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是用来看的 要留住观众而不是“套住”观众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召开动员部署会,针对电视“收费包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电视“套娃”收费现象有望得到改观。

“套娃”收费的本质是竭泽而渔

智能电视的普及给人们提供了更多观看选择。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套娃”收费:互不相通的会员体系、数不清的开机广告、眼花缭乱的观看界面,不仅增加了观众的观看成本,消耗了观众的信任和耐心,也阻碍了互联网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原本随心所欲看电视的习惯,现在变成一种奢望。长此以往,电视观众还会继续流失。对于互联网电视行业而言,“套娃”收费的本质是竭泽而渔,尽管当前收益还不错,但终究走不长远。当观众远离之后,电视机就会变成一个“摆设”。

企业急功近利 被套牢的不仅是用户

互联网电视行业在商业探索方面的急功近利,是“套娃”收费的重要原因。从硬件看,近年来,智能电视厂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品牌不断推出更多产品和服务以吸引用户。这其中,除了技术创新,很多企业也瞄准内容,通过预装视频App、安插开机广告、开通第三方会员等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从软件看,主要依附于手机和电视机的视频平台也面临着较大的营收压力,希望通过提高会员价、区分会员体系等方式拓展自身盈利空间。这些因素共同催生了互联网电视“套娃式收费”。

电视“套娃”收费,套住了谁?商家用这种方式套牢用户,让用户不停地往外掏钱,从长远来看,被套牢的不仅是用户。先说互联网电视行业本身,在收费模式上“玩花活”,以限制用户选择、牺牲用户体验、提高观看成本的方式换取短期利益,无异于与用户作对,其必然结果是观众不断流失、收视率持续下滑。再说传播效果,电视是传播信息、成风化人的重要媒介,观众流失会导致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把智能电视选择自由还给观众

收看电视节目原本是一个家庭最触手可及的娱乐方式,不该因“套娃”收费而让电视机变成“装饰”和“摆设”。不断满足观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应是行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选择的自由还给观众,互联网电视行业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数字时代下,需要给予观众的是操作友好、价格透明的服务,而非“套娃”收费、复杂界面的隔绝。电视媒介在商业化之外,理应把服务公众的属性置于前端。我们期待,在国家这番部署之后,能迎来更优质的电视发展生态,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还消费者真正的“电视自由”。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红网、广州日报、钱江晚报)

V视角:

@深浅溪沚:买了电视看不成,每个环节都要开会员。

@乌不拉叽的小猫咪:对老年人很不友好。

@sail要靠谱:交了网费交电视会员费,光会员就好几个,有的节目还得再付费才能看。

@俺就是个百姓:这种一环套一环的套路何时能止?

@洛霞慎烬:我在家看电视没开会员,经常要先看90秒到120秒的广告,而且很多都是夸大宣传甚至有诈骗嫌疑的广告。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套娃”收费现象的背后,是互联网电视行业各方的商业博弈。内容提供方、平台运营方、版权方、电视硬件厂商等各主体的关系纷繁复杂,每一方都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所期待的回报,但这并不是罔顾观众需求、层层加码收费的理由。毕竟,电视是用来看的,失去了观众,行业也无法获得长远发展。希望此次专项整治能成为一个改进的契机。要留住观众而不是“套住”观众,互联网电视行业还需拿出更多真诚、友好的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竭泽而渔   观众   电视   电视机   友好   方式   广告   会员   用户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