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穿汉服的女孩们:推动汉服复兴,顺便当网红

今年春节期间,一条大英博物馆庆祝“韩国阴历新年”的社交媒体动态引发了争议。曾在国外留学6年的廖盈佳看到这条信息后,立马做了一期视频表达抗议。

随着抗议声音逐渐增多,大英博物馆删除了那条充满争议的动态。与此同时,很多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自发印制宣传单,穿着汉服来到大英博物馆,现场宣传春节的历史起源。

近年来,中国的年轻一代十分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支点,就是年轻人对汉服文化的喜爱,甚至引发了一场汉服复兴运动。

如今,汉服在国内热闹的街头经常可见,已成为一股时尚潮流。同时,海外汉服爱好者们,也在用他们自身的力量,将汉服这张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的中国名片,推广到全世界。

穿汉服上街

穿汉服走上美国街头,对去年刚到加州留学的小淇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3年前,她喜欢上穿汉服,出国留学后,这个爱好没有变。只要时间允许,她都会穿着漂亮的汉服,去美国城市街头打卡。

她第一次在美国街头穿汉服,是去参加一场当地举办的漫展活动。刚好那段时间,家里寄来了她的汉服,于是她决定去漫展活动“凑一下热闹”。挑了一件淡绿色的仙侠风长裙,简单模仿了电视剧《仙剑奇侠传》里赵灵儿的妆造,小淇就出发了。

一开始她是忐忑与害羞的,担心遇到不友好的声音,但很快这种顾虑就被打消了。刚穿上汉服走出门,一个外国女孩迎面走过来对她说:“你太漂亮了!”这给了小淇很大信心。

她也遇到过很多对汉服感兴趣的国际友人。在一次美国的复古集市上,她装扮成**公主的样子,穿着圆领窄袖短襦衫和红黄间色高腰裙,梳了高耸的发髻。一个路过的外国大叔问她“是不是皇室”,因为他从发型看出来了。

还有一个对汉服感兴趣的女孩也拦住了她,问:“请原谅我的无知,这是宋朝还是唐朝的汉服?”

身在异国他乡,汉服文化让中国人倍感亲切。《梦华录》热播时,她仿了赵盼儿的妆造,穿着一身宋制汉服参加亚洲文化节,遇到了特别多的中国人。

一个中国老奶奶很激动地说:“能在外国看到中国的传统服饰……你们真的很棒。”

尽管喜欢拍照,可对于小淇来说,穿汉服上街不仅仅是因为美,还是因为在展现美的途中遇到了那么多有趣的人。他们对汉服充满好奇,会因为汉服上精美绝伦的刺绣而停下来摩挲并请教中华传统文化。

唯一有点儿尴尬的是,一些不认识汉服的人会将她们穿的衣服,认作别的国家的服饰。

有一次穿明制汉服出门的时候,一个美国女孩就曾问她:“这是不是日本的衣服?”

往往这个时刻,小淇都会感到一丝无奈和不开心:“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艺术和文化应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遇的次数多了,她从一个网友那里学来了“招数”——带一些与大熊猫相关的配饰或贴纸,可以防止不懂的人将汉服误认为韩服或和服。

廖盈佳性子豪爽,遇到这种情况,她一般会一遍遍地跟他们解释,说这是中国人的服饰。她说:“老一辈人总会说,你出去是开阔眼界的。但我觉得我们出来也是在给外国人开阔眼界,文化交流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如今,在海外,穿汉服上街是一种宣传中国文化最有效的方式。

华裔博主Mochi第一次穿明制汉服走出家门,就受到了很多关注,她说:“我这辈子从来没这么引人注目过。”

正在受瞩目的

作为宣传汉服文化的博主,Mochi的感受是,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经过很多人多年的努力,汉服的热度正在超过和服、韩服。海外现在宣传汉服的博主变多了,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汉服社团。

与小淇和廖盈佳不同,Mochi是一位在美国出生并长大的华裔,外公还给她起了一个中文名字——王楚嫣。她的外公是湖北人,名字里的“楚”字是希望她能记住家族的根在哪里。

对汉服感兴趣,源于有一次她看动画片《九色鹿》。她注意到了皇后的服饰,被其所吸引,研究之下发现那是唐代的服饰。“在美国,大家都习惯了快时尚,对时尚的审美千篇一律”,在了解到汉服背后的文化与历史后,她逐渐爱上了汉服。

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汉服的科普视频,用英文介绍汉服和中国传统妆造、人物故事。如今,她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拥有63万粉丝。

“我没有想到自己的视频会收获这么大的反响”。这种奇妙的文化现象,正吸引着更多对中国文化和汉服文化好奇的人。

在Mochi的视频中,唐朝的汉服和妆容非常多。这种华丽多变的服饰妆容,与唐朝开放多元的氛围,以及唐朝人对美学的态度和追求有密切关系。从现在的视角来看,这是非常前卫的,也是她醉心于此的原因。

比如唐朝盛行的“花钿妆”,就与南北朝时期的寿阳公主有关。有一天寿阳公主在庭院中赏花,睡着了,这时候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头上,留下了印记。她醒来后,努力想洗掉印记,但直到3天后印记才褪去。很多女性听闻此事后纷纷开始效仿,使这种妆容得以流传。

Mochi说这是她最喜欢的故事之一,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寿阳公主应该就是古代中国的美妆时尚偶像,不论故事真假,她都是一个改变了中国传统妆容的人。视频发布后,很多粉丝都感到惊讶,没想到美丽妆容的背后竟然有一个如此浪漫的故事。

有一位粉丝给Mochi留言,说自己曾经因华裔身份有些许不自信,但Mochi的视频让她感受到了力量,也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多认同和自豪感。Mochi说,看到这段话的那一瞬间,自己流泪了。

很多外国粉丝,原本对汉服和中国文化非常陌生,但他们好奇汉服及其背后的历史,以及这些衣服应该怎么穿才不会冒犯他人。有粉丝留言问Mochi:“不是亚裔也可以穿汉服吗,会显得不尊重传统吗?”

“汉服是谁都可以穿的吗?还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穿?”

有的时候Mochi也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但她希望在尊重文化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能尝试穿汉服。

一种身份认同

有的人因为对美的追求而穿汉服,有的人为了追溯自己的根而喜欢上汉服,这种传统的中国服饰被不同的人赋予了各式各样的意义。

对大多数喜欢汉服文化的海外华人来说,汉服意味着一种身份认同。

廖盈佳在美国留学期间,曾担任华盛顿特区DC扶摇汉服社社长,参加了很多重要的社会活动。比如,曾受邀参加世界银行的春节汉服模特走秀,也曾在中国驻美大使馆开放日活动中,和中国留学生一起呈现汉服文化。

在她看来,很多海外留学生身上有一种强烈的身份认同感,而汉服就是其中重要的载体之一。她带领的DC扶摇汉服社从最初的40多人,已经发展到现在的900多人。

“我们的身份认同感都是很强烈的。当你穿上这种传统服饰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很自豪。”廖盈佳说道。

与此同时,这些海外汉服爱好者正发挥着桥梁作用,让东西方文化产生碰撞。2019年,中美建交40周年时,廖盈佳和社员们受到中国驻美大使馆的邀请,在使馆活动中,展示了汉服文化、中国戏曲等。

通过汉服社团、汉服社交群,海外汉服爱好者连接彼此,也让中国文化连成一片,绽放光芒。

去年,小淇在一个汉服群里看到有人发出参加好莱坞星光大道圣诞游行活动的招募信息,没有任何犹豫就报了名,并从住处开了两小时的车,前去参加彩排。

到了正式活动那天,她穿着一件大红色的明制百蝶披风,走过好莱坞中国剧院。看到特别多的摄像机对着她,听到观众热烈的欢呼声,她觉得中国的汉服被看见了。

虽然汉服正在海外彰显着自身的魅力和存在感,但仅靠汉服爱好者的力量是有限的。中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有更多的人以更多的方式参与传播,比如影视作品、娱乐产业等软实力上的输出尤为重要。

这是小淇的愿望,也是很多汉服爱好者的心声。

作者:屈露露。选自《读者》(校园版)杂志2023年第8期,原标题《在国外穿汉服 的女孩们》。

《读者》(校园版),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转自: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寿阳   大英   美国   唐朝   中国   社交   海外   服饰   文化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