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西一官员逛地摊,花3000元买84张旧纸,打开全是烈士证

1996年,一名为王艾甫的检察官,不顾家人阻拦,花费自己整整一年的工资买下一叠废纸。

那个年代,大多数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几十块钱,3000块钱的价格已然于天价无异,然而就连随口说出这个价格的商贩都没有想到。

王艾甫会如此果决的把钱递给他。

王艾甫为什么会如此急切的买下这沓旧纸呢?

原来是因为他从这些已经泛黄的旧纸的最上方,看到了一行端端正正的大字。

“阵亡将士登记册”

心感好奇的王艾甫拿起这份已经有些泛黄的手册,仔细翻看一阵,发现这居然是一本记载了在我军将士在太原战役中阵亡人员的登记册。

王艾甫起初还并未太过在意,认为这很有可能只是摊主为博人眼球而制造的假货。

但随着他不断的翻看,纸上记载的一个个阵亡将士的名字映入他的眼中。

王艾甫的呼吸越发急促,感觉自己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呼喊着他,让他把这本册子买下来!

王艾甫向摊主询问这沓纸的价格,却没想到小贩看出他有意购买,居然报出3000块钱的天价!

王艾甫眉头紧皱,心里纠结着是否真的要掏出这笔巨款来买下一本真假不知的手册,他不敢相信着本该是机密文件的阵亡登记册会流落在外。

考虑了些许时刻,王艾甫终究还是下定决心,回家取来3000块钱交给小贩,买下了这本阵亡登记册。

带着这叠泛黄的手册回到家中,王艾甫马不停蹄的开始了研究。

他把上面记载的信息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在纸上,800多个烈士的姓名,84份因为信息缺失而无法寄出的通知书。

几天后,王艾甫带着自己整理好的名单反复求证,在埋葬战士的陵园中一一寻找名字对应,发现这份阵亡战士登记册竟然是真的!

他的心中顿时充满了庆幸与焦急。

为自己找到这份遗落在外的名单而激动,为足足84位战士的家人还未知晓他们阵亡的消息而焦急。

王艾甫当即下定决心,他要把这些战士们的阵亡烈士证送回给他们的家人。

他仿佛感受到了84个战士同胞围绕在他身边,向他诉说着想要回家见见家人的渴求。

王艾甫将自己亲笔写的资料打印数百份,按照从陵园中查询出来的地址籍贯一一投递,希望阵亡将士们的家属能够收到。

但是漫长的等待后,王艾甫失望至极,他没有收到任何一位战士亲属的来信。

这便是最困难的一步,在漫长的战争结束后,战士们早些年写下的地址早已改变,有些地方甚至都已经变为无人居住的荒地

王艾甫并没有放弃,他不相信当年牺牲的战士们会被就此遗忘,那些满腔热血,为保卫国家流尽鲜血的将士们绝不能落得如此下场!

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在2005年,第一位烈士被众人送回了故乡。

这第一位战士的名字,叫做郝载虎

郝载虎的老家在湖北省的一个小村子中,在新中国成立后改名。

此时这位牺牲将士的家中仅剩下他的弟弟郝章群,王艾甫从他口中了解到,郝载虎成为解放军战士时并未通知家人。

村子里的人只知道他年轻时去当兵,离开后就没回来过。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那些退伍的士兵会坐着车风风光光的回家,村子里的人没见到郝载虎,也迟迟收不到阵亡通知,久而久之便都认为他已经当了叛徒,跟着国民党跑去台湾了。

郝载虎的家人们在这些误解下几十年都抬不起头,如今这份迟来了56年的通知书还了郝载虎一家的清白,委屈了这么多年的弟弟郝章群泣不成声。

而这样残忍又无奈的误会在剩下的战士家人身上却屡屡频出。

其中一位叫霍小山的烈士的亲属,他的妻子和女儿便是在旁人的质疑和轻蔑中生活了几十年。

当年霍小山秘密加入解放军,想着等战争胜利后和家人团聚,这也是众多解放军战士们同样的想法。

但他却怎么想不到,这一走便是和家人的最后一次相见。

母女苦苦等不到丈夫和父亲回家,村里也渐渐的传出闲话,说霍小山抛妻弃子,一个人去外边逍遥快活去了。

这些闲言碎语让霍小山的妻子悲痛万分,她带着女儿离开了村子,决心一定要找到霍小山。

霍小山家本就贫苦,妻女2人一路上想要维持生活就只能沿街乞讨,久而久之,妻子的身体越来越差,直到饿死在寻找丈夫的路上。

当王艾甫找到霍小山的女儿时,她的脸上带着不可置信,双手颤抖的接过这份迟来许久的死亡证明,激动的脸上泪水横流。

迟迟找不到父亲的消息,母亲也惨死在自己面前,这些年的苦难只有她自己知道。

但是王艾甫的到来告诉了她父亲是清白的,不仅如此,他还是位人人夸赞的大英雄。

到了2007年,王艾甫已经找到26位阵亡烈士的亲属,社会上关于让战死将士们魂归故乡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在媒体的报道下,王艾甫的事迹也被更多人知晓。

随后王艾甫深感自己的年龄已大,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于是选择更有效率的方式,在热心人员的帮助下建立起了寻亲网站。

他在网站上公布了所有将士的资料和其他省份的烈士名单。

这个网站在帮助烈士们寻找家乡之余还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名字。

王艾甫希望这些为国牺牲的将士们能被永远记住。

同年,王艾甫因送84位烈士回家的事迹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

2009年,他在左权县建立抗战纪实收藏馆,里面摆放着他这些年来收集的所有有关抗战时期的事物,让所有人都能直观了解那个年代。

2013年,经过医院检查,王艾甫被确珍为脑梗。

已经无法随意行动的他坐上了轮椅,但是他那想要帮助烈士们的心依旧灼热无比。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一个人,众多人心人士代替了他的腿脚,相关部门也提供了支持,成功回到家乡的烈士越来越多。

而他的抗战纪实收藏馆被山西省人名政府命名为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每天都有众多游客闻名而来,众多将士们的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十几年如一日,王艾甫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后悔。

他认为那天既然能碰到这本登记册,一定是感受到了这些烈士们想要回家的强烈心愿。

既然被我碰到了,就绝不能不管。

正是有着这股激荡在他胸口中的炽热情感,王艾甫才能于这些将士们深感同受,尽管这趟旅程十分辛苦,但他在将战士们送回家时也会露出由衷的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烈士   登记册   山西省   山西   将士   块钱   泛黄   亲属   地摊   战士   官员   家人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