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涨417%,还得是刘强东



刘强东夫妇移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际,京东悄悄公布了集团Q2财报。


这也是继刘强东加码低价、京东史上首位女CEO上任后的第一份成绩单。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刘强东的决策成功了。



01

商家大涨4倍,京东正面临拐点


8月16日,国内首家营收破万亿的民企京东发布2023年Q2财报。


京东二季度总收入 2879.31 亿元,同比增长7.6%。今年一季度总收入为2429.56亿元,同比增长1.4%。


二季度收入的增长其实并不意外,毕竟有着618大促活动的加持。


京东核心的零售业务营收 2532.8 亿元,同比仅增长4.9%。虽然在增长,但相比全国网上零售额10.8%的同比增速,还是差了一截。


而“老对手”淘天集团的二季度营收同期增速为12%。


对此,京东京东CEO许冉表示:


“京东仍然面临业务和商品结构的调整、疫情结束后消费回归线下,以及去年疫情囤货高基数等的挑战,(上述原因)使得我们短期的增速遇到了一些挑战。”

不过,京东的拿手强项3C家电领域依旧强劲。二季度,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1521.31亿元,同比增长11.36%。


相较而言,上半年全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仅为1.0%。京东整整领先10个点。


同时,得益于德邦并表,及达达的业绩好转。京东第二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大涨118%至82.7亿元,远超市场预期。净利润也同比增长31.9%至86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此外,京东新增商家数同比增长 417%


在这个商家如金的时代里,4倍的用户增长是多少友商翘首以盼的数据。而这也预示着刘强东回归后,京东正迎来了拐点。



02

刘强东的两张王牌


利润的大涨与百亿补贴带来的利润率之间有一杆天平。


优异的自建物流体系,是京东降本增效的核心表现力之一。


二季度中京东自营商品 SKU已达千万级,库存周转天数为31.7 天,履约费用率从去年二季度的6.1%降至今年二季度的5.8%。


据媒体称,履约费用下降的每一个百分点,代表着数亿元的成本收缩。此次下降0.3%,即对应一个季度7-8亿元的成本节约。


这也是刘强东试图让京东提速、提效,并重新回归“京东崛起时代”的倚仗。


在此基础上,两个关键词成为了京东当下的王牌:低价和商家。


即用低价赢回消费者,用商家吸引更多商家。


和马云喊出的“回归淘宝”一样,刘强东在早期发家时凭得就是“低价”“不卖假货”。


在他的话来讲:


低价是京东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

所以,百亿补贴替换了京东的“多快好省”。


这弥补了京东本身促销资源过于分散,大部分消费者压根不知道京东再搞促销的弊端。


目的只有一个,用魔法打败魔法,用拼多多的套路抢回曾经属于自己的份额。


而对于商家的增长,京东实行了三种方式:


一、良心竞争

刘强东说过,“要实现自营和POP商家的良性竞争,不能单纯追求GMV,谁能做到低价就给谁流量”。

近年来,京东一改自营商家和POP商家的态度,推动自营和POP之间、POP商家之间的公平竞争,谁能干就给谁流量。


二、降低门槛

年初上线的“春晓计划”,降低并简化了开店门槛及流程,引入更多厂牌、白牌、自然人等商家,推动商家数量增长。


三、科技工具

这一类与大多平台无异,通过运营工具,帮助商家提升效率、盈利等能力。不过,在AI风靡全球的态势下,京东也推出了首个产业大模型“言犀”,帮助商家降本增效。

商家的愈发增长,带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产品愈发丰富,由此也吸引着更多消费者。


不过,虽然京东玩起了低价与商家的策略,但在面对“下沉市场之王”拼多多面前,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用户方面,拼多多活跃用户已达8亿,京东的活跃用户数仅有5亿;

市值方面,拼多多市值达到1022.75亿美元,京东市值约为拼多多的一半,达521亿美元(2023年8月18日数据)

GMV方面,2022年京东的GMV为3.47万亿,拼多多为3.3万亿,不出意外今年拼多多将反超京东。



所以,京东目前的招数不过是面对拼多多快速崛起的被动反击罢了。



03

京东,只有“下沉”这一条路


2018年,有位人问刘强东:如何看待拼多多的挑战?


刘强东自信回应:“你只要购物三次,就该知道相信谁。”


彼时的刘强东还不认为拼多多能够打破京东与淘天垄断的双寡头市场。


如今,京东却有意效仿拼多多。



虽然京东2023Q2营收大涨,商家大增,但面对早已占据下沉市场的拼多多来说,仍旧吃力。


京东作为一家深耕供应链及服务的公司,可以说缺少“下沉”的基因。


下沉消费者,他们不需要京东物流有多么准点,多么效率,也不需要京东平台的正品大品牌。


他们首当其冲的需求就是低价,甚至为了便宜,哪怕牺牲一些质量也无可厚非。


而这与京东沉淀多年来的品质服务相悖。


如果说下沉消费者需要的是0-1的需求,那么京东可能更擅长于2到3的服务。


有人会疑惑,京东为什么不开拓海外市场而是死磕低价的下沉市场呢?


因为很难出得去。京东出彩的就是供应链,这种模式能做好一套就谢天谢地了,倘若还要去海外复刻一个京东,那门槛相当之高。能做到这样的,或许只有曾连续四次拿过全球500强第一的沃尔玛才能实现了。


因此,下沉市场是京东唯一可选的出路。


京东不仅要比拼多多便宜,服务品质也不能拉下水准,才有可能占领下沉消费者们的心智。


正如马云所说:


过去那些赖以成功的方法论可能都不适用了。

这句话放在京东身上也一样适用。


面对异军突起的拼多多,京东要么保二争一,要么沦为第三。


只不过,留给京东的时间不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低价   拐点   总收入   疫情   市值   门槛   消费者   商家   更多   市场   刘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