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上的江苏·本土美食志 日历 - 巧果:七夕的浪漫点心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江苏跨江滨海、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盈,是我国有名的美食大省,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就诞生于此。千百年来,在这片人文荟萃的土地上,厨师和食客们融合南北烹饪技艺之长,用品类丰富的食材,在锅碗瓢盆间创造无数佳肴,既有精致大气的国宴名菜、工艺考究的“非遗”珍馐,也有寻常巷陌的小吃茶点、田间地头的乡土美食。

从2023年元旦起,新华日报·交汇点每天一推“味蕾上的江苏·本土美食志”。让我们一起带着敏感而挑剔的味蕾,品尝各地美食特色,寻觅烹饪文化根脉,感知人间烟火升腾。

美食简史

今天是七夕节,介绍一种节日食品——巧果。

吃巧果,是苏州等地过七夕的一大习俗。巧果并不是水果,而是用面粉或者米粉制作成的油氽点心。

南京、苏州、常州等地,旧日都有七夕“吃巧果”的习惯,农历七月初七前后是巧果生产旺季,把面粉捏成果子形状,炸成各种点心,就是“巧果”。民间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吃巧果叫做“吃巧”,有“乞巧”的作用。

巧果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相传是女子为祈求织女赐予自己一双巧手而制作的一种食物。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又以油面糖蜜造成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奇巧百端。”据《吴郡岁华纪丽》记载:“吴中旧俗,七夕,市上卖巧果,以面和糖,绾作苎结形,或剪作飞禽之式,油煮令脆,总名巧果。”吃巧果寄托让食用者心灵手巧的美好愿望。

巧果种类多样,主要原料是油、面、糖和蜜。将制作好的面团放入各种图案的模具中压制成特定形状,如剪刀、石榴、苹果、金鱼等,再用油炸熟。有些巧果还会点染成7种颜色,用长线穿成串,尾端系上花布,挂于壁间,作为装饰或零食。

产地口味

苏州等地。入口松脆,香味扑鼻。

烹饪手法

步骤一

调制面团:在绵白糖、饴糖、精盐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然后加入小麦粉、芝麻仁继续搅拌成水调面团,静置片刻,使面团处于松弛状态。面团调制时加水量要恰当,面团宜偏硬一些,以便压制皮面。

步骤二

成型:将面团分成若干块,静置5分钟左右。可手工成型,也可机械成型。手工成型的方法是,案板上撒一些扑粉,用擀面杖先将面团压扁,然后擀薄,横向整齐摺叠;摺叠宽度8厘米以内,约在4厘米处从左到右直线开切一刀,再切段,每段宽3厘米以内。在每段摺叠连接处打刀眼,筛去扑粉待油炸。

步骤三

油炸:油锅油温加热到175℃左右,先将生坯筛净扑粉,再将生坯倒在笊篱中慢慢放入油锅。待浮上油面时,迅速用笊篱拨动生坯,并且不断翻身,待呈金黄色时,立即捞出油锅。

步骤四

冷却:捞出油锅后,迅速沥去多余的油,摊开冷却后即可食用。

整理:白雪

制图:朱丹清

图片:苏州仁昌顺食品

编辑: 金亦炜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味蕾   生坯   扑粉   笊篱   美食   交汇点   面团   苏州   江苏   点心   本土   形状   步骤   日历   浪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