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演员魏宗万的“消失”,是娱乐圈的“悲哀”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要这么多钱做什么?我在仁义有工作,现在每个月4000块钱就够了。”

魏宗万在接受采访时非常严肃地说道,没有任何犹豫。

与如今资本“主导”的演艺圈相比,人艺仿佛圈外的“桃花源”。



何冰曾表示:“无论外面那些大牌有多么重要,回到仁义后,都要老老实实地扛着茶缸子去排练。”

魏宗万出生于上海仁义。除了他之外,奚美娟、严翔、周野芒等知名老戏骨家族也是上海人艺的支柱。

他们不被金钱所感动,比起利益,他们更享受在大舞台上表演艺术的过程。



1994年,唐国强、包国安等人主演的《三国演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魏宗万在剧中饰演重量级“司马懿”。他的演技让很多观众误以为他就是司马懿本人。

历史上,司马懿这个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功名深藏的人,被魏宗万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的一个眼神就能看出司马懿的性格和性格。

当时,魏宗万和赵本山被称为“北赵南魏”。很多导演特意来这里就是为了和他合作的机会。

曾有人评价他:“别人都在努力演好一个角色,而魏宗万老师自己就是这个角色。”



他是国家一级演员,他是在人文艺术工作了59年的老戏骨。

这样一位资历深厚、演技在线的前辈,近年来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为什么?

成功的背后是沉寂了近30年的悲伤



魏宗万家族几代人都与艺术没有任何关系,但他却从小就痴迷于戏剧。

他6岁开始看京剧,9岁就能给家里长辈唱完整的京剧。

但他的艺术才华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那时候,“演员”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职业。

因此,魏宗万在家里经常受到父母、哥哥的嘲笑。



长大后,在父亲的斥责下,他被迫放弃唱歌的爱好,当了一名工人。

那些年,他觉得生活毫无色彩。

直到1959年,上海剧院的招生海报才让他的生活再次充满色彩。

为了考入上海歌剧院,他在工作之余开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他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魏宗万连续两年都失败了。

直到高三,他才如愿进入了自己选择的大学。

他高兴地与家人分享,却遭到了父母的严厉斥责,并被哥哥赶出了家门。

幸运的是,魏宗万以前当工人时存了一笔钱,这才没有让他的梦想被打断。



由于对艺术的热爱,他的演技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有一次他们班要排6个大戏,他“领衔”了其中3个。

那届魏宗万的演技被公认为优秀,连导师都对他赞不绝口。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毕业后,他却遭遇“滑铁卢”,迎来人生最低谷的10年。



毕业后,魏宗万被分配到上海人艺。

上海人艺卧虎藏龙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魏宗万本以为自己的演技水平还会吃香,但事业却因为“相貌”而受到影响。

他的相貌并不是很出众,只能在剧院里跑来跑去,扮演一些被挑出来的“小丑”。



虽然不被重视,但他并不在意。

魏宗万心里始终相信,只要是金子,就有发光的一天。

成功的机会来得很晚。在仁义打拼了10年,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机会。


1982年,主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和八个》。

这是他第一次拍电影。虽然他在剧中的戏份不多,但这对他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魏宗万在剧中饰演“逃兵”老碗头。受到导师王进的教育和影响后,他性情变好。

《三国演义》

经过十年的努力,虽然戏份很少,但无论从哪个镜头,他的演技却从未下线。

张艺谋看到魏宗万的演技后感到震惊。

“我真看不出来,你是第一次拍电影。”



与那些生得英俊的人相比,魏宗万在外表上并不占优势。

但对于艺术的理解,他在这十几年的耍花招中,已经有了很多的领悟。

大器晚成的魏宗万,在沉寂多年之后,终于迎来了春天。



射击《三国演义》,事业更上一层楼

拍完电影《一个和八个》后,魏宗万虽然没有走红,但还是被邀请客串了一些。

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湘西剿匪记》中饰演的“韦彪”。

魏宗万把“小人”演得如鱼得水,仿佛天生就是“小人角色”。



韦彪的“恶”、“恶”在魏宗万的诠释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即使节目播出后,魏宗万走在街上也会被人指指点点。

但真正让他走上人生巅峰的还是电视剧《三国演义》。



1991年,电视剧《三国演义》进入演员试镜阶段。

很多人都自荐,想在这部剧中挑战自己。

但导演王扶林是一个极其严格的人,他对每一个角色都要仔细考虑。就像《刘备》的扮演者孙彦俊,当初进组的时候就竞选曹操这个角色,但是王扶林导演却坚持让他演刘备,这也是他后来得到这个经典角色的原因。。



在王扶林导演眼中,演员首先要外表相似,其次精神相似,这样观众才能感受到真实的视觉冲击感。

当时很多角色的人选都已确定,但“司马懿”这个角色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张纪中当时是剧组的制作总监。看着司马懿的画像,突然想起了魏宗万。



魏宗万扮演“司马懿”这个角色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当他找到魏宗万时,却被魏宗万拒绝了。

“我不会骑马,白脸角色的形象对我来说太糟糕了。”



张纪中直接拿出了司马懿的画像,然后说道:“骑马你可以找个替身,影视剧里也不用画坏脸,也不用担心做鬼脸,看看画里的人,除了你,我找不到其他适合这个角色的角色。演员。”

在张纪中的劝说下,魏宗万最终接受了这个剧本。



也因此,他向观众呈现了一代“司马懿”。

虽然魏宗万一开始拒绝了,但当他接手剧本时,他对这个角色就有了“责任”。

因为之前对角色了解不多,进组后他每天都会看《三国演义》书,认真研究“司马懿”这个角色。



三个多月的时间,他对角色基本上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到了开拍的时候,他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当时魏宗万已经53岁了,身体有时会受不了。

吃不新鲜的食物、空腹拍戏已经是常态,但对他来说最困难的还是拍马戏的时候。



当时,张纪中已经为他找到了替身,但魏宗万却坚持亲自动手,以求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一枪下去,魏宗万的骨头都快散架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不顾抱怨继续拍摄。

不得不说,魏宗万的演技确实无可挑剔。



节目播出后,他饰演的“司马懿”瞬间引发观众热议。

看来魏宗万就是“司马懿”本人,因此他的形象深入人心。

剧中,他的每一个眼神都充满深意。



对于很多人来说,司马懿是一个“阴险”的将军,是诸葛亮的死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魏宗万对此理解得更透彻。他认为司马懿虽然是众人眼中的小人,但他也是一位心系国家的忠臣。

他对曹操忠心耿耿,用谋略与诸葛亮斗智斗勇。


如果说其他扮演过“司马懿”的演员都是用专业的演技把这个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那么魏宗万简直就是这个角色本人。

魏宗万通过《三国演义》这部剧名声大噪,但他并没有趁热打铁。



愿多年做“绿叶”

与“重量级”角色相比,魏宗万更倾向于适合自己的角色,哪怕只是一个小配角。

1992年,张建亚导演的新剧《三毛从军记》正在招募演员。



这部剧的编剧是魏宗万的忠实粉丝,所以在剧本中加入了一个虚构的人物“老兵有子”,希望魏宗万能够出演。

导演张建亚拿着剧本找到魏宗万,希望他出演这个角色,但被魏宗万拒绝了。

魏宗万认为自己不适合这个角色,因此多次拒绝了导演张建亚。

情急之下,张导向魏宗万跪下。



“你不同意,我就不起来。”

魏宗万连忙把张建亚扶起来,说道:“导演请演员时,为什么要跪着呢?”

既然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答应张建雅的要求了。



该剧上映后,魏宗万荣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领奖回到后台时,张建亚导演开玩笑说:“你得给我下跪,如果我当年不给你下跪,你还能拿到这个奖吗?”

没想到,魏宗万竟然跪下来还了。

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次跪是必要的,因为我不想欠别人什么。”



1995年,在电影《巧奔妙逃》中饰演“拔棉花”的老三。

此前,他饰演的角色多为反派,“老三”也是他为数不多的正面角色之一。

剧中“打棉花”的片段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仍然不落伍。



凭借这几部影视剧,魏宗万在演艺圈已经获得了绝对的名气和地位。

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演员,更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前辈。

但就是这样一位演员,多年来一直扮演“绿叶”,默默扮演着配角。



魏宗万没有太多的名利追求。只要是他认为合适的角色,不管片酬多低,他都愿意去尝试。

相反,只要他认为这个角色不适合他,哪怕给他天价片酬,他也不会多看一眼。

不仅如此,他作为演员多年来始终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一生不代言、不接广告”。



曾有网友这样评价他:“就算不给自己赚钱,也要给孩子留下一笔财产。”

毕竟在当今时代,明星代言的片酬是相当高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演员是一份收入丰厚的职业。


对于魏宗万这样的实力派来说,代言或者做广告就有很多钱,但他从来没有想过。

君子爱财,得当。

虽然凭借自己在娱乐圈的地位,接代言广告太容易了,但他却从来没有妥协过。



魏宗万认为,作为一个演员,应该坚守责任的原则,在职责范围内尽心尽力甚至做得更好,这是对这个职业最大的尊重。

但很多人注意到,魏宗万近年来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难道他已经退役了?

对于像他这样热爱艺术的人来说,答案是否定的。



时代无法改变他的初心

魏宗万这几年逐渐淡出了娱乐圈,并不是因为他退休了,而是因为他认为娱乐圈里自己能扮演的角色已经很少了。

在这个流量主导的时代,能被老戏骨主导的已经很少了。



虽然他在娱乐圈拥有绝对的地位,但他也知道一件事:

“在这个各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娱乐圈很多人只见新人笑,听不见老人哭,我的容身之地在哪里?”

再者,魏宗万是一个对剧本要求极高的演员,想要找到合适的剧本很难。



知道自己在影视剧这个行业没有太大的空间,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老本行上。

魏宗万是戏剧演员。与影视剧相比,他认为话剧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影视剧的框架很大,有时会限制他的表演,但戏剧则完全不同。



当他站在舞台上表演戏剧时,他会感觉整个人进入了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就像找到了自己的家一样。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部剧:魏宗万的表演为何能征服观众?

一位观众从魏宗万演奏的《想入非非》戏剧开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987年,魏宗万主演澳洲话剧《想入非非》,在剧中饰演老僧和尚。

大部分进场的观众一开始都持怀疑态度,因为一个演员一个人演一部戏超过两个小时,实在是难以置信。

但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都忍不住为魏宗万鼓掌。



演出开始,随着闹钟响起,观众们看到一位老人跪在铁皮小屋门口,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在两个小时十分钟的演出中,魏宗万独自一人在舞台上欣赏表演。

他陶醉其中,仿佛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这不仅是他作为话剧演员的职责,也是他内心的渴望。

他喜欢戏剧。在演话剧的过程中,他不仅加深了演技,还深受国内外文学的滋养。1990年,他在《魏宗万戏剧随笔》晚会上再次以演技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一个半小时,他独自在舞台上陶醉地表演,没有任何伴奏,也没有唱歌。

这次演出后,他的表演瞬间轰动了整个上海外滩。

并因此获得首届国家话剧优秀表演奖、首届上海话剧大赛奖。



虽然近年来他逐渐淡出演艺圈,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戏剧艺术梦想。

无论你从事什么领域、什么行业,只要你热爱这个职业,那就是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艺术是他一生的追求和向往。



从儿时对歌剧的渴望,到3次考入上海歌剧院,再到10年演艺生涯的大器晚成。

无论是《三毛从军记》中的老将游子,还是《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每一个角色都是魏宗万用心扮演的。

在他的心目中,每一个人物都被赋予了色彩和生命。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演艺圈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纯粹和简单了。

流量和利益逐渐占领市场,老戏骨这样的人逐渐被市场“淘汰”。

魏宗万是一个纯粹的表演爱好者和艺术家,他注定与当今资本主导的演艺圈格格不入。



当记者曾采访他为何“一生不接受代言、广告”时,他的回答非常坚定。

“我有单位,月薪4000元就够生活了,你拿这么多钱做什么?”

出淤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

与其说时代“抛弃”了他,不如说他自始至终恪守着一个演员的职责。



如今的演艺圈几乎失去了原有的美好和纯真,只剩下利益。

另一方面,魏宗万无法创造商业价值,更谈不上利益。

他除了演技“一无所有”,注定会被资本“抛弃”。

如今的演艺圈不适合魏宗万。

因此,魏宗万的“失踪”是娱乐圈的“悲哀”。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于48小时内联系我删除。


声明:内容并无任何违规违法,所有内容不是传播任何负能量,警醒后人,一定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从事正常的商业活动,谨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使命,烦请审核老师准许通过,谢谢老师!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演员   仁义   演艺圈   话剧   演义   剧中   上海   演技   影视剧   剧本   戏剧   娱乐圈   悲哀   导演   观众   角色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