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庆成王有一百个儿子?虽然并不准确,但他确实影响了宗室政策

前言:明朝的宗室政策,向来被认为是“举一国养一姓”,因此数百年来一直受到诟病。比如在开国太祖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皇明祖训》之中,就明确规定了明代宗室的爵位和岁禄。

从爵位来说,皇子中除一人继位外,其余皆封为亲王。亲王诸子中除一人袭爵外,其余皆降封为郡王。郡王诸子中除一人袭爵外,其余皆降封为镇国将军。自镇国将军开始逐代降封,由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直至奉国中尉为止。

从岁禄来说,亲王岁禄一万石,首封郡王二千石,袭封郡王一千石,而最低等的奉国中尉则为二百石,仅比开国功臣诚意伯刘伯温少了四十石而已。由于这些岁禄全部都由朝廷予以承担,随着宗室人口的日益增长,大明的财政难免日渐捉襟见肘。

汾州府文峰塔

而发生在汾州府(今山西汾阳)庆成王家族身上的生育奇迹,也加速了朝廷出台政策,对宗室人口无节制的增长进行了约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一脉大明宗室的神奇经历。

无可奈何来躺平

明代的首封庆成王,是晋恭王朱棡的庶第四子朱济炫,在太祖诸孙中大排行第十九。和其他以地名为封号的郡王不同,朱济炫的这个庆成王还颇有些来历。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朱济炫在太原出生。消息传到南京时,其祖父朱元璋正在举办庆成宴。所谓的庆成宴,是指皇帝在结束大祀南郊以后举办的宴席。故而老朱认为这是双喜临门,就给朱济炫预定了庆成王这个封号。

庆成王济炫,晋恭王子。其生也,太祖方御庆成宴,因以为封。—《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

太祖朱元璋剧照

永乐元年(公元1404年)十一月,二十一岁的朱济炫受封为庆成王,建王府于潞州府(今山西长治)。晋王的封国在太原,庆成王为何会去潞州呢?根本原因在于明初晋王府的实力太过强大,让篡位的永乐皇帝朱棣极为不安。为了分化晋藩,朱棣先是让晋恭王次子高平王朱济烨和第三子平阳王朱济熿迁居平阳府(今山西临汾),现在又让庆成王出居潞州,要知道这些郡王出居他处都会带走一部分的晋王府护卫军士。

不过朱济炫在潞州待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就回到了太原,原因是他老人家平时“狥私灭公,违礼坏法”,在当地影响极坏。永乐十年(公元 1412年)的时候,朱棣先是让庆成王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随后又以当地“居室敝坏”的原因让他迁居居汾州。至此庆成王家族就在汾州生根发芽,一直延续到了明末。

经过了在潞州府的磨炼,此后的朱济炫没有辜负他那位四叔的期望,在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的时候对大哥晋王朱济熺发起了猛烈的弹劾,让三哥平阳王朱济熿成为了新一任晋王。然而在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之后,对坐拥三护卫的宗室诸王展开了大规模削藩,意图谋逆的晋王朱济熿在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被削爵废为庶人。

宣宗朱瞻基剧照

庆成王对此大惊失色,夹紧尾巴做人之余,在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十二月去世,享年四十六岁,谥曰庄惠。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七月,庆成庄惠王庶长子朱美埥袭封庆成王。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七月,朱美埥去世,享年四十九岁,谥曰恭僖。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五月,庆成恭僖王庶长子朱钟镒袭封庆成王。

由于此时宗室的政治权力已经微乎其微,庆成王坐镇一方,几乎不受太原晋王的约束,自然会把全部精力都用到声色犬马之中。换言之,也就此开启了庆成王家族人口的井喷式增长。

庄惠王朱济炫仅三子,至恭僖王朱美埥已有十二子。到了第三任庆成王朱钟镒的时候,子女的数量更是直线上升,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明代庆成王府位置图

早在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的时候,巡抚山西都御史杨澄就对庆成王府的人口数量提出了质疑。根据史书记载,当时朱钟镒的子女多至九十四人,杨澄怀疑其中有“收养异姓之弊”。杨澄是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进士,素有“风纪严明,法度得体”的贤名。从他的角度来看,区区郡王府,竟然有近百名子女,确实值得怀疑。

礼部查勘覆奏谓王子女俱王妃、夫人并官人、室女所生,别无违碍。其冒支禄米,法宜追徵还官。上曰: “王子女既无违碍,其置勿论。冒支禄米不必追徵,准作以后年分该支之数。”—《明孝宗实录卷六十六》

经过礼部的查验,这九十四人确实都是朱钟镒的亲生骨肉。杨澄在震惊之余,即刻愤而上奏,请求对郡王以下的妾媵之数进行限制。

孝宗朱祐樘剧照

实际上到了明朝中期,朝廷也已经感觉到了宗室岁禄所带来的巨大负担。比如在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的时候,巡抚山西都御史顾佐(此时杨澄已经调任)就指出山西一地的宗室“独繁于他省”,每年所需的岁禄高达七十七万石,本省实在是不堪重负。而礼部尚书倪岳在上奏言事之时,也特地点出了宗室费用对朝廷带来的危害。

天下地土有定所,租赋有定额。而宗室之费日盛,诚不知所以善后之计。欲将各王府自郡王、将军至乡君、仪宾本色、折色禄米并祭祀等事少从减节,以宽民力。—《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六》

而山西的宗室人口之所以远超其余诸省,庆成王家族在其中功劳不小。故而尽快出台限制政策,对朝廷来说是眼前的当务之急。经过一番斟酌,礼部上报了他们的意见: “郡王自正妃外妾媵不得过四人,各将军不得过三人,中尉不得过二人”。孝宗立刻批准,并将其著为令,通行天下王府予以遵守。

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庆成王朱钟镒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谥曰温穆。《实录》在记载之中,破天荒地提了这么一句: “有子四十四人”。可见即使对于见多识广的史官来说,这位庆成温穆王的子嗣数量仍然是令人感到吃惊的。

明代王府大门

王世贞,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进士,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与李攀龙等人合称为“后七子”,是著名的史学家。在其所著讲述人物轶事的《皇明盛事述》中,曾明确指出某一位庆成王足足有一百个儿子。

庆成王生一百子,俱成长。自封长子外,余九十九人并封镇国将军。每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而人皆隆准,极异事也。—《皇明盛事述卷一·庆成王百子》

那么这位庆成王是谁呢?上文中的温穆王朱钟镒可以排除,因为他的儿子数量是四十四个。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的时候,温穆王长子朱奇浈袭封庆成王。而据《明史》的记载,这位庆成王“生子七十人”,与其父相比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然而即使如此,距离百子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可遍观《明实录》,自朱奇浈以后的历代庆成王,没有更夸张的记载,显然这个七十子已经是一个极限。而且王世贞说这一百子“俱成长”,也就是全部长大成人,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由于医疗条件所限,大明皇室都有很多夭折的皇子,比如太祖二十六子,其中二人夭折。又比如宪宗十四子,其中三人夭折。由此推论,庆成王一百子而无一人夭折的概率,趋近于零。

宪宗朱见深与万贵妃剧照

换言之,王世贞的这个记载,只可能是当时口口相传的以讹传讹,将总共有一百个子女的庆成王,传成有一百个儿子。

结语:庆成王家族的繁衍历史,不过是明代宗室影响力的一个缩影。就在温穆王去世后没几年,户部就指出山西一省每年留存的税粮数量约为一百五十万石,而各王府的岁禄却高达一百八十万石,两者之间的缺口就有三十万石。

因此除了规定郡王以下妾媵人数以外,朝廷还在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三月又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凡乐女及非良家女所生子不许请名请封。到了年底,更是将其做了进一步细化,各府宗室若未娶正室而侍女先有生育者,所生子女不得请名请封。

然而很可惜,小修小补无助于抑制宗室人口的整体快速增长。到了明朝末年,由于关外后金军以及关内农民军的内外夹击,再加上沉重的宗室负担,大明王朝终于轰然倒塌。生逢乱世,汾州城内的庆成王后裔几乎被屠杀一空。当年由于人口实在太多,部分低级宗室陆续迁往城外,没想到却躲过了明末这场大难,最终繁衍至今。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就是这么一个轮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宗室   大明   郡王   太原   太祖   山西   朝廷   明代   王府   公元   将军   确实   儿子   准确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