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8月,叶帅压低声音问王震:汪东兴这个人,你熟悉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76年,对于新中国来说是风雨飘摇的一年,也是动荡不安的一年

这一年周总理去世,随之而来的又是朱总的离开唐山大地震的突发更是让无数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深渊。

政治前途迷茫,社会环境动荡,无数人此时都在热切的呼唤毛主席的出现,希望毛主席能站出来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动荡不安

可此时的毛主席也缠绵病榻,这个带领我们走出无数次风波仍安然无恙的伟人,也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此时的国家急需一位能站出来主持大局,还政治一个清明的人站出来。

病榻上的毛主席放心不下的也正是新中国的命运,在环视了病房外的所有人之后,毛主席将手指向了叶帅。在当时的情况下,叶帅是支撑局面的人,可也只是支撑,他始终下定不了彻底清扫的决心。

“叶首长,主席在叫你,或许有话要对您说。”护士的声音打断了叶帅的思绪,他赶忙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来到了主席的病床前。

看到曾经精神烁熠的主席变成如今这样,叶帅哽咽了,他握着主席的手,主席看着叶帅,眼神中有托付,有肯定。虽然说不出话,但叶帅看到了主席在用眼神告诉他:“做你认为对的事,不要怕。”

叶帅握紧了主席的手,好像完成了一场庄严的交接仪式。

从病房中出来,叶帅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不能再犹豫了,新中国等不得,老百姓们也等不得。

叶帅找来了这位能同他一起主持大局的同志——王震同志。在与王震同志的交谈中叶帅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同时也看到了王震同志的往昔风采。

往昔岁月

王震同志19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早年间在与国民党的武装斗争中就展示出了惊人的勇气和谋略。

21岁那年在湘赣革命根据地工作的时候,王震同志凭借一腔热血在工人运动中大放异彩,同时在参加反“围剿”斗争的时候由于有勇有谋,为战斗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还获得了三等红星奖章。这不仅是组织对他的肯定,也是王震同志更加发光发亮的起点。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王震同志更是在战场上带领队伍英勇奋战,其中最值得一提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就是1944年十月王震同志领命南下的事迹

在当时的形势下,我们腹背受敌,急需开辟一块崭新的根据地,而这一任务落在了当时以作战有勇有谋而扬名军中的王震同志的身上。

作为司令员,王震同志以身作则,率领南下支队踏破重重困难跋山涉水,这一走就走了半个中国,队伍一共跨越了八个省份。全长20000多里的路途上,王震同志用他的英明决策带领手下将士冲破了敌人的封锁。

两年后,当王震同志返回延安时,毛主席不仅对他赞不绝口,还将这次任务称为“第二次长征”。

王震同志在党内十分受人尊重,不仅是因为他英勇善战,不怕重重险阻始终冲锋在前,还因为他的以身作则和身先士卒。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王震同志深入新疆,面对当时偏远苦寒的新疆,王震同志率先垂范。首先平定当地不安分因素还老百姓一个平静生活,其次是大兴医疗还百姓健康,进行土地改革还百姓生计,培养地方干部和同志,建立稳定的政府领导班子。

同时王震同志率先从自身做起,减少军费,将资金首先投向企业发展方面,在他的带领下,新疆地区的生产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大型工业项目落地,政府同时推出各项政策鼓励企业的发展,西北工业的雏型由此诞生了。

王震同志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了爱民为民,因此在新疆十分受群众爱戴。就是这样一个风风火火爱国爱民的老同志,怎么会眼看国家风雨飘摇之际而无动于衷呢。

力挽狂澜

“叶帅,有人要见您。”1976年9月9日,秘书的一声报告打断了叶帅的思路。

随着一声“请进”,事情的转机出现了。眼看国家当前这个形势,王震同志揪心不已,这些天他一直吃不好睡不好。

在听到毛主席与世长辞的消息后,悲痛之余王震同志更觉得这种情况下他认为自己不该沉默了。于是,他来到了叶帅的办公室。

王震同志向叶帅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想法,他主张快刀斩乱麻,这与他的作战风格也十分相似。他对叶帅说,“当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将那几个始作俑者抓起来,从根源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可叶帅却对他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随后对王震同志问出了一句话:“汪东兴这个人,你熟悉吗?”

汪东兴是毛主席的最忠诚的贴身护卫,他负责所有重要领导人的安全警卫工作。此话一出,王震同志一下子就明白了叶帅的想法。

他随即回答道:“他是我之前的老部下,我们的关系很好,汪东兴同志现在就负责保护主席的安全问题。”

叶帅的用意在他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就摆在了王震同志眼前,当前汪东兴同志的手下把握着中央警卫团,而中央警队团在肃清中央政治的实际行动中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换句话说,只有争取到汪东兴同志手下的力量,在北京的后续行动才能有保障。

而且眼下这个情况如果叶帅直接接触汪东兴同志,势必会引起敌人的注意,所以作为曾经老长官王震同志,在这个时候无疑是最佳人选

从叶帅处离开后,王震同志就前往安排与汪东兴同志接触的相关事项,他深知这是叶帅的暗中策略,所以十分小心。他也深知,自己所期盼的事情不久就要落实了。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王震同志就在叶帅和汪东兴同志之间扮演着“联络员”的角色,这段时间十分关键,也正是有王震同志的掩护,后续工作才能顺利进展

汪东兴同志对于叶帅的意思也十分了解,再加上有自己的老部长王震同志,他更是明确表示:积极配合叶帅的一切行动。并且在与叶帅进行工作部署的时候他也是进行尽力。

在叶帅与王震同志的最后一次会面时,阳光从从窗外洒进来,望着窗外的日光,看着叶帅的手上的示意手势,王震同志明白了:曙光到来了,这一刻终于等来了。

破云见日

1976年10月6日,这天风平浪静,可对很多人来说,这天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

在华国锋副主席的授意下,汪东兴同志以商讨毛主席逝世后的相关工作事宜为由,将常委们召集在了一起,这其中就有阴谋团伙的主要头目。

对于这次行动汪东兴同志对于手下进行了严密训练,在确保工作万无一失的同时,还再三嘱咐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死命令。

新中国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

会议前夕,看着胸有成竹的汪东兴同志,华国锋副主席和叶帅问他:“汪东兴同志,准备得怎么样。”

“保证完成任务。”汪东兴同志语气坚定,这不仅是给两位领导了一颗定心丸,也是对国家的保证,是对自己坚定立场的表示。

终于,在华国锋副主席和叶帅等人的领导下,汪东兴同志带领手下精准出击,华国锋副主席刚一宣布完中央的命令,他们就将“四人小组”的头目们当场控制。

伴随着不安定因素的始作俑者们的被捕,这场“闹剧”终于落下了帷幕,笼罩在老百姓头上的罪恶的大手也随之消失,笼罩在国家天空上的阴霾也烟消云散。

看着国家又恢复了正常,老百姓们的生活走上了正轨,为这件事情四处奔忙的王震同志终于松了一口气。

叶帅慧眼识珠善于用人,在危急关头仍波澜不惊,出于对同志的深入了解和信任,挽救了国家的命运,成功实现了拨乱反正。

而王震同志有勇有谋,面对危机情况挺身而出,始终冲锋在前,并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在党的危急时刻不惧阴谋团伙的威胁,用自己的谋略和智慧成就大义。

老一辈的英勇和深远谋略当真是令人钦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有勇有谋   动荡不安   风雨飘摇   以身作则   始作俑者   新疆   谋略   英勇   新中国   手下   老百姓   熟悉   主席   同志   声音   国家   工作   叶帅   汪东兴   王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