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防长宣布备战后,美高官找到我外交官,岛内政客却只字不提统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就在8月3号,美国五角大楼发布了一则声明。声明中称美国负责印太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与我国驻美杨涛司长进行了对话,对中美两国之间的国家安全以及地区安全相关事宜进行了沟通,尤其重点表达了希望与我国保持持续有效沟通的意愿。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美国的这一动作完全是因为我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在八一建军节之前所说的那番话:加强练兵备战、推进祖国统一。

这样一番话,在台海局势紧张的时候说出来,无疑是表达了我国收复台湾的决心。但是尽管美国国防部都已经感到紧张,但是在台湾政客们的口中却并没有听到与统一相关的话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国防部:备战,战备!

在我国部队中流传的一首歌儿叫做《练练练》,这首歌的第一句话就是“练练练,练为战”,同样也有一句口号叫做“随时准备打仗”,这就是部队存在的意义。

军人也同样是为了在战争中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并且能够靠着平日的严格训练保证“战之能胜”。

可以说,军队并不是绣花枕头样子货,他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以作战为基础,所以备战是一个部队应该常做的、也是必须常做的事情。

1946年,粟裕带领部队首长们到一个正在休整的部队进行检查,发现当时部队的备战状态并不很好,枪械没有擦、弹药也没有按照要求备齐,于是叫来了部队指挥员询问。当他听到指挥员说“过几天就能调整好”的话之后,当场就发了火。

粟裕认为,备战不能等,要时刻存在于战士们的生活中、习惯中、意识中,什么样的临场发挥都比不上长时间地准备,也可以说是“用磨刀百日,换胜利一天”。

虽然在现阶段高科技作战时期的作战方式已经改变,但是备战的习惯却一直都没有从部队中离开过。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刀尖是磨出来的、枪法是喂出来的”像这样的口号不仅在军营当中成为了口头禅,而且也随着一批又一批退伍老兵带到了社会中,成为激励和督促人们多训、多练的口号。当然,这绝对不是空洞的口号。

从2018年开始,中央军委在毫无征兆、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对我军各大战区、包括武警部队在内的各大兵种进行了突击检查,主要目的就是检查在和平岁月中,各大部队、各大军种的战备状态、战备水平,看看官兵们是不是患上了那种“和平病”。

的确,现代社会和建国之初的社会相比,人们的意识状态已经产生了很大的不同。物欲横流、追求享乐已经成了现在社会上的一种病态。

强调“备战”就是杜绝这种现象出现在军队中,思想上的锈蚀远比枪炮的腐蚀要更加严重、更加可怕。和平时期的军队就是要把这种 “软骨头”磨成刀、砸成铁。

我军正是有着这种练兵、磨刀、打铁、防狼的这种传统。所以每年才会在大漠戈壁、大洋深处、云霄之上有着各种严格的练兵演习。用这种方式来保证军人的血性,以及军队这把随时要出鞘刀锋的锋利和硬度。

近几年以来,针对我国的外部形势日渐变得紧张,对于军队的备战要求则更加迫切,在中央军委的指示下对军队的现代化装备更新加快了速度,同样对训练的贴近实战性和严格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简单说,就是“为战养训”“以训备战”,把“备战”向“常态化备战”转变。

不过,在那种公开的场合、从国防部长李尚福的口中说出的“备战”,在其他人听起来则是另外一种含义,那就是“战备”。

虽然各个国家之间的战备等级不同,但是整体来说都是以紧张局势来区分的,虽然解放军暂时没有发布战备警报,但是却从今年5月1日便开始按照新的兵役法召回部分符合要求的退役老兵。

这样的举措在其他国家看起来就相当于发出了“召回部队”“增强训练”“修订战备方案”等战备警报。

要知道,我国从建国之后只发出过6次大规模战备警报,其中发生了抗美援朝、炮击金门、珍宝岛战斗和对越反击战四场战争,只有在毛主席去世和1996年台海危机两次并没有发生实际的战争。

至于1996年为什么没有成功解放台湾,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首先因为有叛徒泄露了计划,其次是美军的介入让当时势均力敌的台湾和大陆产生了不平等的偏差,以至于最终只是进行了一场演习。

但是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初的中国,不仅在综合实力上能够与美国“硬刚”,台湾“草莓兵”的战力也没有被解放军放在眼里。所以国防部长李尚福在这个时候说出“进行备战、促进统一”的话,自然是引起了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注意。

美方态度:洽谈,希望保持沟通

我国国防部这次的发声,所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在对美国进行警告:不要再干涉我国内政、不要再触碰我国底线。

而我国对于美方采用“备战”的方式进行警告,也是十分少有的,同样表明中美之间因为台湾问题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高。而美国所担心的这种摩擦,则完全是由美国单方面造成的。

新中国成立之前,美国政府和国民政府是有着利益关系的,所以美国当时并不承认新中国在联合国上的合法地位,当美国和所谓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上被志愿军狠狠教训了一顿之后,美国针对新中国变得更加明显,不过当时我们有苏联“老大哥”在身边,所以并没有理会美国。

一直到1972年,处在冷战之中的美国发现中苏之间产生隔阂,认为中国是一个战略发展伙伴,于是开始主动拉进与中国的关系,与中国开始经贸文化等往来,并且承认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有资料显示,当初尼克松决定与中国建交之前就已经从多方面对中国进行了考察,并且得出了结论:中华民族具有强有力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有着很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信感;中国的发展将会是世界上极其少有的快速,并且不会接受包括美苏在内任何国家和势力的操纵。

美方的资料中重点强调,中国不会接受“两个中国”的存在。

因为做出了准确的分析,所以美国认为用政治和经济封锁中国是不切实际的,为了避免成为中国的敌人,美国才罕见地首先放低姿态对“一个中国”给予了认同,代价就是放弃了曾经的盟友台湾。

当时的台湾虽然掌握在已经年迈的蒋介石手中,但是蒋介石却只是一心想“反攻”,而并不承认“独立”,那些在岛内叫嚷着“独立”的人不是被蒋介石抓住判刑,就是被逼得逃到海外。

一直到蒋介石父子先后去世,美国和台湾之间的关系才有了进一步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所呈现出来的惊人活力和巨大的市场,让美国感到吃惊之余也不由得产生了一些担心。

美国吃惊的是中国能够带来大量的廉价市场和资源,担心的是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就成为了亚洲地区美国潜在的危险。

为了既不和中国撕破脸又能够在中国的身边埋下一个钉子,美国开始和台湾方面频频接触,企图把台湾扶持成为亚洲地区的反华棋子,甚至直接插手了1996年的台海冲突。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中美之间有关台湾的摩擦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冲突的战场也逐渐扩大到了经济、贸易、科技等其他的领域。

特朗普和拜登上台之后虽然政见不同,但是对于台湾问题上却都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对外模糊对待,对内清晰对待。

所谓的模糊对待,就是对双方都表示模棱两可的状态,不说确认也不说否认。

清晰对待就是明确态度,或是或否都会给出准确的答复。前者在起初时既不说承认台独,也不否认,但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因为疫情和能源影响全球局势,再加上北约东扩导致的俄乌冲突,以至于美国国内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高涨、各基层矛盾不断,美国不得已寻找国际上的冲突来把矛盾点外引,于是台湾就成为了扼制“中国威胁”的棋子。

不过,尽管美方通过舆论、军售、窜访希望打造一个美国能够成为台湾后盾的假象,但美国的实质却只是给中国制造一个麻烦的同时缓解一下国内的压力,如果当真让美国为了台湾和中国打一仗,那么美国就不仅是面临国内压力那么简单了。

正是因为这些方面的考虑,这位曾经把中国鼓吹成为“核威胁大国”的助理防长拉特纳不得已又与杨涛司长进行对话,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探听中方的底细、缓和现在的中方现在的情绪,而未必是想真的缓和两国的关系。

台湾政客:心照不宣,避而不谈

相比美国的反应而言,台湾岛内的反应则各不相同,民间主张统一回归的党派和民主人士一片欢呼,反倒是那些执政的政客们只讲利益,偏偏闭口不提统一

就在八一建军节的第二天,曾经参加过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的郭台铭便从国际金融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郭台铭认为台湾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乌克兰,如果台海一旦爆发战争,那么对世界经济必定会带来极大的冲击,甚至华尔街的股市在战争开始之后的几秒钟之内就会崩盘。

郭台铭作为富士康的创始人,在经济上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他的政治头脑却不敢恭维,不仅在台湾竞选中屡尝败绩,而且还被美国把富士康的加工基地“诓”到了美国。

这次他所说的这一番话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对统一的看法,但是却间接地向美国发出“股市崩盘”的警告,其目的就是想让美国继续插手

但是郭台铭却没有想到过美国为什么会骗了他的建设工厂,对于他的这种“经济威胁”,美国能够听信吗?

作为曾经和郭台铭同在国民党中的政客,刚刚从日本回到台湾的侯友谊却表达了与郭台铭不同的看法。

侯友谊表示“不独、不武”,这两点很好理解,就是不赞成台湾独立,也不希望大陆武力收复。这其实就是一种“和稀泥”的表达方法,其实就是希望能够继续这样“一中一台”的状态保持下去。

执政的民进党方面虽然没有直接对“备战”消息做出回应,但是根据台湾媒体报道称,台湾有意对军队和警察部队进行增员扩编,并且加大相关武器装备的投入和装备。

人们纷纷猜测这是因为民进党当局嘴上没有表态,但实际上心里却是害怕的,因为他们对于美国是否能够当真为了台湾的利益直接下场与中国开战同样保持怀疑。

毕竟乌克兰如今的现状是人们有目共睹的,美国和北约等西方国家一面摇旗呐喊一面提供支援,但实际上却是在乌克兰的土地上用乌克兰百姓的生命去战斗。

台湾和乌克兰根本没有可比性,即便美国提供武器支援和战术支援,台湾又能够在解放军的进攻下坚持几天呢?台湾的百姓又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们向同胞举起枪口吗?

事实上,在几个月之前,台湾岛内的统一联盟党、劳动党、新党三位党主席就已经来到北京,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迫切愿望。

可见,不管岛内的那些政客如何要求“和平”但不提“统一”,这种小把戏都已经没有作用,统一和回归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结语

不论美国方面的态度究竟是坚持干预还是作壁上观,也不用考虑台湾那些政客言论,这些都不会也不能够成为祖国统一的障碍,就像李尚福在今年香格里拉峰会上所表示的那样“中国必须统一”,这不仅是人心所向,也同样是大势所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岛内   政客   中央军委   乌克兰   目的   只字不提   战备   美方   国防部长   外交官   台湾   美国   蒋介石   高官   中国   军队   部队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