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铁诞生?该国豪言:若中国有难,我们将毫不动摇与中国并行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随着国际局势的逐渐风高浪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对我国进行围追堵截,妄图打断我国发展进程。

可世界上并非只有一个美国,和他的十几个资本主义盟国,世界上有二百个国家和地区,绝大部分是心存正义、支持公理的。

现在,我国就有一个友好国家,堪称与“巴铁”相同等级。

最近该国领导人公开发言:

“如果中国面临了困难和挑战,我方将毫不动摇地支持中方。”

这个堪称“新巴铁”的国家是谁?

想必大家看到这里已经猜到,正是——俄罗斯。

不打不相识

在公元一世纪前后,那时的欧洲有三大民族,分别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中的东斯拉夫人,也就是今天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人的祖先。

东斯拉夫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度,莫斯科大公国。

通过联姻和宗教归附,东斯拉夫人自认为是拜占庭帝国正统、正教继承者,这是俄罗斯历史文化中“西方”的底色。

说到俄罗斯历史,绕不开三个人,第一个就是“雷帝”伊凡四世。

1547年,年仅17岁的伊凡四世正式加冕,随后迅速掌握实权。

雷帝信奉扩张主义,不断吞并周边小国,并开始征服西伯利亚。

随着沙俄帝国开拓西伯利亚,其历史文化中的“东方”意味也越来越浓,同时,与我国产生了数十次较大的军事冲突。

伊凡四世之后,沙俄又迎来了两位大帝: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大帝。

在二人执政的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中后叶,俄罗斯发展速度飞快,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生产方式。

尤其俄国人还获得了波兰大片土地以及黑海入海口。

十九世纪初,击败了拿破仑的沙俄被称为“欧洲宪兵”,屡屡干涉欧洲事务,就连曾经的日不落大英帝国都畏惧其三分。

直到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沙俄的虚弱才暴露出来。

1917年,由于俄国一战总体呈战败趋势,国内先后爆发“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列宁回国掌权后,决定推翻一切不平等条约,包括中俄之间原本签订的大多数不平等协议,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从此之后,苏联整体上与中国关系大大改善。

一方面是列宁本人是个实实在在的国际派。

另一方面,也是沙俄在一战败得太惨,新生的苏联政权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绞杀,列宁不得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随着苏联特使马林来华,孙中山最终推出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923年,孙中山与苏联特使越飞共同签订了《孙越宣言》。

这份宣言是中苏第一个蜜月期的标志。

为了响应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苏联方面出人出力,提供了大量军事顾问和武器装备。

那时的苏联在国际上太过孤单,急切地需要一个红色国家携手并进。

加上列宁本人对华态度较好,又是国际主义者,这段时间苏联对广州国民政府的确“够意思”。

可谁也没有料到,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翼掀起反革命政变。

屠刀迅速向进步分子和共产党人头上落下,苏联势力整体上被逐出中国。

两国关系瞬间降到冰点,这还不算。

蒋介石头脑发昏,作为一流阴谋家、二流政治家、三流军事家竟然反倒打起了苏联的主意,搞了所谓的“外交革命”

在蒋介石授意下张学良挑衅苏联,结果东北军在中东路大败而归,让世界看清了中国军阀多么不堪一击。

此次事件,也是关东军“下克上”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北军战败后,蒋介石又通过多方渠道联系苏联,以双方共同敌人日本为切入点,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前期日寇来势汹汹,在这段时间,苏联作为我国最大的外部援助力量,在三年时间内先后提供飞机千余架,火炮4000门以上,汽车2050辆,机关枪14025挺,枪弹1640万发……

但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苏联方面得到情报,德国可能随时入侵苏联,斯大林指示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想尽办法与日本结束敌对状态”。

于是1941年4月,《日苏条约》签订,苏联从此整体上停止对华援助,不过对我党还保留部分援助。

人类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风景

1949年10月2日,苏联就承认新中国国格,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但和平的日子并没能持续多久,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

当时对于新中国的参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看好我们,甚至包括苏联。

可斯大林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曾经孱弱的中国军队竟然差点将美国人推下了海!从此之后,中国人才敢大声地说: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美援朝期间,由于中国空军太过稚嫩,苏联为我国提供了绝大部分空中力量。

先后投入12个师的兵力,参战人数总计为72000人,歼击机击落美军飞机1097架,高炮部队击落美机212架。

抗美援朝后,苏联对我国展开了人类历史上以前从没有过的大型对口援助项目——“156工程”

从产业到文化,从科学原理到技术细节,手把手、给图纸、答疑惑。

“军工、煤炭、电力、石油、有色金属、钢铁、化学、机械、兵器、电子、航天航空和轻工医药等等”。

整个中国的初步工业化可以说是苏联人(含东欧)帮助我们完成的。

举个例子,能源产业中洗煤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可惜新中国并无这个并不算太难的技术。

1952年,苏联列宁格勒煤矿设计院总设计师瓦西里耶娃亲自横跨数千公里,到安徽省淮南市负责该项目百分之90以上的工程。

淮南谢家集洗煤厂、蚌埠肉联厂、马鞍山钢铁厂……

“156工程”让新中国大步迈向工业化,使落后世界百余年的中国,真正望到了发达国家的项背,更是今天我们弯道超车的基础。

这是事实,无须否认。

除了“156计划”,还包括核技术的分享。

据俄罗斯解密资料显示,“苏联原子弹之父”库尔恰托夫曾在中国呆了整整一年。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回荡在高校的大广播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则是每个青少年必看读物。

可种种原因下,这段蜜月期也只有十年。

1960年7月16日,苏联方面单方面告知中国政府,决定撤走所有专家和援助。

其中许多专家作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将中国人民当成了自己志同道合的兄弟,想尽一切办法把科学技术留在中国。

著名的苏联导弹专家组组长谢列莫夫斯基,得知自己即将被撤离回国之时,直接找到基地指挥官孙继先,将笔记给孙继先拍照。

后来,这个故事演化成了广为流传的“专家故意把笔记本放桌子上去厕所”

如果非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这段感情,那便是——同志。

新世纪的携手同行

苏联晚期,戈尔巴乔夫上台时,中苏关系大大缓和。

但苏联已经不再是那个苏联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中国带来了宝贵的经验——

“不走老路,不走邪路”。

随着西方国家不断打压中国和俄罗斯,中国和俄罗斯再次像历史上那样携手同行,成为“好兄弟”。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共同发起并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东亚、东北亚至中亚地区的人文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俄罗斯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2017年时,中俄双边贸易总额已达466亿美元之多,俄国出口到中国贸易量约占总贸易量的百分之十以上。

2019年6月5日,中俄两国成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份表述在中国对外交往中独一份。

2021年,俄罗斯元首普京公开向媒体表示:

“中俄关系在历史最高水平”。

到2021年时,中俄贸易总额达到了惊人的1468.7亿美元,中国连续十二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

尤其是人均石化资源极度匮乏的中国获得了俄罗斯大量的能源出口,中国自俄进口能源产品3342.9亿人民币,占当年中国自俄进口总值的65.3%。

截止至去年12月份,中俄双边贸易总额达1902.72亿美元,同比增长将近百分之三十。

同时俄罗斯向中国开放鄂霍次克海,东北的产品有了直接入海口,两国在国际上步调也保持一致。

不仅仅是政府层面的友好。

我们知道,由于西方媒体长年累月在外网抹黑中国,中国在国际舆论、尤其是国外底层百姓眼中形象欠佳。

但根据皮尤调查中心2019年的研究发现,俄罗斯群众对中国的认可度为71%,世界主要大国中断层式第一。

这证明了,哪怕隔三差五总有西方抹黑新闻流出,但俄罗斯从官方到民间,对中国的整体印象仍是世界大国中最佳的,这毫无疑问。

尤其是国际浪潮波诡云谲的前提下,两国只有真正背靠背、心贴心才能打破世界旧秩序,迎来世界新秩序。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沙俄   斯大林   中国   西伯利亚   东欧   苏联   毫不动摇   俄罗斯   欧洲   列宁   新中国   蒋介石   我国   国家   贸易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