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永远不要和减肥成功的人做朋友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最底层的需求是生存需求,

也是生理需求,例如吃穿住行,只有满足了底层的需求,

才能够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

只有满足了生理需求,才能够产生精神需求。

而对于食物的需求则是人类的本能,

毕竟俗话说得不:“民以食为天。”

如今,男性追求健美的身材,女性则追求清瘦的身材,

人们也被分为了易瘦体质和易胖体质,

显而易见,易瘦体质的人就是吃什么都不胖,

怎么吃都不胖的人。而易胖体质的人就是那些喝一口凉水都会长肉的人。

这样的体质差异给人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

对于易胖体质的人而言,身材和美食不可兼得,

想要完美的身材,就必须管住嘴迈开腿。

不仅不能享受美食,还要极度自律,保证自己的运动量。

而如今社会对于肥胖者总是有很多歧视,甚至在招聘过程当中,肥胖者也可能会因为各种理由而被拒之门外。种种原因都导致肥胖者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同样的衣服穿在不同身材的人身上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

外界总是对肥胖者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肥胖者自身也有来自主观层面的负面体验。

这些都导致肥胖的人决定开始减肥,但是减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仅需要人们拥有远超常人的决心和毅力,还要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必须要有自己的本性对抗。

那么,为什么说要远离那些能够减肥成功的人呢?

既然他们拥有超常的决心和毅力,不应该是很好的交往对象吗?

一、能减肥成功的人意志力极强,性格执拗,比较自我

行为心理学通常认为,个体的行为习惯会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是先天性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后天环境因素。

后天环境同样能够塑造人的行为,但是这个过程比较艰难,

需要长时间地坚持,尤其是这种行为需要与自身本能对抗的时候,会显得尤为困难。

例如,减肥就是这样一种后天的行为塑造,减肥,必备的两个环节便是节食和运动,这需要个体付出极大的决心,并且能够不断强化自己减肥的信念。

心理学家认为,美食给人们带来的满足不仅仅是生理的满足,

同时也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感,美味的食物能够自己个体大脑分泌更多多巴胺,

而这种感受也会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要享用更多的美食。

人类对于食物的欲望是最低级的生理需求,

其余一切需求都必须建立在生理需求之上,个体必须要先存活,才能够有其他的欲望。

因此,很多人无法成功减肥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与自己的本能进行对抗。

想要摆脱自己对于食物的欲望,就像是逆天而行一样。

而那些能够成功减肥的人都具有极强的意志力,他们能够强制自己与本人对抗,而这几种实际上隐藏着可怕的性格缺陷。

毕竟万事万物过犹不及,意志力强大的人通常性格执拗,

在生活当中过于自我,在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表现得比较强势,可能会给其他人带来无形的压力。

二、减肥成功的人会延迟折扣率更低,过于狠心

站着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个体的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做到减肥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为了能够减肥成功,个体必须强制自己远离美食,对自己足够狠心。

这样的人通常延迟折扣率比较低,他们在生活当中能够理性的面对任何问题,

同时在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表现得十分冷漠,正是因为他们过于理性,所以大多数人会觉得他们没有人情味,

而这类人也的确过于自我,共情能力比较弱,而能够对自己狠心的人,能够对其他人更加狠心。

这类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同样会表现得非常冷漠和狠心,不会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总之,这类人并不是好的交往对象。

综上所述,在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既要能够看得到一个人性格当中的优势,也要能从优势的背后看出其隐藏的缺点。

当这些缺点会给人际交往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时,

早日远离这些人能够尽量的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折扣率   人际交往   意志力   狠心   体质   心理学   本能   个体   性格   食物   身材   事情   需求   过程   美食   朋友   生理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