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芯片恶法”失灵,印度裔顾问突然辞职,白宫总算回过味来了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随着中美两国在芯片问题上的较量愈演愈烈,美国政府也对中国芯片行业进行了种种限制和压制。

但是,针对中国的“芯片恶法”计划,随着一名印度籍顾问的突然辞职。该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揣测。

有消息称,一名印度裔曾在白宫担任高级顾问,他曾帮助美国政府制订“芯片恶法”。但是,就在决策和实施的关键阶段,他却突然辞职,引起了很多的猜疑。

有人认为,他是因为美国政府在对中国的“芯片恶法”上的失败而感到失望,所以才以辞职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美国“政客”网站最近确认,罗尼·查特吉,白宫印度裔顾问,《芯片和科学法案》的起草人之一,在为拜登政府担任顾问两年之后,辞去了自己的职务,回到了杜克大学任教。

这名印度籍顾问的离职又一次表明,中美两国在芯片之争上存在着复杂而敏感的关系。

美国为了保护自己的科技领先地位,一直在对中国的芯片工业进行各种限制。

但是,由于芯片行业是一个由国际供应链、产业链构成的世界,它所牵涉的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得针对中国的“芯片恶法”的实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与困境。

罗尼·查特吉曾在奥巴马任期内担任高级经济顾问。可以肯定的是,查特吉在与美国国内事务打交道时,表现出了一些职业素养。

自拜登委任他担任白宫顾问以来,他所承担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解决2021年美国港口拥挤的问题。查特吉在与美国运输部以及各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美国议会在2022年八月批准了《芯片和科学法案》,为芯片生产、研发以及人才培养等项目拨出了527亿美元的资金。

美国在该议案中明明白白地表明了自己对中国芯片发展的阻挠,特别是“中国护栏”条款的设定,让这两大半导体巨头不得不在中美两国的工业政策之间选择一方。

汪文斌在外交部的记者会上就此事作出了回应,美国这项以提高美技术与芯片工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法案。

通过对美国的芯片厂商给予了大量的补贴,提出了差别化的产业支持措施,来最大程度遏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

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限制相关公司在中国的正常投资与经贸活动,以及禁止中美之间的正常技术合作等条款。

这些条款将会扭曲世界半导体供应链平衡和正常发展,破坏世界贸易秩序,全球市场应当强烈抗疫。

《法案》中的“保护措施”具有强烈的地缘政治性,这也是美国实施经济强制政策的另一个例子。

据美国《政客》网报道,查特吉下台的最大理由,或许是因为其领导下的美国晶片工业,为了降低其对亚洲厂商如台积电的依赖性。

而需要重新制定政策,这从反方面表明了美国的反全球化战略是行不通的。

在他提出的议案中,美国将拨款527亿美金给芯片行业,但关键不在于这些大公司愿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而在于这些工厂、研究所、企业能不能雇佣到足够多的工人、工程师、科研人员。

之前台积电董事长曾对美媒体表示,台积电因缺乏能熟练掌握半导体设备运转的操作员,导致台积电在美国西南部的一家工厂,在二到三年后才能正式投入生产。

中国的芯片工业也不可能完全依靠进口,因为它们面临着新的挑战。中、美两国在芯片上的长期竞争,让中国认识到了本国技术的重要。

中国政府为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准和自主可控性,在科研创新、引进国外高端人才、推进技术转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努力。

中国的芯片行业必须加速转型,由低端的生产转向高端的设计与研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

总的来说,美国对华芯片制裁的受挫是因为产业全球化的大趋势制约。

如果拜登政府继续违背全球化趋势执意对华制裁,那必将引火上身,导致自身芯片产业的成本持续提高,产业动力也将持续低迷。

中国必须抓紧全球化的机遇,寻找突破口,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


本文由“四月一日莳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杜克大学   印度   白宫   美国政府   芯片   顾问   政客   法案   美国   中国   条款   产业   工业   行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