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梁三喜原型遗孀现状:搬进洋楼,纳入优抚对象

文:知识分子李一

编辑:知识分子李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看过《高山下的花环》吗?这是一部拍摄于1984年的电影,电影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作为故事背景,为观众朋友们塑造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军人角色。

他们从炮火中走出来,被炮火淬炼为更为闪耀的模样,其中为了救下战友而自己光荣牺牲的连长梁三喜更是让无数人流下了眼泪,但是很少人知道,这位梁三喜连长其实是有原型的。

众所周知,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的历史故事,而梁三喜的人物原型也就是当时13军39师115团二营机炮连副连长王发坤。

当时的他其实已经退伍了,是为了捍卫国家,主动返回部队参与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的时候年仅33岁。

相信看过电影的观众都不会忘记,他牺牲的噩耗传到他的家中的那段剧情,那么几十年过去了,他的遗孀过得如何?生活还好吗?

寻夫

1990年,有个女人坐在屋内,她戴着眼镜,对着账目一笔一笔的核算,在看到得出的结果的那一刹那,她猛地松了一口气。

随后瘫在椅子里,屋内灯光昏暗,没有人看到她眼角渗出的泪水,那是激动的泪水,更是完成心愿的激动。

她终于将这2000元的债务还清了,这笔钱是十一年前,她的丈夫想要修缮家中,让家人过得更好一点,所以才去向街坊邻居借的,这笔钱,她还了11年,总算是还清了。

她的丈夫并不是不想一起还钱,他若是在,自然也是舍不得心爱的女人一个人肩负起这么重的担子,只是他早在十一年前就已经因公牺牲,无可奈何留下了心爱的妻子和一大笔债务。

没错,这个女人正是李金花,而她的丈夫也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王发坤。

当年王发坤意外离世,留下了2000元的外债,李金花便一人担负起家中的重任,整整十一年还清了债务,如今她第一次感到这样的轻松。

但她还有一桩心愿未了,她想去看看丈夫,自从当年丈夫因公牺牲之后,她连丈夫的最后一面都不曾见到。

如今儿女已经长大,债务也已经还清,她想要去看看他长眠的地方,去见一见这个让她思念了大半生的男人。

也的确是遇上了好时代,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一家人的故事,许多人都想要给予这一家人帮助。

但一切的转机也发生在了2007年,这一年李金花已经年近花甲了,得知丈夫被安葬在云南的一座烈士陵园当中。

这个时候,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她一刻都不愿意再去等待——太多年了,她一直在等,一直在错过,甚至错过了一个好好告别的机会。

于是这一次李金花再也不等了,她要求儿子立马去当地银行贷款,买了前往云南的火车票。

所有人都无法忘记,墓园灿烂的阳光下,年过半百的李金花抱着墓碑,又像是被墓碑拥抱着似的,她好像又变成了那个十几岁的少女,可以抛弃一切压力,只需要在心爱的人怀中放肆痛哭。

那个下午,她哭尽了这半生的思念、疲惫和痛苦。可这一切当中唯独没有后悔,几十年前,选择了这个男人,是她此生作出过的最为正确的选择,她爱他,从未后悔。

爱情故事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王发坤与李金花陆续出生了,他们都是生在解放前后的,两家住的也非常的近,所以两人就在父母的带领下认识了。

王发坤大李金花六岁,便会自觉地承担起大哥哥的角色照顾小妹妹,两家关系甚好,两人的关系也日渐比别人更好。

十来岁的年纪,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在一日一日的相处和相互照顾当中,两人的情感也逐渐从少不更事的幼稚转变为恋人之间的情愫。

两人的变化,家长们看的最是清楚了,自然也乐于撮合两人的好事情。

逐渐的,到了年纪的二人也到了要谈婚论嫁的时候,一切似乎看起来都十分的完美,几乎都能够想象出日后两人琴瑟和鸣的幸福生活。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王发坤的入伍通知来了。

这一下,王发坤迟疑了,因为他从小就是一个有保家卫国梦想的孩子,从建国那个时代走来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个梦想,王发坤也是。

他一直希望能够报效祖国,如今机会来了,可是他却迟疑了,因为入伍就意味着要和热恋中的女朋友分离,而且没有人知道这样会让李金花等待多久。

少年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选择,一时间有些无措。

思索许久,往日阳光开朗的少年都没有了精气神,他实在是十分苦恼,因为他的确无法舍弃梦想,却也不知道要怎么跟李金花交代,他不敢确定,李金花真的会等他这么久吗?

或许是少女也瞧出了他的满腹心事,几经追问之后得到了答案,知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少女神色黯然片刻,却还是坚定的给出了对方答案:“你去吧,我会等你。”

听见对方这么说,王发坤惊愕的抬起头,却在李金花的眼中找不到半点的不情愿或是别的什么,只有爱,她的眼睛里只有爱和百分之百的信任。

即使是坚强的少年此时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他大声说:“你等我回来,回来我就娶你!”

1968年,穿上军装的王发坤奔赴了自己一生的梦想所在,他也在祖国边陲刻苦训练,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士。

另一边,仍旧呆在家乡的李金花却承担起了两个人的责任,虽然这个时候的李金花还没有国门,但她仍旧把王发坤的父母当成了自己的父母去爱护和尊敬。

李金花将老人照顾得很好,还经常陪着思念儿子的老人们聊天,为他们解闷,她的努力和用心得到了村子里许多人的交口称赞。

而另一边,在部队勤学苦练的王发坤也得到了自己的成长,他曾荣立二等功,还被委任为排长,又一路晋升成为机炮连副连长,可以说是前途不可限量。

但在这些流汗流血不流泪的日子里,他从未忘记过心爱的未婚妻,1974年的春夏之交,李金花也迎来了那个要娶她的男孩。

暮春的花里,他坚定的奔向心爱的姑娘,偌大的天地之间似乎只剩下他们二人,他气喘吁吁,站在双颊粉红的李金花面前,说出了他早就藏在心底的承诺:“我们结婚吧!”

那绝不是一场豪华的婚礼,甚至朴素,但所有人都发自心底的为这对新人感到高兴,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坚定的走到了一起,而更多的人也是赞扬王家娶到了一个好儿媳妇。

后来的很多时间里,两个人总是聚少离多,可李金花始终坚定的做着王发坤背后的女人。

她孝亲敬长,将双方的长辈都伺候得好,她带大了孩子,村里没有有一个人对她不是满口夸赞,但王发坤只有心疼。

王发坤能看出来,这些年李金花为这个家操劳,看起来比同龄人更为苍老,几次探亲都使他心疼不已。

王发坤下定决心,回来要好好帮衬妻子,好消息来的也很快,1978年的时候,王发坤确定能够转业了,并且老家也已经为他安排好了工作。

这让思念丈夫的李金花泪流满面,而王发坤也只是把她紧紧地搂入怀中,不断地告诉她,我回来了,我再也不会走了。

可是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造化弄人,一生都没有食言过的王发坤,终究还是要食言了。

阴阳两隔

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了。当时的边境线一直都不太太平,在家的王发坤也关注到了战事的焦灼,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来自上级的消息,部队此时非常需要像他这样的骨干人才,问他愿不愿意延迟转业,先上战场。

王发坤并没有任何的犹豫,国家有需要,他作为军人自然是要上战场的,只是这一次他没敢告诉妻子真相。

这是真正的前线,真正的战场,是有可能一去不复返的,而一无所知的李金花仍旧如同多年前一样,对丈夫的选择给予了百分之百的信任。

直到收到了那则噩耗,1981年,几日都惴惴不安的李金花在自己的家中迎来了她最不想见到客人。

那是两个身着军装的人,满脸的严肃,她颤抖着,看着他们递过来一个包裹,并请她节哀。李金花瞬间天旋地转。

之后的一切所有人也都知道了,王发坤走了,为了拯救战友,他牺牲在了前线,长眠在他战斗过的地方。

留下的全部也不过是她眼前这个小小的包裹,一件军大衣,几个随身物品,以及一封王发坤在上战场之前留给她的书信。

李金花打开信件,丈夫留下的话语也是那样简单,他怀着无限的爱意和歉意,请求妻子,如果自己真的回不来了,就请她替他还债。

信誉不能丢,那才是立身的根本,就这样,李金花一面拉扯着孩子长大,一边开始了自己为期十一年的还债之路。

王家现状

看完了王发坤和李金花的故事,许多人都不由得唏嘘感叹,但是无论如何,日子总归是要往后过的,那么,王家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由于新媒体的报道让许多人了解到了李金花家的情况,当地政府也很快就高度重视起这一家人的情况,并将其纳入了优抚对象。

不仅仅出资帮助他们建起了二层小洋房,对屋内的一系列基础设施也都安置妥当。

除此之外,她的两个儿子也都在政府的扶持帮助之下开始创业,主要做的是养殖企业。

两人的吃苦肯干的努力,家中的收入也更是蒸蒸日上,一家人也过得越来越好了,走出了之前的贫困境地。

后来,在基金会的资助之下,李金花又去看了一次王发坤,她也始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告诫后辈,要像王发坤一样,做一个对祖国,对国家有用的人。

而王发坤的故事也必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报效祖国,为国尽忠。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粉丝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会被认定为铁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机炮   遗孀   反击战   花环   连长   原型   债务   屋内   战场   祖国   家中   坚定   牺牲   家人   现状   妻子   丈夫   思念   对象   梦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