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张廷玉火烧奏折,康熙反倒很高兴?深通上意的表现!

张廷玉,于清朝历史上占据着两个唯一,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文臣,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哪怕到了乾隆朝,哪怕乾隆皇帝并不待见这位三朝元老,哪怕“清朝本无文臣封公侯伯之例”,乾隆皇帝仍旧晋封张廷玉“伯爵”爵位。

《雍正王朝》对于张廷玉的官场活跃时间虽然有着错误的界定,但对于张廷玉的整体形象还是给予了最大程度的还原。

刑部冤案中,张廷玉堪称登峰造极的操作,真正解释了什么叫“深通上意”!

刑部冤案中,康熙皇帝指派皇八子胤禩调查张五哥顶包死刑犯,好不容易抓住机会的胤禩巡视掌握了案件的关键,诱审刑部堂官肖国兴,进而掌握了太子胤礽主使冤案的罪证。

拿着肖国兴的证词,胤禩连夜上报给了康熙皇帝,但康熙皇帝却犯了难。

到底该怎么办?

较真处理吧,胤礽肯定要被废黜太子之位,然后就是动摇国之根本,引发储位之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按住不管吧,胤禩毕竟掌握了证据,冤案又该如何处理,更何况,当初还是自己严令彻查,声称什么绝不姑息,难不成要自己打自己的脸?

千般无奈,万般纠结,康熙皇帝只能踱步来到军机处,找到了仍在加班的张廷玉!

康熙皇帝人未至,张廷玉便早早听出了脚步声,下跪等候:

能听得出朕脚步声的人不多啊

好一句“一语双关”,好一句来自领导的标准暗示!

能听出朕脚步声的人,不多;能猜中朕心思的人,更不多;希望你能对得起朕的这句夸奖,好好应对接下来的对话!

首先,我先告诉你,我来干什么:

睡不着,找你聊聊

睡不着?

能让康熙皇帝睡不着的事情太多太多,甚至可能是身体原因,但结合朝廷当前所发生的大事,康熙皇帝睡不着的原因并不难猜,肯定是刑部冤案有了结果,而这个结果让康熙皇帝犯了难。

究竟如何犯难,到底犯了什么难,还需要领导给出进一步暗示。

你孩子的病好些了吗

行了,方向大致明确了,基本和哪位皇子有关,再结合刑部冤案的大致情况,这位皇子基本就是太子胤礽!

因为刑部是太子胤礽该管,刑部的官员基本都是太子的人,出现如此荒唐的案件,太子胤礽基本跑不了!

只是,太子胤礽如何让康熙皇帝为难了?

张廷玉还需要等待更多的暗示,但领导的问题不能落地,当然要先回答:

还是在吐血,已经换了十几个方子,都未见效,只是拖日子罢了

尚未明确领导的真实意图之前,最理性的回应方式就是实话实说,切不可自作聪明,盲目揣测!

再看康熙皇帝的回应:

李德全,明天到太医院,让他们派人给衡臣的儿子看看病,要什么药就到大内药房去拿

请注意,康熙皇帝开始“挽救”张廷玉的孩子了!

如此表现就相当于暗示张廷玉:我救了你的孩子,你能不能救救我的孩子?

张廷玉当然要懂事,赶紧就亮明了态度:

微臣代犬子谢圣上天恩

请注意,并非“微臣谢恩”,而是“微臣代犬子谢恩”,区别在哪里?

“微臣谢恩”,那就只是康熙皇帝和张廷玉之间的事儿;

“微臣代犬子谢恩”,就成了康熙皇帝和张廷玉儿子之间的事儿;

张廷玉如此回应,就是想告诉康熙皇帝:明白您的意思,明白症结出在太子胤礽的身上,需要我怎么做,您就指示吧!

好了,铺垫完成了,康熙皇帝可以亮明目的了:

做父亲难呐,推干就湿,耗尽心血,看着他们平平安安成人难,教他们堂堂正正做人难,指望他们克绍箕裘,光大祖业就更难了

平平安安成人,堂堂正正做人,用来说哪位皇子都可以;但克绍箕裘、光大祖业就只能形容一位皇子,那就是日后即将继承皇位的太子胤礽!

意思很明确:太子胤礽又出问题了!

出了什么问题呢?

这有份折子,是八阿哥连夜递上来的,你看看

张廷玉看完奏折以后,稍加思索,便直接将奏折放在了蜡烛上,直至燃尽。

康熙皇帝甚至都被张廷玉的操作镇住了:

大胆,你怎么把它烧了

再看张廷玉的回答:

臣并不知道有这么个奏折

这么一道奏折,这么一道能够直接扳倒太子胤礽的奏折,这么一道将会严重抹黑皇家颜面甚至抹黑康熙皇帝光辉形象的奏折,只能消失,必须消失,而且康熙皇帝还不能擅自处理,必须借别人的手才行!

当然,张廷玉的操作有着赌的成分,但胜算极大!

如果康熙皇帝真想废了太子胤礽,哪还会如此为难!

唯一让康熙皇帝为难的,就只是这份奏折而已!

既然如此,那就让奏折消失,那就主动承担烧毁奏折的责任,留给康熙皇帝一个毫无顾虑的处理空间!

奏折没了,相当于证词没了,但人证还在,仍旧是个隐患,那就再处理人证。

康熙皇帝立马叫来了图里琛:

图里琛,你带领十名大内侍卫,到刑部去,带上肖国兴,把他连夜送到宁古塔,交盛京将军严加监管,不许他和任何人见面

送到宁古塔,还要盛京将军严加监管,还不许和任何人见面,这件事的经办人还是康熙皇帝最为信任,忠心耿耿图里琛,肖国兴再别想重现人间,皇八子胤禩就算想翻案都不再可能!

人证没了,证词没了,空口无凭,你可不能乱说哟!

一切处理完毕,康熙皇帝当然要夸一夸“深通上意”的张廷玉:

衡臣啊,你的苦心朕知道,你说你的儿子病很难好了,朕这个儿子,他的病怕也是很难好了

咱们只要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就行了

康熙皇帝真正的为难之处,就是为人父的责任牵绊,我尽全力保全你,但仍然希望你能好自为之,如果再有不是,那就不再是父亲的角色说话,而是皇帝的角色决断。

张廷玉的儿子,病在口体;康熙皇帝的儿子,病在心智;两个父亲相互挽救对方的儿子,这是父亲的责任,但张廷玉有无奈,知道自己的儿子只是拖日子,康熙皇帝更有无奈,更清楚这是权宜之计,只能维护太子一时而不能保全太子一世。

太子的嫌疑被撇清了,可荒唐的“宰白鸭案”又该如何处理?

照进现实,反映现实,康熙皇帝用了最为现实的处理办法:

刑部尚书,革职拿问;刑部侍郎,革职拿问;牵扯其中的江南官场,从上到下,一律革职。主犯,斩立决;从犯,终身监禁;而负责审理此案的皇八子胤禩,予以褒奖,加封“廉君王”。

尚书之上,真正的幕后主使,提都没提,但结果却皆大欢喜,甚至还可能会有坊间传唱的意外惊喜。

原来,康熙皇帝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原来,现实这棵大树,真就没人能够撼动!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的剧情和人设进行解析,烦请诸君辨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奏折   雍正   康熙   微臣   犬子   王朝   刑部   冤案   皇子   太子   火烧   皇帝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