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政策背后逻辑,为何美国甘愿放弃中国芯片市场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为何美国甘愿放弃中国芯片市场#​

美国近期推出了一系列针对芯片产业的政策举措,包括《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2022),该法案计划在5年内投资2800亿美元,其中527亿美元用于支持本土芯片制造和研发,以及加强半导体供应链的安全和创新。该法案还包含了一些针对中国的排他性条款,限制接受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并要求他们通报在中国的任何芯片投资。

这些政策举措表明,美国正在采取一种“双轨”战略,既要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又要提升自身芯片产业的竞争力。美国的目标可能是想在全球技术优势竞争中领先于中国,或者至少保持与中国的平衡。但是,这种战略是否有效呢?美国是否真的甘愿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芯片市场呢?

美国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的效果并不明显。尽管美国对华为、中兴、中芯国际等中国芯片企业实施了多层次的制裁和限制,但是中国芯片产业并没有被打垮,反而更加坚定了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决心。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芯片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出了“十四五”规划中的“新基建”战略,将半导体作为重点领域之一。

中国芯片企业也在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扩大市场份额。例如,华为旗下的海思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处理器供应商之一;中兴已经实现了5G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的自主设计和生产;中芯国际已经开始量产14纳米工艺节点,并计划在2023年实现7纳米工艺节点;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闪存供应商之一。

美国提升本土芯片产业的难度也很大。虽然美国拿出了巨额资金补贴本土芯片制造和研发,但是这些资金并不能立即转化为实际产能和技术水平。美国本土缺乏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和生态系统,需要依赖外国企业提供设备、材料、设计、封装、测试等服务。

例如,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商在先进制程方面远超过美国本土厂商;荷兰ASML公司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极紫外光刻机(EUV)的设备商;日本则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硅晶圆市场。这些外国企业不仅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也受到各自国家政府的影响,不一定会完全配合美国的芯片政策。

此外,美国本土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环境限制、市场需求变化等挑战,这些都会影响美国芯片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果。

美国放弃中国芯片市场的代价也很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占据了全球芯片消费的近一半。中国不仅是芯片的最终产品制造中心,也是芯片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例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电脑、电视、汽车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5G网络建设者和用户之一;中国还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这些领域都需要大量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效率的芯片。

如果美国完全退出中国芯片市场,不仅会损失巨大的收入和利润,也会失去与中国市场和技术的互动和创新机会,甚至会让出市场份额给其他竞争对手。

美国芯片政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弃中国芯片市场,而是一种试图在中美技术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战略布局。然而,这种战略布局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造成双输的局面。

因为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度分工、专业化和相互依存的全球产业,没有一个国家或企业可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合作和开放,才能实现共赢和创新。

美国贸易争端对美国芯片企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

• 降低了美国芯片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收入。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美国芯片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1.8%下降到10.9%,而中国本土芯片企业的市场份额则从2021年的3.1%上升到7.1%

美国芯片企业在中国的收入也受到了影响,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22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额为5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2.5% 。

• 增加了美国芯片企业的成本和风险。由于美国的出口管制,美国芯片企业需要获得许可证才能向中国出售某些技术,这增加了他们的行政负担和不确定性。同时,美国芯片企业也面临着被中国采取反制措施的风险,例如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或被征收关税等 。

• 削弱了美国芯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由于美国的出口管制限制了美国芯片企业与中国市场和合作伙伴的交流,这可能影响他们获取新的需求、技术和人才,从而降低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此外,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美国芯片企业如果放弃中国市场,可能会失去规模效应和利润空间,从而影响他们在研发和投资方面的能力 。

为了应对或绕开美国的制裁措施,一些美国芯片企业尝试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 游说政府放松或取消出口管制。一些美国芯片企业通过行业协会或个别方式向政府表达了他们对出口管制的担忧和反对,并呼吁政府放松或取消这些措施。例如,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之一泛林半导体(Lam Research)就曾游说政府允许其向中国出售用于14纳米或以下芯片制造的设备 。

• 调整产品设计或供应链以避开出口管制。一些美国芯片企业通过调整产品设计或供应链,以减少或消除对受限制技术的依赖,从而避开出口管制。例如,英特尔(Intel)就曾表示,它可以为华为生产不含受限制技术的芯片 。

• 在其他市场寻求替代或增长机会。一些美国芯片企业通过在其他市场寻求替代或增长机会,以弥补在中国市场的损失或缺口。例如,高通(Qualcomm)就曾表示,它将在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寻求更多合作伙伴,并在汽车、物联网等领域寻求更多机会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美国   中国   芯片   市场   管制   半导体   本土   逻辑   政策   产业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