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温超导实现重大突破,国内两所顶尖大学联合发表Nature

近日,《Nature》刊载论文:Signatures of superconductivity near 80K in a nickelate under high pressure(高压下镍酸盐在80K附近的超导特性). 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该研究成果主要由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主导。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张广铭教授和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其它参与该科研项目的单位还包括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

这次全新高温超导体系的重大发现,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科研领域的代表性突破。将有助于彻底破解高温超导微观机理,从而实现高温超导材料的有计划、有预期的设计和制造,不用再依赖于科学发现和浪费人力物力的穷举研究。从而进一步降低超导材料成本,推动其大规模地产业化应用。

此次发现的高温超导新材料为La3Ni2O7单晶体,制造出的用于特性研究的材料是一根几cm长的黑色固体棒,该种晶体生长条件极为苛刻,是科研团队花费两年多时间探究出来的成果,最终得到高质量的单晶样品。

王猛教授展示镍氧化物单晶体

虽然世界范围内的高温超导研究已历时数十年,但截至目前,仍然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超导材料成果过分依赖于科学发现,研究不确定性显著。1986年,人类首次发现了某些铜氧化物存在超导电性,而对于镍氧化物研究近40年来,对其超导电性没有突破性认识。这次,中国科学家发现的镍基超导材料,意义重大。

La3Ni2O7超导材料在中山大学实验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等海内外多家实验平台及机构开展实验测定,超导特性获得一致肯定,超导转变温度高达80K。

La3Ni2O7材料的电阻、抗磁性、及临界磁场拟合

高温超导机理至今未知,其是近40年来物理学中的最重要科学问题之一

超导材料要求:(1)绝对零电阻(2)完全抗磁性(3)宏观量子隧穿效应。至少具有上述特征才能称之为超导材料,近年来,超导领域已产生5个相关诺贝尔奖,其潜在的重大应用价值,对人类能源问题的缓解,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2008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铁砷基超导材料,随后,中国科学家合成了多种此类材料,并将其超导转变温度提升到55K,遗憾的是,未能进入液氮温区。液氮温区为何如此重要?答案就在于冷却成本,液氮制造容易,价格低廉,如果超导转变温区低于液氮,那么就需要价格昂贵的液氦、液氖等进行冷却。液氮价格最高点约在600元/吨,液氦价格为2000万元/吨,二者相差33万倍。因此,在常规应用领域,使用液氦冷却价格昂贵,一般不采用。液氮温区超导材料已经在电力交通、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科学仪器等领域广泛使用。

中国科学家本次发现的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材料,为全球超导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引领了该领域技术发展,《Nature》期刊审稿人也对此高度评价,称其为“开创性发现”、“具有突出重要性”。

有望破解高温超导微观机理

La3Ni2O7氧化物中,Ni的价态特殊,为+2.5价,其电子结构、磁性与传统的铜氧化物完全不同。将来有望通过进一步研究,确定高温超导实现的关键因素,进而与AI、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高温超导材料的大规模设计、合成。

中山大学建设的中子谱仪,及其它公共科研平台将助力科研团队对材料的进一步研究。王猛教授表示,团队正在攻关常压下达到液氮温区超导的镍氧化物超导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超导   抗磁性   单晶体   中山大学   高温   液氮   氧化物   中国   教授   发现   材料   国内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