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北斗卫星突然消失,美国却乱了阵脚,西方:中国要动手了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小鲤佳成

编辑 | 小鲤佳成

引言

随着导航卫星在多个领域内的地位提升,人们逐渐开始重视起了这一方面的建设,很快世界舞台上就有了导航领域内的“四大天王”。

这四家独大的卫星系统分别就是:美国老牌卫星导航系统GPS、欧洲新贵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继承且再次研发的红色遗产格洛纳斯、中国的大国重器北斗系统。

按理说在这其中美国GPS的应该建设最优的存在,能够力压后来者,可事实却不尽然。

近日,中国一颗北斗卫星的消失突然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美国也突然坐不住了,美媒称中国要开始动手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消失不见的北斗卫星

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卫星的升空,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纪元,自此全人类便进入到了充满梦幻色彩的太空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在看到卫星的重要地位后,就逐渐开展起了所谓的太空军事竞赛,而这也让全球太空事业进入到了发展的高峰期。

随着卫星建造能力的完善,现在掌握卫星技术的国家每年都要发射新的卫星来帮助自己占领太空资源。

而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由于盲目无序的对太空领域进行开发,导致太空当中一时间积攒了大批量的“卫星垃圾”。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不在意,可时间一长众多国家发现,这些“卫星垃圾”潜藏的隐患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太空航道可不是无限量的,尤其是那些“黄金轨道”更是比较稀有,那么这些重要的资源该怎么分配呢?其实完全是没有人管制的,这些航道说到底都需要靠每个国家去抢占。

而那些升空后前后没多长时间就出现毛病或者时间长报废的“卫星垃圾”,自然就成为了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存在,这导致众多国家在发射卫星的时候必须改变严格设定航道避免自己碰撞上“卫星垃圾”。

其次,“卫星垃圾”在失灵后很可能会面临偏离航道的风险,如果真的出现了此种情况,那么很可能路过的卫星就会和其产生碰撞,瞬间化为碎片。

而且卫星在发射的时候,也可能会碰到这些流浪的“卫星垃圾”,导致卫星连预定轨道都未能进入。

所以结合于此,我们就能看出来,“卫星垃圾”的存在绝对是给众多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困扰。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2022年5月,全球各国一共发射了5465颗卫星,而这其中单论美国一个国家就发射了足足3433颗卫星。

看起来美国是卫星发射狂魔,“辛辛苦苦”为自己耕耘太空事业,但实际上在这背后却问题极大。

美国发射的3433颗卫星到目前为止竟然有一半左右都已经报废,全部化身为了太空当中的垃圾,其中有些卫星甚至还直接出现了解体的情况,分崩离析化为了多片巨大的太空垃圾。

无法避免的,这庞大的“卫星垃圾”就让其他国家的卫星发射压力剧增。

2020年9月的时候,据俄罗斯媒体爆料称,美国一颗已经报废的军用卫星BRICSat-2将靠在14日左右靠近俄罗斯的国际空间站。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俄罗斯根本无法勒令美国做出相应的规避措施,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自行采取紧急规避手段来躲闪美国的报废卫星。

“太空垃圾”产生的威胁力如此之大,自然也是令各国也开始反思起了该如何处理这些物品,于是,太空卫星回收技术就这样应运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技术出现的意义可不仅限于回收废弃卫星,因为这项技术出现深层的目的是为了腾出那些“黄金频道”。

要知道美国发射那么多卫星占用的可大部分都是“黄金频道”,如果不进行清理,那么这些卫星航线就将彻底废弃了。

对于美国来说,如果将自己的“太空垃圾”偷偷摸摸的回收,然后继续发射卫星,那么这些“黄金频道”依旧能够为自己所有,丝毫不影响自己的太空资源出现纰漏。

但美国的这种小算盘其他国家哪能看不出来,所以各国也加强了对太空回收技术的研发,而就这近日我国就在这项技术上迎来了极大地突破!

在太空回收“旧废品”

前些时候,我国的北斗二号G2卫星在太空突然出现了失灵的状况,这让我们属实担忧。

北斗卫星系统之间可是环环相扣,并且正处于建设阶段的北斗卫星每一环都有自己重要的使命,如果一节故障,那么整节卫星链就会出现一些隐患。

为了去除这些潜在的麻烦,中国就启动了所谓的“空间碎片减缓技术”,意图利用工具性卫星来捕获这些失效的功能性卫星,将故障卫星的运行轨道给空出来,以便继续让新的卫星升空,替补缺口。

因此在北斗二号卫星失灵时,我们就看见中国直接发射了一枚实践21号卫星,前往北斗二号的轨道旁对其进行回收,同时这也是检验我国回收技术的一次挑战。

在太空中,实践21号卫星按照原定操作,短暂的进行对接后,就直接开展了捕获工作,经过短暂的时间,实践21号卫星成功完成第一阶段的捕获任务,然后就开始拉动北斗二号卫星前往“墓地轨道”。

所谓的“墓地轨道”其实就是离卫星运行轨道较远的地域,在那里丢弃废弃卫星,能够完全保障废弃卫星不会对在轨卫星产生任何危害。

可是因为运行轨迹长,实践21号的任务就难上加难,如果不能成功释放北斗二号卫星,那么实践21号很可能也要滞留在墓地轨道。

幸好,在最后实践21号幸不辱命,不仅完成了对卫星的释放,还重新按照路线回到了指定的运行轨迹。

当实践21号成功归位的那一刻,中国航天全体沸腾,“空间碎片减缓技术”的成功无疑会让我们在航天技术迈出重要的一步。

同时,当中国完成对卫星回收的消息传到国际上后,美国率先慌张了起来,他们觉得既然中国可以回收自己的卫星,那么同样也可以回收美国的卫星,这样一来美国岂不就是保不住自己的“黄金轨道”了?

美国的这种担心其实并不是无稽之谈,要知道美国此前还并未突破技术的限制,研发出完备的卫星回收技术。

根据我们的了解,美国只是在2022年的时候用一颗卫星前往到“墓地轨道”对接了一个已经退役的卫星,将其重新拉回到运行轨道上工作了五年的时间。

虽然从此来看美国也有一定的回收技术,但擦亮眼睛以后,我们就会发现美国的回收技术仅限于对一些还能运行的卫星进行回收利用,如果碰到故障卫星,那么他们的技术就哑火了。

所以中国的回收技术即使对标美国也是十分先进的,这也难怪美媒为何会突然慌张起来,原以为自己的霸占行为无人可管,谁料中国直接打蛇七寸,一招让美国无以应对。

清除障碍只为北斗建设

既然有了清除在轨“卫星垃圾”的技术,那么中国接下来就可以快速为自己腾出更多的卫星轨道。

如今的北斗卫星正处于全球化建设时段,急需运行空余的运行轨道支持,所以腾出来的轨道就可以安插北斗卫星进行使用。

这样一来北斗卫星的规模就会扩大数倍,其作用也变强,甚至可以直接和美国的GPS进行硬刚。

了解的人可能知道,GPS从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美军研发的军事武器,是用以打击敌人的存在。

海湾战争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那是美军第一次让世人看见高科技武器的威力,通过GPS定位,美国就如同在战场布置了鹰眼一样,可以随时掌握住伊拉克的动向,实现精准打击,并躲避伊拉克的追击。

最终,美国在GPS的加持下,造就了压倒性的优势,用两百多的伤亡换取了伊拉克两万五千士兵的伤亡。

除此之外,银河号事件也让我们坚定了自主研发卫星系统的决心,当时如果不是美军切断了银河号船只上的GPS信号,我们就不会在银河号被美军强行压制的时丢失银河号的踪迹。

所以打铁还须自身硬,北斗卫星的建设必须加快脚步,中国以后绝不会再因为导航卫星的问题受限于人!

尾言

北斗卫星的建设初见成效,中国在太空领域的话语权也在稳步提升,各种太空事业都在蒸蒸日上,希望我们可以把持好这种情况,让北斗卫星闪耀在全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美国   北斗   中国   伊拉克   银河   阵脚   俄罗斯   航道   墓地   美军   轨道   太空   垃圾   黄金   时间   技术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