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后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吉林省疾控专家提醒

“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遵听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注意药物使用方法。”针对洪涝灾害后公众该如何做好自我保护,吉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长喜从四个方面给出了权威解答。

首先,预防意外伤害。要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如发布灾情预警,应减少外出,远离不熟悉的水域或激流,防止溺水,防止犬或蛇等动物咬伤。确需外出,要做好安全措施,注意周围高压线情况,防止触电,合理增减衣物,既要防止中暑,又要防止失温;减少皮肤在水中浸泡时间,保持皮肤干燥,预防皮肤病。

第二,注意饮用水卫生安全。要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不喝生水。装水容器必须干净,要定期清洁,并经常倒空清洗,以防污染。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一定要用漂精片、消毒泡腾片等消毒后才能取用。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如被污染,退水后应充分清洗管路,水龙头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第三,注意食品卫生,防止病从口入。灾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以及由其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我们的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进食前要洗手;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

第四,注意环境卫生,预防自然疫源性疾病。灾区可能发生鼠疫、炭疽、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布鲁氏菌病等。灾后要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不要在污水中洗衣、游泳,避免光脚踩水。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穿长袖衣裤,使用驱避剂和蚊帐等防护用品。杀灭蚊蝇,防鼠灭鼠。管理好家禽、家畜,避免粪便污染水源食物。

来源: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朴松莲 报道、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吉林省   布鲁氏菌   副伤寒   出血热   洪涝灾害   粪便   灾区   肝炎   传染病   水龙头   防护   食物   自我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