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幸存者发声:讲述6天5夜真实经历,4人死前到底经历了什么?

罗布泊,这个曾被人调侃只能投放原子弹的不毛之地,因为生活着极度濒危的野生骆驼,所以早在多年以前,罗布泊自然保护区就曾多次发布通告:禁止任何社会团体、单位或个人未经允许进入,对非法闯入者,将视情节严重追究刑事责任!

另一方面,被称作“地球之耳”的罗布泊,本身危险重重,天不见飞鸟、地不见寸草,在这里,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它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沙尘暴和流沙。

沙尘暴让曾今被誉为“中国徒步第一人的“余纯顺”迷失在了罗布泊,最终葬身荒漠之中!

而流沙,则常常会让车辆陷入无法动弹,这在沙漠之中是致命的!

罗布泊,是可怕的,可怕在于一旦出现意外,往往就是悲剧,很难得到救援。

而7月发生在罗布泊的4人遇难的惨剧,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闹剧!

7月22日,一支自驾车队从敦煌市出发,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试图穿越罗布泊,最终不幸造成4人遇难,包括2名四川籍的游客,当地向导贾宁以及1名修车师傅。

车队出发集结:向导贾宁召集,每人缴纳9800元

6月底,向导贾宁联系四川的一名越野者,筹划本地行程,最终召集了9辆车、近20人的车队一同前往甘肃敦煌,行程包括穿越罗布泊。

在筹备此次行程之初,好友曾劝过贾宁,让他不要带队组织此次活动。一是他没有独自带队穿越沙漠的经验,二是夏天太热也根本不适合组织这样的活动;三是遇到突发情况应对能力也不足。如果擅自闯入禁区,会出大事。没想到一语成谶,最后果然出了大事。

车队出发之前,贾宁向参与者每人收取了9800元的费用,并承诺将会提供所有的物资保障。在检查完车辆之后,车主们按照经验自行配备了一些必需品,包括:

1.卫星电话4部,奥维GPS位置定位设备、轮胎、牵引绳等工具。

2.每车配备了4箱左右的矿泉水。

3.为防止意外,部分车主还携带了绞盘、气气泵、千斤顶等救援工具。

车队的规划是7天的行程,途经库木塔格沙漠、彭加木失踪纪念地、小泉沟、飞机残骸等地,最终从土沟方向出来。

但没想到的是,贾宁等4人,生命永远留在了罗布泊。

7月22第一天:车队出发,新的成员加入,带来一些隐患

本次行程,共有5名随行人员,包括向导3名:贾宁、段明发,朱民(第3天的时候加入),1名厨师和1名汽车修理工。

当四川车队到达敦煌后,又加入了一辆广东牌照的丰田酷路泽越野车,该车上共有3人,贾宁曾称这3人是他的朋友。

这样整个车队共有11辆车:贾宁1辆,游客10辆。

后来加入的这辆车,给整个车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7月23日,出发第二天,各种麻烦事找上门来

7月22日中午12点,车队从阿克塞县八龙沟进入罗布泊,所有人对未来几日的穿越之旅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7月22日晚上,车队顺利到达了第一个预定的地点,搭建了帐篷,随行的厨师为他们烹饪了晚餐,所有喝酒烤串,观看烟花秀,十分满意。

但很快麻烦就找上了门。

7月23日,也就是车队出发的第二天,随着越走越深,沙漠的地形也变得更加复杂,车队需要翻过一座又一座沙丘,导致车队很快就遭遇了陷车的麻烦,陷车频率最高的,就是贾宁后来带来的的那辆广东牌照兰德酷路泽

为了减少陷车情况,途中贾宁和汽车修理工也尝试着轮流来开兰德酷路泽,但并没有解决问题,这导致车队其它成员都有些沮丧,因为每一次陷车脱困都要花费一二十分钟,天气炎热,加上行程受到影响,车队中弥漫着烦躁的情绪。

而且,还出现了其它新的情况。

本次穿越活动中,有两辆四川牌照的“霸王龙”,但两辆车都没有加装副油箱,被称作“油耗天花板”、“油老虎”的霸王龙,很快就出现了油表告急的情况。

贾宁将自己车上的两桶备用油加到了霸王龙的车里,但加油还不到5分钟,两辆车同时熄火了,可能是油品的质量不过关,或者是因为放置了太长时间变质了,总之,两辆霸王龙趴窝无法前进了。

陷车的问题没解决,又发生加了备用油车辆无法启动的情况。这让车队中的人对贾宁产生了不满:“我们是来玩的,找你做保障,却不断发生陷车的麻烦,还要我们反过来保障你”

而贾宁则宽慰队员说没关系,问题很快就会解决:“保证让所有人玩的开心!

7月23日下午16时,整个队伍只能就地休息。而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到达“一号大本营”,在那里补给油品,但因为各种问题的出现,他们根本无法顺利抵达。

为了暂时解决备用油不足的问题,贾宁决定和另一名向导段明发前往“飞机残骸”附近,那里有他之前埋在那里的油,并承诺将第一时间返回

7月23日晚上21点左右,贾宁回来了,也带回了之前的存储油,加了新油的2辆霸王龙没有再出现熄火的情况。但因为带回来的油不足,其它车辆无法完成补给。

于是贾宁联系了当地的保障人员,要求送一批油和水进来,他要求送进来的油必须包括汽车油和柴油版本。因为他的皮卡车和广东牌照的兰德酷路泽都是柴油版本。

7月23日很晚的时候,贾宁给当地保障人员发了救助信息和经纬度。

7月24日,出发第三天:油的补给问题解决,新的向导加入,但很快又出现新的状况

很快,7月24日,也就是出发的第三天,负责此次外地补给的刘英,购买了6桶汽油、3桶柴油,每桶40升,随即驾驶一辆福特猛禽进入沙漠。

7月24日凌晨5点,他们到达了营地。

当天,有一位新的向导加入朱民加入了进来。

油的问题解决了,所有人都很高兴,为贾宁解决问题而举杯庆祝。为此,贾宁还专门站起来敬酒,为之前出现的问题表达了歉意。

“反正大家都是出来玩的,有问题很正常。”有队员曾宽慰他。

但是还没高兴多久,很快致命的问题接连出现。

7月24日一大早,熄火和陷车的老问题又出现了:熄火的还是那两辆霸王龙,而广东牌照的兰德酷路泽再次出现反复陷车的情况。

霸王龙熄火的原因,经他们分析,可能是由于之前加的劣质油导致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将霸王龙的油箱加满,以此来提高汽油的纯度。

但在加油的过程中,贾宁猛然发现,加入的竟然是柴油而不是汽油。

1号霸王龙(遇难车主的霸王龙)因为被加错了柴油,几名保障人员将油箱抬了下来,试图放掉里面加的油再进行清理,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又不小心将油管损坏,1号霸王龙彻底趴窝了,再也无法行驶了。

(关于为什么加错油,这里有一些争议,幸存者称因为送进来的油都是统一的外包装,但送油的刘英称后勤人员曾用白色的塑料绳做了标识,并且在交接时嘱咐了贾宁)

1号霸王龙彻底趴窝后,车主和随行人员(一男一女)已无心游玩,他们要求返回敦煌。

2号霸王龙因为熄火的问题,车主选择了弃车,跟随车队的其它人员继续游玩。

广东牌照的兰德酷路泽因为摆脱不了陷车的麻烦,也决定跟随贾宁撤离。

这样,车队被分成了两组:一组由贾宁带队返回敦煌,两辆车,贾宁的广东牌照的兰德酷路泽,贾宁的车上除了他,还有1名修车师傅以及2名霸王龙的人员;另一组由向导段明发的带领下继续向“彭加木”方向行驶。

在两组人员分开之前,车队定的计划是贾宁将人员送出沙漠后,再找拖车协助车主将1号霸王龙拖出沙漠,等这些事情安排妥当后,他将追上大部队。

(此次参与搜救的救援工作的中国探险协会会员、中国探险家俱乐部创会会员刘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贾宁走出沙漠的最快捷径是前往雅丹地质公园方向,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就可以走出去了

然而,这次分开之后,贾宁和他同行的3个人,再没能走出沙漠。

7月24日下午14点,两支车队分道而行。

出发之前,贾宁将自己皮卡车上原本携带的饮用水和食物,临时挪用到了段明发的车上,根据幸存者的回忆,贾宁此举的目的是卸掉物资轻装上阵,在他看来,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用不到这些物资,补给留给大部队更好。

当晚,大部队穿过“彭加木”到达一处水源地,但贾宁却并没有如期归来。当晚24时左右,大部队曾通过卫星电话拨打过贾宁的手机,但两次均无人接听。

贾宁一行人并没有携带卫星电话,原本广东籍一行游客携带的有卫星电话,但被之前送油进来的保障人员带走了。

尽管未能联系上贾宁,但大部队并没有太过在意,他们认为经验丰富的贾宁能处理好一切。

7月25-26日,出发第四五天,贾宁失联,大部队麻烦不断

7月25日,大部队在向导段明发的带领下,继续前行,但到了下午15点左右,四川籍的柴油版兰德酷路泽油箱彻底没有了,车队被迫停下来。

段明发告诉队员,自己之前在沙漠的某个位置埋了油,可以挖出来用。埋油地点大概往返需要4个小时,按照约定大概晚上19点就可以回来。

段明发驾驶福特猛禽,带着一辆牧野人及3名队员出发了。但令段明发他们没想到的是,原定的路线由于峡谷的部分道路被堵死,他们只能选择绕行,耽误了很长时间,等他们找到埋好的油时,天色已经很黑。他们不得已在埋油地点休息,直到第二天天亮才出发。

原地等待队员也忧心忡忡,几乎一夜未眠。既担心段明发几人的安危,也担心自己的处境,连日来的各种不顺利,让队员很沮丧。

7月26日早上,段明发才带着油回来。但只有200升油,而随行的牧马人车辆往返就消耗了了大约200升油,相当于他们这一趟,不仅耗费了时间,也没有带来更多的油。

这让队员们更加不满,尽管旅程还未结束,他们要求段明发立刻带队折返,行进路上一路沙坡,让他们决定放弃穿越。

这一路上,不是在找油,就是在等油,根本没有走游玩的时间和心思,队员们反而身心俱疲。

虽然决定折返,可是麻烦事仍然一个接一个。

段明发带着大部队驶向花土沟时,车队一直在“翻山越岭”,导致车辆频繁陷车,甚至出现脱圈,最高记录有5辆车同时陷车。

天气炎热,加上不停地下车救援被困车辆,队员们都累脱了。他们意识到,在这样下去,危险系数会越来越高。

于是队员们要求段明发改道,从相对平坦的“彭加木”行驶。

7月26日下午,折腾了大半天的队伍也没走多远,反而多辆车的油亮起了红灯,在距离一号大本营还有四五十公里的地方,因为没油,行程再次被迫中断。

因为贾宁不在,车队只能寄希望段明发,让他帮忙找油。段明发告诉游客,再拉油进来,95汽油不再按照12元每升收费,而是按照市场价报销。而且还需要额外支付2800元,并报销保障车的油费。

事到如今,大部队也别无选择,只能段明发说什么就做什么,事情发展到现在这样,他们只想尽快回去。

因为不再信任段明发,队员们要求派一名成员代替段明发车上的厨师,去接应送油的保障车,为了确保能够顺利带回油,他们还将最后仅剩的一桶油放在了段明发的车上。

队员们此刻的处境已经变得很危险:物资已经耗光了,水也剩的不多,自热饭和面包只能给年纪小的成员。所有人的安危都系在段明发的身上。

这距离失去贾宁的消息,已经过去了2天多,但因为这一路的波折,队员们自己开始担心自己的处境了。

段明发承诺最晚7月26日23时,他会带着保障车返回,因为突发情况,队员们又等了一夜。

7月26日下午,段明发一行人在接应油车的途中,居然遇上了先前分开行驶的广东牌照的兰德酷路泽。

原来在7月24日分开后,没有走多远,广东兰德酷路泽就彻底无法行动,车内3人不得已听从贾宁的安排在原地等待。贾宁皮卡车上的4人继续往外走,贾宁说会很快回来找他们。

结果等了两天,贾宁也没有回来!

在原地煎熬了两天,广东兰德酷路泽上的3名队员开展了自救,他们放飞了随身携带的无人机,幸运地找到了10公里以外的1号霸王龙,巧合的是,他们携带的无人机的有效范围,正好是10公里,太幸运了。

7月26日早上,广东兰德酷路泽临时启动,努力向1号霸王龙方向行驶了3公里,再次“歇菜”。

为了拿到1号霸王龙车上的补给品,他们决定派2人快速跑向7公里以外的1号霸王龙。这两人在没有使用GPS定位仪的情况下,按照无人机给的大致方向,凭记忆到达了1号霸王龙的地方。

拿到霸王龙车上的29瓶矿泉水和2瓶啤酒后,两人迅速返回,返回时间在上午11:30分左右,刚好躲过了太阳直射,沙漠高温的危害。等两人到达车辆的时候,已经累的快要瘫痪了。

拿到水后,休息一段时间等体力恢复,广东兰德酷路泽再次打着了火,然后慢慢开回到1号霸王龙身边。

为了得到救援,广东兰德酷路泽上的3人,曾脱下衣服摆放成了“SOS”的字样,并计划拆下备胎,在晚上点燃,让它一直冒烟释放求救信号。

幸运的是,没过多久,广东兰德酷路泽被出去接应保障车的段明发他们发现了,双方都惊呆了。

交换信息后,段明发才意识到事情的危险性,贾宁两天没有回来,情况危急。于是他自行驾车到周边搜索。

而另一边,前来送油的保障车辆行驶也不顺,也遭遇了陷车的麻烦,直到7月27日凌晨5时,保障车辆才将油送到了大部队。

已经又等了一晚上的大部队在等待的期间,精神压力变得空前大,没有足够的水,没有网络,也没有段明发的消息。

好在保障车顺利到达,加完油后,大部队在8点左右到达了1号霸王龙的地点,再听闻广东兰德酷路泽的讲述,所有人强烈要求朱民(段明发已经去搜人)带他们离开。

贾宁说的两小时回来,可是已经过了三天了还没有消息,这让所有人开始担心他的安危。

7月27日,出发第六天,大部队走出沙漠,穿越罗布泊之行结束,但贾宁失联,车队报警

7月27日10点左右,车队全部驶出沙漠,找到信号后迅速报了警。

实际上在报警之前,搜寻行动已经开始了。

警方7月28日发布通告,26日,1车4人失联,27日发现了失联车辆,3人已经失去生命体征,1人失联。

7月29日,失联的贾宁被找到,是他的女儿进行了求救,但他们弃车的原因尚无结论

7月28日,刘杰在网上接到了贾宁女儿的求助。

7月29日中午13点07分,进入沙漠仅仅12分钟,刘杰在沙漠中找到了贾宁的遗体。离最近出口处约有二三十公里,贾宁身上没有水,没有卫星电话,甚至手机也不在身边!

“全身浮肿,面部焦黑,已经完全看不出是谁了”

自此,失联的4人确认全部遇难!

遇难的人员共4人:1号霸王龙上的2人,向导贾宁,还有1名修车师傅。

事发后,救援者刘杰通过测量发现,最先找到的3人遗体在距皮卡车东偏南7.8公里处,贾宁的遗体则在皮卡车正东方向8.1公里处。皮卡车油料充足,空调完好,留在车上显然生存几率要更高,关于几人为何弃车,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有网传说是因为贾宁和车上的游客产生了争执,弃车逃走导致车上人员遇难,但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原因有三:

其一:从遇难者遗体来看,贾宁的遗体暴晒、腐败程度更高,他比其他3个人更先遇难。更大的可能性是车上的人遇到了突发情况,作为组织者,他不得不弃车徒步寻找救援。作为向导,他不可能不知道白天徒步沙漠的致命后果,但他还是选择冒险徒步寻找救援,很可能是为了加速救人的速度。

其二,从现场发现的皮卡车来看,其陷入沙漠之中无法动弹,车上没有铁锹等救援工具,没有足够的饮用水,但车轮下方被挖了几个坑。车上几个人在没有工具、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只能徒手挖沙,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中暑等意外情况。

其三,如果贾宁真的丢下乘客自己出来,发生意外他也是要承担责任的。

如果没有离车,他们存活的几率可能会大一点,如果贾宁一行人具备沙漠脱困的技巧,或许有机会得救。

但世上没有如果,真相随着4人的遇难,也许被永远的留在了沙漠之中。

题外话:每年穿越十几次,最后还是出了事

要说车队犯的错,有很多,种种因素遇到一起,造成了这出悲剧!

其一:不该选择高温出行。罗布泊七八月是最热的季节,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度,有经验的人一般会避开这个时间段。因为高位一方面会让人感到不适,发生中暑,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陷车。

其二,前期准备不足。虽然携带了各种救援物品,但探险装备和物资准备不足,油料、矿泉水,还包括卫星电话等。

其三,突发情况应对不足。向导并不是有资质的团队,野外生存能力也有,对地图/ GPS得使用也不太熟悉,也没有能锁定位置并发送位置的手机。沙漠驾驶技术不合格,陷车后处理不当等。

意外发生后,很多人去贾宁的社交账号上留言哀悼,他的社交平台账号上,有不少穿越沙漠的视频,就在今年二三月份,他还随广东的一支队伍穿越了罗布泊。

在认识他的人印象里,贾宁为人憨厚、实在且豪爽。他对当地非常熟悉,擅长人际沟通,也容易招揽到游客。每年他都会穿越罗布泊十多次,对沙漠也是相对熟悉的。

但是他越野驾驶技术本领不是很过硬,沙漠脱困的本领也不是很强。因为这些原因,他常常会选择会和当地的保障团队或者其他导游合作。

本次另一位向导段明发,就是贾宁的最大倚仗。

段明发曾担任过罗布泊某个保护站的站长,在他担任站长期间,负责对进入保护区的旅游探险及探矿人员进行管理。在过去几十年,他曾无数次穿越罗布泊,想进入沙漠的人,都排着队找他当向导。

可能正是这些特殊背景和经验,给了贾宁足够的底气和信心,出发前,贾宁告诉车队:“这里的关系他都走通了”

也或许是过于自信,才让他们双方都大意了:

其一,因为觉得距离近,贾宁将原本他车上的水和物资挪走了,导致4人被困后没有足够的水源。

其二,贾宁离开大部队时,没有按照约定回来,也联系不上,却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大部队没有立即返回往回走。

其三,最关键是贾宁带着3人离开的时候,没有携带卫星电话,导致前后不能呼应,如果不是段明发因为找油往回赶,根本不知道发生的事情,可能广东兰德酷路泽也要遭殃了。

一个真正的团队是很难出现这种问题,只能说临时组成的团队,没有足够的默契。

据贾宁的亲属透露,他出身于农村,二十多年前来到敦煌谋生。曾做过餐饮,也打过零工,三五年前才开始做向导这个工作。

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好,重组的家庭里,妻子身体不太好,2和孩子,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家庭重担都在贾宁一个人身上,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可能不会从事向导这件工作。

愿逝者安息,生者节哀!

据专业人士透露,目前调查工作还在继续,后续警方将会发布更为全面的通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罗布泊   兰德   敦煌   卫星电话   幸存者   广东   牌照   向导   车队   沙漠   部队   车上   车辆   霸王龙   情况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