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五千亿的中国文物,在韩国打捞出水,韩国人称那是他们的国宝

为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阅读前请辛苦点下“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中韩合作次数越来越多,双方的关系因此变得越发密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也日益变高。

殊不知上个世纪曾发生过一件棘手的事,让中韩双方之间产生了隔阂。

1975年,韩国渔民在新安海域发现了一艘沉船,见钱眼开的渔民打算占为己有,被发现后查证这艘沉船原来属于中国。

因为从中打捞了许多中国的文物,韩方认定了这是在本土海域发现的,一口咬定那是属于他们的国宝。

为此中国举起了反对抗议的旗帜,一度开展对峙查验的行动,那么这艘船到底发现了什么,造成双方陷入一个僵局呢?

渔民首次发现沉船

每年到了第二季度,是韩国渔业的旺季。到了这个时候,附近的海域都会看到渔民的身影。

这一天,老吴和老刘修理了船只、检查了船只上的设备,放上这几天需要食用的食物和水,以及储备好必要的航船通讯设备。

选择一个天气适合、风浪还算可以的时刻出发,因为传统的渔民有着丰富的航行经验,他们熟知哪个时间段出海是最有利的。

到了下午两点,老吴喊上老刘向东边出发,没过多久他们发现了一群小鱼在海面,马上拿起吊钩将他们打捞上来。

刚开始就收获满满,让他们一群渔民信心满满,这将是一个收获丰硕的日子。

就在大家快要结束所有工作,驶向原本出发的港口的时候,老刘发现了一团黑漆漆的不明物体漂浮在海面上。

这团黑漆漆的物体不太像刚才看见的小鱼苗,反而更像他们遇见过的大鱼,眼看天色不早了,老吴觉得适可而止,船上的鱼苗够了就行。

放着不理会的他们继续唱歌喝酒,模模糊糊之中老刘再次看到一群黑漆漆的东西,越发觉得不对劲,便擅自打捞了上来。

看见这些东西,老刘的眼睛发了光,大喊着:发现了宝藏!发现了宝藏!

话音刚落,老吴捧着这团黑黑的东西,手都被压得沉沉的,似乎有些重量。

说不定这是哪只商船掉下来的,随后他们将这些宝物拿回了家中,家里人多嘴杂,这件事还是被曝光了。

不管怎么样,老吴他俩还是决定拿到鉴定馆验证一番,说不定真的碰上宝藏了。

老板琢磨了一会,惊讶地问这是哪里找到的宝藏,虽然已经失去了光泽,但是原本材质的价值还在,的的确确是件宝物。

听到这个消息的二人欣喜不已,对方嚷嚷说要求卖给自己,不肯答应的老吴将宝物匆匆拿回家。

但这个消息还是传开了,许多渔民打着这个坏主意,尽管不是适合的出海时间,也要执意去寻宝藏。

他们直接潜入海里,看到许多正准备漂浮海面的宝藏,便下手为强地将它们收入囊中。

打捞上来之后,渔民们将宝物上的淤泥全都清理掉,呈现的都是一件件精美的瓷器。

这一举动被海管发现了,他们出面警告渔民,私自收藏文物是违法犯罪之事,最后处理这些文物介入了警方。

警方介入 实行打捞

警方抓拿了渔民进行审问,要求他们说出剩下的宝物所在地,他们一一供出是在其中一位渔民的家里。

接着警方拿着搜查令到他的家中拿走了所有的宝物,他们发现这些宝物上的纹路十分特别,不太像现代制作的工艺。

而且这些渔民原本是想试试运气,没想到凭借渔业捕捞的工具打捞了上百件精美的瓷器。

很有可能是以前古代留下的器具,如果可以更深入地考察,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价值连城的国宝。

警方马上联系了当地的政府人员,他们下派了一群文物专家来到新安海域,这片新安海域正是打捞文物的所在地。

新安海域位于朝鲜半岛的西南关,想要打捞的话,至少要和几个国家达成协议,保证工作开展的时候不受到任何人为干预。

从1976年开始,韩国政府对这一片区域设置了大概的位置,想尽办法进行考古打捞。

就在打捞工作准备开始时,一位渔民说出了一个惊人的线索:这海底下还有一艘非常大的沉船。

那么这些宝物很有可能就是从这艘沉船掉落下来的。

瞬间所有的疑问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就连远在西边的欧洲收到消息后,马上带着媒体来到韩国。

不过韩方还是一致对外表示,得到的所有文物都属于韩国,其他国家休想打它们的主意。

源于这是新安海域,韩国人将这艘水下的沉船称为新安沉船。

考古学家再三地讨论,最后确定了当初六位渔民下水的位置,作为他们第一次搜查打捞工作范围的中心。

他们围绕了投下去的浮标进行一周的环绕式搜寻,将调查的范围设定为9600平方米,最大的范围内投下超过三十个浮标。

一旦有船只经过这一片区域,都会被拦截下来,可见韩国政府很重视这一次考古工作。

根据浮标的指示,潜水人员来到海底,他们发现了许多埋葬在海底的瓷器,瓷器旁边就是那艘沉船。

根据沉船的残骸来看,大概有超过二十米,倘若这艘沉船被打捞上去,将会成为亚洲发现最大的一条古代沉船。

多次打捞 宝物竟来自中国

第一次打捞的时候,由于设备有限,潜水员只能打捞上几百件瓷器,沉船和一些打捞难度比较高的文物还埋葬海底。

于是相隔一年,韩国政府又组织开展一次紧急的打捞行动。

这一次打捞的收获直接翻一倍,他们发现了很多珍贵的铜钱。这些铜钱分别铸有“淳化元宝”和“至大通宝”的字样。

韩国政府一看到这是中国的文字,瞬间傻眼了。

难不成这些都是中国的宝物吗?想着绝不能让中国政府知道,便私自将工作叫停了。

加上冬天就要到来,海底的温度将达到零下几十度,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而且海底的能见度也会随着新安海域海水含沙量的增大而降低,因此政府组织潜水员撤回韩国大陆,进行下一步计划。

他们将这些打捞上来的铜钱放在实验室,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上面印有淳化文字的铜钱,应该是宋太宗执政时期的。

我们都知道淳化这个年号只有宋太宗享有,当时北宋使用它足足有五年,指的就是君主对人民敦厚的教化。

而另外一个“至大通宝”上的至大年号则是元武宗海山的年号,元武宗使用这个年号也有四年了。

为了能够查证所有文物的来源,又要防止别国或者偷盗者,政府采取了严谨的管制措施,禁止所有民间渔船来这边打捞。

能够装有铜钱和大量的瓷器,说明这是一艘商品贸易的船只。

经过接下来一次打捞,韩国政府一共收获了超过两千件的瓷器,分别是一些纹路设计比较独特的青瓷和白瓷。

一个问题油然而生:这艘大型的商船到底是从哪里过来的?为何又沉入了新安海域呢?

为了解开这些谜团,韩国政府组织第四次考古行动,这一次他们采用的是美国的黑科技“水下拍摄”。

潜水员要佩戴水下拍摄器,潜入海底的同时还能记录下沉船原始的状态和受损的程度,以便于制定更好的打捞计划。

一位专业的潜水员带来的拍摄作业中显示,有一件很独特的青铜器,如果没有判断错误的话,应该是一件秤砣。

上面还有三个中文大字“庆元路”,经过资料的搜查,他们得知庆元路指的就是元朝的一个地方,换做现在的话,是在浙江省的宁波市。

打捞接近尾声 中方查明真相

这次新安沉船上涵盖的瓷器,不论数量还是种类,或是它们的工艺制作程度,都大大震惊了全世界。

从韩国起初并不在意到现在着重关注的态度,让不少媒体记者抓住了报道的机会。

他们一致认为:韩国政府是自认为这就是自家发现的宝物,理应属于韩国。

可是世界有不同的声音:船只上的文物全来自中国,为何不介入中方一起调查呢?

眼看着局面十分混乱,韩方也没有太多理由辩解,最终还是同意和中方一起查明真相。

他们除了在船只找到铜钱和瓷器之外,还意外地找到了许多细碎的木头片。

这些木头看起来很不起眼,不过出现在这个时候实在不太寻常,于是带到了文物部门鉴定,他们发现这是“檀木”。

它们还是成色上好的紫檀木,要知道紫檀木颜色饱满,气味芬香,正因为生长的速度非常缓慢,它们的价值才非常珍贵。

现在流行的那句话:“寸檀寸金”就是这么来的。

一共打捞了超过两万件的瓷器和二十八吨的铜钱,之后是超过一千根贵重的紫檀木。

如此重量级的宝藏,韩国政府这辈子真的开了眼,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珍贵的古物,这一艘沉船的价值远远不能用数值来形容。

不仅仅如此,他们在一次搜查的时候,发现了带有“东福寺”字眼的竹简,回顾1319年,东福寺发生了一片火灾,那时候主殿被烧毁的正是一尊偌大的释迦牟尼的铜造像。

侧面地反映这些铜钱有一层面结合了当时发展起来的佛教,紫檀木只是一个作为焚香的伙伴。

既然船只有元朝的元素,那么这一个谜团可以从元朝开始说起。

公元1322年,元朝朝廷解除了所有的海禁,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所以此前中断的所有贸易正常运作。

像是之前一直来往的中日贸易,也因此重新打开了商业窗口。日本政府的镰仓幕府决定派一批僧人到中国。

而来回的船只会不会就是这一艘新安沉船呢?毕竟当时日本镰仓幕府的统治者北条守时是要经过这片海域的。

难不成是这个过程遇上了不可抗力的意外才会葬身海底?又或者是当时遇上了别国的倭寇,面对袭击无法逃脱沉入海里也说得过去。

没想到这一艘带着许多谜团的沉船,会在某一天以一种别样的方式亮相,赢得全世界的瞩目。

现如今,这一艘沉船还放在韩国的海洋博物馆内,许多疑问的回答大多数都是这艘船从中国宁波港出发,目的地是日本,中途因为某些意外才会沉入新安海域。

不管怎么样,这谜团的揭开终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知看到这里的你们有什么感想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韩国   文物   新安   沉船   铜钱   渔民   船只   宝物   瓷器   国宝   海域   中国   人称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