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入驻”成都大运会博物馆 《大运日报》纳入典藏

视频加载中...

8月21日,随着15期还散发着墨香的《大运日报》交到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工作人员手中,并预设在展柜橱窗里,这份经国际大体联认证的刊物正式入驻成都大运会博物馆。这在大运会的历史上,也是首次,《大运日报》从此将在博物馆里供人观览,见证成都大运会这段非凡精彩的历史。

《大运日报》纳入“举办篇”展陈

该博物馆展陈以大运会成功申办、紧张筹办、精彩举办为主线,按三个篇章进行布展。据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协调处处长曾浩介绍,《大运日报》将在“第三篇章——精彩举办”展陈,该篇章分为开闭幕式盛况、精彩赛事、文化交流、国际影响四个单元,主要介绍成都大运会举办阶段、开闭幕式、竞技比赛、教育文化交流和国际交流传播等情况。

《大运日报》是在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和成都传媒集团的指导下,成都日报社组织专业的采编团队精心策划制作。中英文双语,每期8版,总共15期。每一期报纸,包括“赛事新闻”“大运热点”“人文大运”“大运之城”等版块,从赛事侧、城市侧和文化侧的角度,体现成都大运会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主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文大运”从世界、中国、四川、成都等多个维度,讲述大运会的发展、中国体育的历史传承以及成都的文化之美。“大运之城”则侧重于服务性的表达,向前来参加大运会的国内外宾客提供服务指南,看成都美景、品成都美食、购成都特产……除了纸媒端,成都大运会官方网站也在栏目下单列连载。

聚焦大运精神,传扬城市文化

从开篇词“遇见成都大运,看见青春中国”到结尾语“拥抱青春梦想,共赴精彩未来”,从“U字旗下,青春自来——大运会的传奇历史”“源远流长,精彩岂止5000年”,从“‘方正之间,动静自如’——汉字中的体育基因”“人文大运——街头运动,大运之城的运动底色(图片版)”,从“‘新蛙王’覃海洋将给大运会带来什么”“大运有话说——让青春不留遗憾”……一篇篇稿件、一张张图片,透射出“体育改变城市,运动改变生活”的主题;这是大运会的“速记本”,更是对这座城市迈向世界赛事名城的生动注释。

15期报纸,14篇内容聚焦文化,54篇报道将镜头对准运动员,“成都”成为高频词汇,出现了351次“青春”一词也当仁不让,出现了236次“体育”不仅指体育赛事,更代表一种生活,也是一门让人终身受益的教育,出现了162次“公园”一词出现了123次,这届大运会已在这座“公园城市”留下烙印。

“独一份”,广受赞誉写进历史

赛事期间,这份《大运日报》在成都大运会训练比赛场馆、大运村、主媒体中心等阅报点位广受好评。国际大体联顾问帕克曼·盖伊认为,《大运日报》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体育赛事本身,还很好地呈现了成都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美景美食。一些代表团成员以及媒体同行也认为,中英文双语展示,为外国友人了解成都以及大运会提供了便利,也充分体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开放和活力。

“大运会青年记者计划”由国际大体联、国际体育记者协会和大运会主办城市联合发起。《大运日报》还刊登有大运会青年记者的撰稿,促进了世界各地大学生青年群体之间学习互助和文化交流。它成为了大运理念、文化、精神的传播者,它也是城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诉说者,被纳入博物馆藏品,也充分说明了在数与网的时代,以纸媒形式留存的《大运日报》,仍彰显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成都大运博物馆 ∣《大运日报》海报展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一可 图片 视频 黄一可 实习 黄思雨 海报 苏莹 编辑 刘永豪 实习编辑 王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成都   博物馆   日报   典藏   篇章   文化交流   赛事   青春   正式   精彩   城市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