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处暑,老传统“秋补”先忌嘴:少吃2黄,多吃3白,轻松过秋天

处暑为高温酷热“三暑”里的最后“一暑”,处意为停止,停息,所以处暑节气意味着长夏里的暑热之气进入尾声。从节气上来看,处暑为早秋当中的第2个节气,其主要的气候特点便是温度下降,雨水减少,空气湿度降低,越发让人感觉到秋高气爽。

处暑是向秋季快速转变的重要节气,自古以来民间流行着“秋补”的习俗,人们希望在秋天正式来临之际,多吃些补营养的食物,来增强身体的素质,为顺利度秋做好准备。不过“秋补”也是有讲究的,首先要懂得忌嘴,以免多食或误食引起不适,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多吃些温和营养降噪火的食物,这样更利于营养的补充,身体的内外也会更舒适。

明日处暑,“秋补”先忌嘴:少吃2黄,多吃3白,应季而食轻松度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具体是哪些内容吧,季节转变是养生的重要时刻,每个人都不能马虎。

少吃2黄

生姜

生姜是调味料也是民间传统里的“良药”,不过吃姜要选对时机,老人们常说“一年之内,秋不食姜”。秋季气候的一大特点便是干燥易上火。生姜属于辛辣热性的食物,如果食用太多,容易上火,燥热之感更加明显,引起口干舌燥,咽痛,便秘等不适。

富含胡萝卜素的黄色食物

秋天上市的食物当中,黄色食物占据了一大部分,常见的有南瓜,胡萝卜,玉米,红薯,芒果,木瓜,橙子等。这些黄色主要是源于食物中所富含的胡萝卜素。这种营养元素虽然有助于清肝明目,抗氧化等。但是如果食用过多的话,容易使皮肤发黄。所以在秋天黄色食物大量上市的季节里,我们一定要控制好量。

多吃3白

白色肉类

“秋补”自然少不了肉类,不过这个时候,我们的脾胃也是处于调整阶段,所以最好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肉类。白色肉类具有纤维细腻,低脂肪,低热量等特点,营养润燥,很适合秋天。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常吃些鸡鸭鱼虾等来补身体。

推荐食谱:龙利鱼番茄汤

1、一整片龙利鱼提前放到冷藏室解冻,然后切成小块,放一点胡椒粉,姜丝,料酒拌匀腌制。

2、洗干净的西红柿划上小口,丢进沸水里烫两分钟,然后剥掉外皮,切成小丁。

3、锅内淋一点油烧热,把西红柿丁放到里边,放一点生抽,盐,炒匀之后,放一些热水,将西红柿煮软。

4、把鱼块放进去,轻轻搅拌,焖五六分钟,熟透之后,淋入一点玉米淀粉水将汤汁煮粘稠,即可关火。

水中鲜

秋天也是各种水中食物上市的季节,莲子,莲藕,鸡头米,菱角,茭白等,这些食物口感清爽,有助于补气血,健脾胃,去燥火等,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在秋燥天里的不适,不妨换着花样吃。

推荐食谱:牛肉炒茭白

1、把茭白最底部的根切掉,剥开外皮,切成薄片。另外搭配一些彩椒切好。牛里脊肉适量切片。

2、牛肉中淋入一点料酒,玉米油,淀粉拌匀腌制。另外调个料汁,生抽,醋,少许糖,一点清水拌匀。

3、热锅凉油,继续将油烧热之后,把牛肉倒进去,炒到牛肉表面的淀粉浆凝固,立即盛出来。

4、底油中放些蒜蓉葱花炒香,把茭白倒进去大火炒熟,然后将彩椒和牛肉下锅,淋入料汁,进一步炒到入味即可关火。

牛奶以及奶制品

早秋进补,别忽略了牛奶这种天然健康饮品,其中富含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以及钙,铁,以及大量的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利用效率高,有助于补肺润燥,安神助眠,增强免疫力等。

推荐食谱:牛奶红豆糕

1、先来处理红豆,提前一晚放到冰箱冷藏浸泡至变软。第二天放到蒸锅里蒸三四十分钟,将红豆蒸熟。

2、一盒纯牛奶倒入不粘锅,放糖适量,淀粉20克,先将材料搅匀,接着开小火循序加热,待锅内开始冒泡时,用铲子勤搅拌,一直煮到老酸奶的浓稠状态。

3、将红豆放到牛奶中搅拌均匀,然后自然冷却。

4、准备一个玻璃模具,底部铺上一层椰蓉,将煮好的牛奶红豆倒进去。抹平些,在冰箱中冷藏2个小时左右。

5、在烘焙垫上撒上些椰蓉,将凝固的牛奶倒扣过来,切成小块,并且均匀裹上椰蓉即可享用。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拍图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处暑   切成   椰蓉   秋天   茭白   节气   肉类   牛肉   明日   牛奶   食物   传统   轻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