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湖南和平解放的大功臣,为何会在1952年被枪毙呢?

各位看官,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内容,方便您以后的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解放战争,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最后一次战役,在战争后期,国民党四分五裂,不少国民党军官看到形势不利,就被中国共产党人说服,加入中国共产党人的阵营,这样,不但减少了伤亡,还加快了解放的速度。

其中就有陈明仁和唐伯寅这两个曾经的国民党将军,他们都为湖南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唐伯寅却在1952年被处决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加入国军】——

唐伯寅于1897出生在湖南湘潭,年幼的时候,因为家里很穷,他打过一些零零碎碎的小工,当过学徒。可是,万恶的旧社会并没有给穷人生存的机会,家里依旧过着三餐不饱的生活。所以,在20岁时,他被逼到绝境,选择了参军。

他所参加的是一支以勇猛闻名的湘军,非常符合唐伯寅的性格。在战场上,他向来都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惧,更曾有过一次,差点被敌人斩掉一只手,却仍能坚持到最后。当时的他,在部队里被称为“铁汉”。

但不久,他便发现军阀内部的阴暗面,并于1922年考进军校。在那里,唐伯寅的军事才能被锻炼了起来,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他为国效力的信念。

刚毕业没多久,他被派到了何健的手下,在军队中混得风生水起。他曾经和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并肩作战,也曾经因为立场的分歧而和红军发生过冲突。

但他一直坚信,在国家危难之际,人民不应该自相残杀,所以他要和那些轻视自己的敌人打一场硬仗,哪怕是死,也在所不惜

唐伯寅身经百战,很快就被提拔为军团长。后来,他在军队中服役,参加过许多次战争。在淞沪战役中,他指挥的军队表现非常出色,消灭日本人不计其数,功勋卓著

1938年,他带着一股爱国之情,再次投入武汉战役,并在庐山战役中击败了日本侵略者,消灭了数千日本侵略者。第二年,他就因为立下了赫赫战功,晋升为第19师团团长,并被封为将军。

在此之后,他率领第19师参与了长沙、常德等多场战斗,与薛岳等人共同作战,使敌人损失惨重,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革职回乡】——

可让他失望的是,他拼死拼活,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蒋介石却因为他是杂牌军出身,对他并不怎么重视,再加上老蒋在抗日战争后策划了一场南北战争所以他只好带着满腔的怨恨和愤恨返回他的家乡湖南。

回到湖南故里的唐伯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闲暇时学习,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的战争中,唐伯寅没有参与到军队的战斗中来。

1949年,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溃不成军,为了避免死伤惨重,中国共产党认为唐伯寅对解放湖南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能获得他的支持,湖南和平解放的把握就更大了。

因此,经中共秘密工作人员的策动,唐伯寅加入了中共领导的江南第四地下军队,并任副军长。

一有机会,他就发动了湖南各地的叛乱,向民众灌输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并且培养了新兵。之后,当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战局发生变化时,唐生智与他的同僚们又发动了一场“和平自救”运动。

唐伯寅看到这一幕,也就自告奋勇地参加了湖南的和平解放运动。那时候,有许多敌对力量,不但有国民党,而且也有许多地主阶级。唐伯寅在这段时间里,同这股敌对力量进行了艰苦的抗争

作为我国的特种部队的副司令,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我党渗透到这个区域,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的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在国民党统治区里,粮食价格上涨,人民过得很苦。

——【发起起义】——

他借着湘军的势,收拢了许多以前的部下。1949年八月,唐伯寅经过充分的筹备,与陈明仁等一批爱国人士一道,发起湖南和平解放运动。

陈明仁是国民党的老前辈,也是一位不可小觑的高官。他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有着丰富的革命经验,在国民党内部很有影响力。

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部队坚守四平,以少敌多,打退东野,是解放战争中国家军队少有的几场胜利。陈明仁因四平之战,立下赫赫战功,被提拔为军团长,并被授予“青天”勋章。

蒋介石很欣赏他的军事才华,却不喜欢他的性格,所以两人的关系才会出现裂痕。陈明仁是个很固执的人,他觉得自己是对的,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哪怕是和领导对着干。

所以陈明仁在军队中并不受欢迎,甚至有几次被蒋介石看不顺眼,不过他毕竟是个人才,还是给了他很大的权力。陈明仁感念蒋介石对他的厚爱,始终对他忠心耿耿,尽管在各方面遭到排斥,仍坚持为国民党战斗到底。

但这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与陈诚的关系不好,他不久便被蒋介石革职,并被发配到南京,成为一位中将。陈明仁对蒋介石的赏罚分明很不满意,每天都在家里喝闷酒。

在他最落魄的时期,白崇禧邀请他担任武汉守备队队长和第29军团长,陈明仁不想留在南京当官,所以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白崇禧很欣赏陈明仁在军事上的才华,很快就将71军的指挥权交到他手中。

白崇禧对陈明仁的赏识,让陈明仁很是感动,白崇禧将陈明仁当成了自己人,任命他为华中地区“剿总”第一兵团的团长,率领两个军团,赶赴湖南,牵制程潜。

陈明仁与程潜乃是湖南同乡,而程潜是一位资深的国民党官员,陈明仁对他颇为敬重,白崇禧的如意算盘自然落空。

二人都是身经百战之辈,很清楚,这个时候和对方硬碰硬,根本就是以卵击石。如果那样,不但无法保卫湖南,而且还会让湖南的人民遭受战争的苦难

但如果起义程潜和陈明仁都会有所顾忌。程潜那时仍被解放军列为战争罪犯,他怕自己的行为受到解放军的报复。陈明仁却因与东野在四平浴血奋战,怕起事后遭到秋后算账,只好作罢。

为回应这两位的忧虑,我党先后派李明灏、章士钊等人与之接触。章士钊与程潜会面时,曾许诺,如果他敢起义,不但不会追究,而且还会对他另眼相看。至于陈明仁,他在起义之后,许诺给他的职位不会比目前的职位低。

程潜与陈明仁在解决了疑惑之后,决定起义。1949年8月4日,在程潜、陈明仁等人的号召下,湖南终于和平解放。随后,陈明仁的部队被整编为人民解放军21军,唐伯寅任21军司令。

——【含冤处死】——

但谁也没想到,唐伯寅曾经在国民部队里服役过,对红军进行过几次伏击,导致军队死伤惨重,这就成了他一生的污点,导致他在1952年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最终被处死。

虽然这件事还没有调查清楚,但湘潭警方的态度很坚决,根本不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直接处决了他,这才酿成了大祸,让他抱憾而终。

一直到1983年,随着国内政局渐渐趋于平稳,很多被冤枉的案件都得到了纠正,而唐伯寅的案件也在湘潭法院得到了公正的判决,这才得以入土为安

唐伯寅也是一位出色的将军,只是因为站错了队,给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后来他没有再帮敌人,反而在最关键的时候,投靠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种功勋卓著的人,理应受到应有的礼遇,但却因为过去的事情,就将其赶尽杀绝,这可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风格。好在最后还是被证明了是无辜的,否则的话,他就太对不起这位忠心耿耿的将军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湖南   抗日战争   湘潭   中国共产党   和平   战功   功臣   惨重   蒋介石   国民党   战役   将军   军队   部队   敌人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