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红色间谍互指对方是卧底,蒋氏:你们都是对的,我错了!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1948年,淮海战役临近,蒋军正面临着沉重的困境。从四平之战开始,蒋军接连遭受挫折,东北几乎失去,形势堪忧。蒋中正焦虑不安,在中原创立了徐州总司令部,期望在这里扭转战局。他毫不犹豫地调动了80万精锐部队,坚守南京的大门。然而,与之相对,我军只有60万兵力,其中包括华野和中野。尽管兵力不占优势,毛主席却表现得淡定自若,仿佛已经洞悉了对手的底牌。


事实上,毛主席的办公桌上已摆放了多份有关蒋军的作战计划和军事部署的情报。这些情报的来源是我方潜伏在蒋军内部的红色特工,包括速记员沈安娜、机要参军韩练成,以及作战厅长郭汝瑰和作战参谋刘斐。这些特工逐渐升迁,甚至成为了蒋氏的亲近顾问,在高级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蒋中正并非一无所知,他早就怀疑身边有我方的卧底,只是未曾想到卧底如此之多,深入之深。毛主席趁机选拔出一批特别忠诚、坚韧不拔的特工。例如,电信局是国防部与总统府之间重要的纽带,然而,9名工作人员中有7名居然是我方地下组织的成员。这使得蒋中正在四面楚歌之际不禁感慨万分:“天下何人不通共?”


在淮海战役的前线,蒋中正、刘斐和周菊春都心怀忧虑。随着解放军力量的不断增长,他们开始质疑明年是否还能在南京开会。在徐州前线,解放军似乎对南京的作战计划了如指掌,难道是因为派出了卧底?蒋中正沮丧地询问刘斐,可能是谁?刘斐坚决地举报了自己的下属,作战厅长郭汝瑰,称其虽地位显赫,但生活却贫困潦倒,沙发上甚至有补丁,丝毫没有贪财好色的迹象,这正是敌方特工的特点。


这一言论与“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的说法不谋而合。郭汝瑰和郭汝栋两兄弟出生于富贵之家,都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尽管郭汝栋成为了蒋军的重要将领,郭汝瑰则在日本继续深造,拥有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出色的战斗能力,是蒋中正最信任的得意门生之一。然而,他却不符合蒋军军官的一般形象——廉洁朴素。因此,刘斐和杜聿明开始怀疑,尽管缺乏确凿证据,却只能凭主观臆测。蒋中正对此感到愤怒,批评道:“我们就没有清正廉洁的官员吗?难道革命军人就一定要锦衣玉食吗?”


刘斐只能保持沉默,但是对郭汝瑰的怀疑一直未消除。地下组织成员的郭汝瑰在蒋中正怀疑的时刻,也不得不紧张起来。尽管他并不知道刘斐的真正身份,但郭汝瑰多次与刘斐的对抗使他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借刀杀人来清除异己,摆脱嫌疑。蒋中正一向犹豫不决,关于郭汝瑰是否是卧底的问题,根本无法确定,只能叮嘱大家要更加警惕。

这一情报传到郭汝瑰耳中,他开始感到非常警觉。他开始担心之前的“放水”行动是否已经暴露,是否自己传出的情报已被截获。然而,如果真的泄露了,他自己也难逃一劫。此外,作为蒋中正的亲信,他曾提出多项建设性的战略和战术,却未被采纳。郭汝瑰推测,自己应该没有被揭露,刘斐的举报也没有确凿证据。


郭汝瑰迅速想到了找刘斐作为替罪

羊。刘斐和他有着相似的背景,都是在日本陆军大学学习后回国,由国防部长白崇禧提拔上来的。他们性格特点也相似,都倾向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公开反驳蒋中正。刘斐的气概和坚持到这种程度,让蒋中正感到不安。在当下的大战中,刘斐作为桂系的智囊和参谋次长,却屡次失败,这和刘斐只会纸上谈兵有很大关系。


郭汝瑰深思熟虑后,决定找到蒋中正,直接举报刘斐可能是“共谍”,理由很简单:刘斐总是导致蒋军部队失利。

蒋中正听后感到为难,因为郭汝瑰和刘斐都是他依赖的重要幕僚,拥有卓越的能力和忠诚。他们之间的争斗不仅久已存在,而且高层内部的内讧会加剧军心动荡,火上浇油。蒋中正深思熟虑地说:“你们说得都对,是我错了。现在我们必须以大局为重,齐心协力!”


实际上,郭汝瑰和刘斐都是我方派遣的红色特工,但他们并不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为确保这两名高级卧底的安全,我方采取了单线联络的方式。郭汝瑰的上级是总部,只有周副主席、董必武等极少数人知晓。而刘斐的上级是华野敌工部,因此两人在谍报工作上没有交集,经常互相对抗。郭汝瑰对此颇为不满,一直企图摆脱刘斐的竞争,并消除对方的嫌疑,最终达到“一箭双雕”的目标。


蒋中正的犹豫和怀疑使得情况变得复杂。郭汝瑰决定找任廉儒传话,提醒他不要轻举妄动,尽量与刘斐建立更好的关系。这似乎是一种含义深远的警示。

在淮海战役中,郭汝瑰巧妙地布下陷阱,试图验证自己的怀疑。

当时,海州的王泽浚率领蒋中正第44军准备撤退。面临两条转移路线,一条是相对安全但时间长的海上撤退,另一条是险象环生但时间短的陆路撤退。郭汝瑰私下里与黄百韬交谈,提出条件:如果你能帮助44军选择陆路撤退,我将说服顾祝同,让你担任44军军长。


黄百韬,一位无依无靠的战士,毫无背景可言,当然难以拒绝如此诱人的提议。他欣然接受,并在国防部会议上积极主张44军选择陆路撤退,承诺自己的第七兵团将在新安镇等待,保护44军的撤退。这一提议得到了刘斐的支持,随后,黄百韬接到了国防部的命令,在新安镇等待了一天。然而,正当他焦急准备撤退时,华野的纵队突然从台儿庄袭来,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阻击线,将黄百韬的兵团包围,最终歼灭。


郭汝瑰根据这一事件断定,刘斐应该是自己人!他之前提出的看似不切实际的战略,实际上都是为解放军创造了机会。至于两位特工互相“揭发”却起到了意外的保护作用,也成为了谍战史上的一段经典案例。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在这个混沌的战局中,谍报和内部斗争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这两名特工的角逐,成为了历史上一个鲜为人知却扣人心弦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段战争中的智力较量,更是对于忠诚、信仰和坚韧的深刻探讨。在这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战争中,无论是蒋中正的犹豫,还是郭汝瑰与刘斐的争斗,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艰难。这段历史也提醒我们,在面临危机和困境时,坚守信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淮海战役   卧底   国防部   中正   新安   铁粉   徐州   陆路   作战   南京   我方   间谍   特工   解放军   情报   本文   红色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