科学家。

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的安徽。父亲杨武之原本在安徽安庆中学教书,1923年通过公费出国留学考试赴美留学,1928年修得博士学位(中国第一数学博士)回国,先后在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任教。随着父亲的工作不断调动以及时局动荡,杨振宁就读的小学、中学也换来换去。

但是杨振宁的成绩一直很好。1944年,他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1945年,他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的杨振宁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1957年,因为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年仅37岁的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年轻时的杨振宁

这里必须提到一点:宇称不守恒理论并不是杨振宁的最高成就,与他后来的科研成就相比,可谓三流。单举一例,他的后来的“杨米尔斯规范方程”,至少可以让他再拿一次诺贝尔奖——事实上,至今已经有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之所以能够获奖,就是因为站在了他的肩膀上(建立在“杨米尔斯规范方程”的基础上)。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前后,年轻的杨振宁其实也像众多的中国留学生一样,准备在美国学成以后回国报国。但是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下令,所有获得博士学位以上的华裔理工博士一律不准返回中国,于是杨振宁的回国愿望短时间无法实现。

因为思念祖国和家人,1957年夏天,杨振宁抱着试探的心情,给上海家中发了一封电报,告诉杨武之,他将会带着妻子杜致礼和长子杨光诺前往日内瓦工作,希望杨武之能够赶到日内瓦团聚,见见从未谋面的儿媳和孙子(杜致礼和杨光诺)。

杨武之与妻子罗孟华及儿子杨振宁

获得组织批准后,杨武之专门前往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看望了还在服刑的亲家杜聿明(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49年1月10日被俘,1959年12月4日特赦),然后带着杜聿明的亲笔信,漂洋过海到达日内瓦。

不久,杨武之返回中国,临别时,他运笔挥毫,特意给杨振宁写下了一句话:“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1960年,杨武之带着妻子罗孟华再次前往日内瓦。

在去之前,他给周总理写信,受到周总理的嘱托:说服杨振宁回国。

但是,当时的中国正陷入众所周知的“运动”,全国经济几乎处于崩溃边缘,更不要说科研环境,杨武之本想带着杨振宁回国,但他却没有办法将当时的中国状况如实告诉杨振宁。

空手而归回到国内,他对家族的其他成员说:

“我现在很矛盾,国内各方面有些失序,我怎能劝说振宁回国来呢?他回国后怎么还能继续作研究?但是他老是留在美国,美国政府又老是以中国为敌,我们又都在国内,长此以往,如何是好?而且,我写信给总理时,曾写过我要介绍新中国的情形给振宁,希望他们毅然回国,可现在中国的研究环境比美国差太多,生活环境和政治环境更不行,我很难启齿。”

1962年,杨武之夫妇第三次到达日内瓦。

借此机会,杨武之的学生——数学大师陈省身、杨振宁的弟弟杨振平,也从美国赶了过来。

陈省身

当时,国内众所周知的“运动”更猛,而且还处在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当一家人坐在一起讨论杨振宁回国的问题时,母亲罗孟华表示强烈反对。她说,杨振宁如果此时回国,别说有没有科研成就,也别说能不能得到诺贝尔奖,单单人身安全,恐怕都无法保证。

但杨武之觉得愧疚,因为没有完成周总理的重托,想来想去,只能退而求其次:杨振宁就算不能回国,但也坚决不能去台湾。

1964年春天,杨振宁终于决定加入美国国籍,这是他在十多年痛苦思考后作的痛苦决定。

后来,他在笔记上心情沉重地写道:

从1945年至1964年,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9年,包括了我成年的大部分时光。

然而,决定申请加入美国国籍并不容易。

我猜想,从大多数国家来的许多移民也有同类的问题。

但是对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成长的人,作这样的决定尤其不容易。

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根本就没有长期离开中国移居他国的观念,迁居别国曾一度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

另一方面,中国有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她近一百多年来蒙受的屈辱和剥削,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

我父亲在1973年故去······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1966年,中国的“惨痛十年”爆发,杨振宁随即和上海的家人失去了联系。

同年10月,杨武之的工资被复旦大学有关派别冻结封存,不准领取,全家十几口仅靠杨振宁的三弟杨振汉在上海柴油机厂的微薄收入······

风雨飘摇十几年。

1970年国庆节,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夫妇受邀登上天安门观看国庆大典。

对于外界而言,这是一条很重要的信息,意味着中美关系即将破冰,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政治环境有所缓和。杨振宁知道后十分激动,随即于1971年回到中国访问。

毛主席与杨振宁

回到美国后,杨振宁还参加了“保钓”,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归还冲绳协定”听证会上作证,从历史、地理和现实的各个角度,全面讲述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

2003年,杨振宁回到中国定居。

2015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

回溯过往,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爱国,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一句话,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只能默默埋在心底。不是不爱,而是应该怎么爱。

牺牲个人,可以,但牺牲后不对任何个人和任何组织产生任何价值,那又有什么意义?

与其一无所长、一事无成、一无所有把爱挂在嘴上,不如奋发图强、建功立业、功成名就把爱埋在心里。

争议二,杨振宁年老后为什么娶少妻?

事情又要从头说起。

1944年,杨振宁考取清华大学第6届留美公费生,在等候出国的这一年,他又回到他的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中教授数学课,在这里,他认识了小他5岁的附中女生杜致礼。

杜致礼出身将门,秀外慧中,气质出众,是大家公认的“联大附中校花”,深受宋美龄的喜爱。

1947年,杜致礼被宋美龄安排到自己的母校——卫斯里安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后因父亲杜聿明被捕,家道中落,只好转学到学费不高的纽约蒙特圣文森学院。

杜致礼

1949年,杜致礼独自一人来到普林斯顿一家中国餐馆过圣诞吃中餐,不想遇见了5年未见的杨振宁,于是两人恢复了联系,渐而相爱。

1950年8月26日,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林斯顿结为伉俪。

由此之后,杜致礼一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担任中文教师,与杨振宁一起携手度过了53年的温馨时光,于2003年10月因病去世。

但在去世之前,杜致礼早就认识了杨振宁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后来引起巨大争议的翁帆。

翁帆与杨振宁、杜致礼合影

翁帆出生于1976年,比杨振宁小54岁,潮州人,1994年考入汕头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1995年暑假,汕头大学召开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杨振宁应邀参加,带着妻子杜致礼前往。接人待物十分不错的翁帆则被学校选中,专门负责接待杨振宁和杜致礼夫妇。

翁帆当时还只有19岁,清纯可爱,深得杨振宁和杜致礼夫妇的喜爱,三人还进行了合影留念,也交换了联系方式。

但也仅此而已。

很快,翁帆大学毕业,与香港一名普通职员办理了结婚手续。但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不到两年,就宣告破裂。

2004年2月的一天,也就是杜致礼去世后的第二年,翁帆突然接到杨振宁打来的电话,邀请她到中山大学见面。

也就是这次见面,加深了杨振宁对翁帆的印象,晚年的孤独被翁帆的乐观率真彻底温暖。

接下来的日子,杨振宁总会忍不住拨打翁帆的电话,翁帆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两人的感情急速升温。

有一天,翁帆正在广州和好友逛街,杨振宁的电话又打来了,翁帆就对着电话说:“我正和朋友逛街呢。”好友看出了苗头,打趣道:“杨教授是不是喜欢上你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如果不是喜欢上你,怎么可能这么频繁地给你打电话?”翁帆闻言,满脸通红。

2004年国庆节,杨振宁再次邀请翁帆前往北海旅行。回到广州后,翁帆突然接到了杨振宁从北京打过来的求婚电话。

翁帆撒娇说:“哪有向人求婚不送玫瑰的?”

杨振宁笑着许诺:“下次见面一定补给你。”

但如此石破天惊的婚姻,翁帆不敢不告诉父亲,当即赶回潮州老家征求父母的意见。

翁帆的家境很好,父亲翁云光也不是一般人,为潮州中国旅行社负责人,精通中国文学,思想豁达。

但当得知女儿要嫁给比她大54岁的杨振宁时,翁云光和妻子还是吓了一大跳,一为过于巨大的年龄差距,二为天壤之别的身份差距。

但翁帆最后还是说服了父母。

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在杨振宁的弟弟杨振汉夫妇的陪同下,前往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领取了结婚证

杨振宁与翁帆的结合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用杨振宁自己的话来说:很多人担心年轻的翁小姐把我骗了,但可能有更多的人会说,我骗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这个问题是我们预先想到了,我想大家觉得年龄差距这么大,毕竟是少有的。

其实这有什么好争议的?爱情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极其私人的事情,一个丧妻,一个离异,情投意合,结为连理,天经地义。

1970年,长沙铜官窑出土了一件唐代瓷器,上面题了一首浪漫五言小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后来被亳州晚报社《亳州晚报》进行了扩展:“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恨君生迟,君叹我生早。若得生同时,誓拟与君好。年岁不可更,怅惘知多少。咫尺似天涯,寸心难相表。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来世愿同生,永作比翼鸟。和鸣相伴飞,天涯复海角。有日老难飞,互抱栖树杪。老死化树藤,情根亦缠绕。”流传盛广。

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尚知道年龄不是差距,“和鸣相伴飞,天涯复海角”,何况二十一世纪的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汕头大学   米尔   普林斯顿   日内瓦   诺贝尔奖   诺贝尔   潮州   美国   获得者   国籍   方程   中国   年轻时   夫妇   妻子   父亲   杨振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