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老话:“立秋吃三肉,秋冬不难受”,说的是啥三肉呢?

#暑期创作大赛#

立秋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气温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很多地区天气依然酷热难耐,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高温预警。可见今年的秋老虎是十分的厉害,今年立秋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二,俗话说:六月立秋凉飕飕,七月立秋热死牛。但今年的气候现象明显跟老话唱反调,虽然是六月立秋,天气却一点都不凉快。

对于目前的高温现象,也有人说是立秋出现在了晚上,按照老话来讲,白天立秋通常会凉快的早,如果是晚上立秋的话则会特别的热,今年的立秋是在凌晨二点,所以立秋之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转凉。立秋之后气温虽然很高,但也有非常明显改善的地方,那就是早晨和晚上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久违的舒爽。风儿刮起了也会感觉到特别的凉凉。


立秋之后按照传统习惯是贴秋膘的季节。在酷热难耐的盛夏时节,由于高温的存在,基本上都会胃口全无,啥也不想吃,看到就会饱,只想吃点冷的、凉的。营养吸收不足再加上烈日的烧烤,夏季过后很多人都是黑瘦黑瘦的。所以立秋到来之后,趁着秋风的吹气天气的变凉,要好好的大吃几场,把前段时间欠缺的在补回来。吃的胖胖肉肉的,不仅让身体健健康康,而且丰满的脂肪存在,才能抵挡住冬季的寒凉。

立秋之后农村有句老话叫“立秋吃三肉,秋冬不难受”,意思是在立秋之后多吃这三种肉类,对于身体是十分有益的。都是哪三种肉呢?

无腿的鱼:

老话说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这里说是的没有腿的指的就是鱼肉。鱼肉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还多吃不胖。所以说鱼肉是很多人的最爱。农村有句老话叫“秋风起,鱼儿肥”。立秋之后鱼儿正值膘肥体胖。经过一个漫长夏季的生长,立秋之后鱼儿的肉质正当丰硕。


鱼的生长旺季是炎热的夏季,夏季生长的速度是最快的,秋季之后鱼儿为了越冬。开始大量摄食,所以说秋季的鱼肉质肥厚口感最佳。鱼类品类丰富,做法诸多。各地都有当地的招牌鱼肉作为代表。立秋之后担心多吃猪肉会发胖,而吃鱼肉就完全没有此类负担。鱼肉是秋季既能够解馋又能够保障营养的优质肉类。

预防秋燥的两腿鸭:

立秋之后白天的气温依然高涨,火辣辣的太阳让人浑身大汗燥热无比,加上空气开始逐渐变得干燥,所以秋季也是容易引发秋燥的时候。除了多喝开水早睡早起之外。立秋之后也可以适当的多吃鸭肉来预防秋燥。鸭肉味道甘香肉质紧密,而且鸭肉其性寒凉,不论是酷暑还是立秋之后,都有很好的防暑去燥的用途。

秋季不仅鸭肉益于多吃,多吃水果对于预防秋燥也有很好的作用,像多吃一些梨也有很好的效果。按照传统说法五色入五脏,白色的食物入肺,红色的食物入心,黄色入脾,绿色入肝和黑色入肾。所以秋季吃果肉白净的梨,对肺还是很有益的。

秋季温补佳品羊肉:

有很多地方有夏季吃伏羊的习俗,天气越热羊肉吃的越开心,羊肉性温热,夏季吃羊肉很容易就浑身大汗。这反倒会把身体里面的湿气给排出来。所以伏天吃羊肉也就成为了一些地区的生活习惯,秋季羊肉也是适宜多吃的。秋季除了秋燥之外,天气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了改变,夜晚气温会逐渐降低,所以说这个季节需要的是温补。


如果谁生病了,家里的老人通常会说去买点羊肉补一补,但从来没有听过说去买点猪肉补一补的。事实上猪肉确实不咋地,据古籍记载:

其实​猪肉并无毒,只不过性寒,再加上较肥。跟羊肉相比较,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的,羊是吃青草长大的,肉质细腻肥美,而猪则是杂食类基本上能吃的都吃。所以说不论是从肉质还是从营养成分以及口感,都是不能跟羊肉相比的。

秋天到来了。要多喝开水适量增加运动量,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除了预防秋燥之外,还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这段时间天气多变,忽冷忽热的转变会让很多人感觉受不了。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立秋   老话   寒凉   鸭肉   肉质   鱼肉   猪肉   羊肉   鱼儿   秋季   气温   秋冬   夏季   高温   生长   难受   天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