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越养越自卑?看完这7个例子,我突然就明白了

#护苗有我2023#

文/兰妈谈育儿

养出一个自信又优秀的孩子,这是成功教育的重要体现

自信和优秀,也是孩子未来朝更好方向发展的前进资本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发现:

当我们发现一个孩子犯错之后,越是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孩子的情绪就变得越来越焦躁,特别是那些对孩子使用“激将”的消极手法,孩子在不断被打压的情况下,性格越来越叛逆的同时,也因为不被理解尊重而变得越来越自卑

所以,教育好孩子一定要足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让娃越来越自卑的一些事情就不要再做了

比如,以下让孩子越来越自卑的7件事,建议经常拿出来看看,避免消耗孩子的能量:

01

对孩子说狠话

有这样一个特别淘气的男孩

他放假整天想着如何闯祸、多找点刺激事干

刚放假几天,每天不是带着小伙伴下河摸鱼,就是放鞭炮吓狗

有一次,还因为越墙偷葡萄被隔壁大妈上门讨说法

妈妈得知这些情况后,她气急败坏地说了一大堆狠话:

“你看看你,现在根本就是人嫌狗不爱”

“我怎么生了你这个祸害,整天就知道害人”

“我真希望从来没生过你,现在也不至于天天生气”

一大堆的抱怨话脱口而出,男孩也在语言“激将”中失去理智,夺门而出后大半天未归

后来,还是隔壁村的邻居干完农活后,回家路上看到男孩一个人蹲在河边

而邻居也因为担心男孩会发生危险,才硬拖着一起回家

没想到,半天未见到孩子的妈妈上来又是一顿批评:

“这半天时间都死哪去了,才说你几句就受不了,那以后到社会上怎么办”

犀利的语言让男孩下意识后退,眼神里透露的疏远和忧伤

那一刻,男孩身上哪里还有什么“小魔王”的影子,可这真的是妈妈教育上的成功吗

并不是

以批评为首的压制,懂事只是表象,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始终有孩子的悲伤和落寞

所以,教育不能以批评压制孩子

学会常对孩子说:“怎么了”、“你打算如何”,这样的反问手法会更容易促进沟通

02

在小事上消耗

之前,和一位有过消极童年的朋友聊起“从小自卑孩子是什么样子”时

她一口气说了七、八条

1、走路喜欢挨着墙角、不敢看人脸

2、不敢随便乱发脾气,遇到人多时就躲一边

3、说话声音很小,生怕被别人嘲笑

4、怕被人嫌慢说话结结巴巴,表达能力差

5、习惯看别人脸色,生怕把别人惹生气

6、没有主见,有很多想法却始终不敢表现

7、过度害羞,做事情很难集中注意力

8、具有攻击性行为,逃避竞争活动

听完这些描述,我很难想象自卑感背后经历着怎样的怯懦与灰暗

一直以来,我也认为自卑就是胆小、也是性格上的腼腆

可事实并非如此

那来自心灵上的童年伤疤,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于父母和家庭的影响

就拿喜欢在小事上消耗这件事来说

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都可能会成为你抬不起头的伤害积累

5岁那年,朋友帮妈妈晾晒衣服时不小心掉地上弄脏了

本来就是没多大的事、也是属于无意为之

可朋友却被妈妈连衣服带人扔到门外,还发话说:“衣服要是没洗干净,就不要回来”

多年之后,再次回忆在小事上被消耗那些事,她依旧会难过,留下的童年伤疤也或许需要用余生去治愈

其实,每一个人、包括孩子在内,大家都是在试错中不断成长,平时多一些等待、多给孩子一些表现的机会,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在马不停蹄成长

03

在外貌上丑化

爱美心是天生的

如果你遇到一个“不爱美”的朋友,Ta的内心可能承受着一份自我丑化的自卑感

亲戚家的女儿,从小到大都不敢穿裙子,更不敢留长发

问及原因后才知道,原来女孩是觉得自己穿裙子、留长发太丑了

事实上,女孩一点也不丑,有着标准的五官、白皙的肤色

可女孩父母为了防止早恋,就故意在外貌上丑化女孩

明明长发是标准的美人儿,偏偏要说:“本来就长得丑,现在是越打扮越见不得人了”

明明穿裙子总能让人惊艳,偏偏又说:“快快,赶紧脱下来,跟个唱大戏的老妇人一样,别让人笑话了”

后来,女孩渐渐地越来越讨厌长发、更讨厌穿裙子,也不敢站在镜子面前

因为,在女孩看来“自己简直是太丑了,都不敢直视”

父母在外貌上故意丑化孩子,或许本意是希望孩子不要太注重外貌

可丑化孩子难道就能坦然面对外貌吗

并不会,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孩子也不例外

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他们对美的认知都是来自外界的感受

如果刻意贬低孩子的外貌,就会让他们陷入“我太丑”的自卑心理,一个对自己没有自信、不敢承认自身优秀的孩子,又岂会有信心去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呢

04

在学习上加压力

之前和一位幼师朋友聊天时,她告诉我:

现在有些幼儿园小朋友的学习水平,都快赶上小学三年级了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总觉得有些太夸张了

可当我真正遇到有相同的学习经历后才明白

原来,所谓的超前学习,不过是父母不断给孩子施加的学习任务

有一位朋友,他就是从小被父母施加学习压力长大的孩子

小时候,父母就告诉他:“好好学习,是你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

长大后,父母又告诉他:“升职加薪,是你必须要实现的人生价值”

一路上,父母都在不停地计划、不听话地施加压力

如果哪个过程没有按照计划进行,或者达到的期望不够理想化,朋友就觉得他是个很糟糕的人

长久以往,不管取得了怎样的成就,那份自卑感依旧存在

所以,朋友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踏实,可又一直找不到,最后还在谨小慎微中丢失了一份又一份快乐

05

传递负面能量

前几天,有一条视频有关“原生家庭伤害”的视频闯进我的视线

视频博主说:

“给大家一个忠告,原生家庭不好的女孩,千万不能碰,不然你会输的很惨,捂不热的…”

看得出,博主在原生家庭不好的那个女孩身上受到了一些伤害

可难道原生家庭不好的女孩就不值得被爱吗

我翻遍整个评论区找答案

放眼望去,最后被两条精华点评吸引到了

一位叫“平凡大方”的朋友说:

“原生家庭差的女孩,脾气差、也很自我,不知道理解人,更不好相处”

还有一个叫“旧梦一场”的朋友说:

“原生家庭不好的女孩,可以被好男人治愈,但如果再找到原生家庭不好的男人,那就是下地狱”

从两位网友的评论来分析,他们对原生家庭不好的女孩理解,都是来自情绪、和性格相处方面的认知

其实,原生家庭差的女孩不是捂不热,而是他们更缺爱、敏感,也更害怕受到伤害,在防备心理下是不太容易打开心结的

我认识一个原生家庭不好的女孩,母亲早逝,从小跟着奶奶生活在一起

奶奶脾气不好,总骂女孩是拖油瓶、上辈子是来报恩的

父亲在女孩上初中那年也再娶了,不久后就生下一位妹妹

自此,女孩在家里的局外感就更加强烈,也因为不被重视关爱,她辍学后就跟一个男孩坠入爱河

当初女孩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冷落有多深,她对男孩的依赖就有多强,为了爱也不惜和父亲断绝父女关系

可惜的是婚后男孩并没有治愈女孩,反而让鸡毛蒜皮的小事让女孩一次次受伤

最后,女孩凭着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当男孩再次回首求复合时,女孩就是心比石头还硬

所以,原生家庭不好的女孩,并不是一开始的心狠、冷漠,只不过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让她们对身边的某人某事不再抱期待罢了

06

当众棒打孩子

还记得2020年,武汉一初中学校走廊上发生的悲剧吗

一个14岁男孩,因为在学校公然跟同学打牌被请家长

母亲得知孩子在学校荒废学业后,见面的第一件事就是朝着儿子狠狠地甩了一巴掌

待妈妈离开后,前后不到5分钟,男孩站在走廊上一跃而下,结束了年少的生命

这件事当时一度冲上热点

有人觉得惋惜

有人吸取教训,表示以后要跟孩子好好说话,避免重蹈覆辙

也有人表示玻璃心,觉得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动不动就跳楼寻短见

其实,我们在看待跳楼事件、或者反省相似经历时,都很容易忽略一件事

那就是“孩子被打骂时是种怎样的感觉”

还记得小时候奶奶放在草席下的钱丢了,她冤枉是我偷的

为了证明清白,我一直哭闹解释,可奶奶那明显的一脸不信任,让我挫败感十足、甚至还有些无地自容

难过时我躲在房间里嚎嚎大哭,又打电话向爸爸解释诉苦

被冤枉时我很难过、也很委屈,似乎那件事不还我公道,我就失去了出门的勇气

这就是自我感觉,一个被扣上负面标签的孩子也很难踏出好的人生

被冤枉时都如此难受,那被当众挨打的感觉又怎会好到哪里呢

而被冤枉和被当众挨打,还都是属于打击性影响,它摧毁的不止是一个人的内心,还有来自尊严上的破裂

如果一个孩子连尊严都没有了,他们哪里还有力气去好好长大呢

07

故意不理孩子

我们在希望孩子成长得多么好时,别忘了,孩子比我们想象得还需要被爱

有一位妈妈,和女儿约好了“再玩一会”一起去超市买水果

结果,女孩和伙伴们一起玩得太嗨了,完全忘记“去超市”这件事

等到女孩玩得满身大汗回家,看到妈妈已经在忙着做饭时,女孩有些内疚,她跑过去赶忙问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妈妈没有回答

那一个下午,妈妈也没有再理会女孩

这件事给女孩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从那以后,女孩几乎就没有晚回家过

为了不让妈妈生气,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妈妈的安排也会尽量做到

本以为,女孩和妈妈的和谐指数会一直持续下去

可自从女孩上初中之后,一切都变了

妈妈担心女孩早恋会影响学习,非逼着孩子剪掉最喜欢的长发

面对喜爱的长发,女孩说什么也不愿意,甚至提出“要搬到学校住”的想法

也因为这个想法,妈妈狠狠地把女孩批评一顿,最后还严格限制放学回家的时间,如果晚回家5分钟就会直接给班主任打电话

不曾想,计划赶不上变化,妈妈让早回家、女孩就故意晚回家…

为什么以前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如此叛逆,大家都说这是叛逆期来了

其实,哪有什么叛逆期,只不过是孩子本身有没有足够被爱的安全感

小时候妈妈说什么都听,那是孩子爱妈妈,不想妈妈生气才事事顺从

长大后呢,孩子的自尊心更强,很多语言打击和过度干涉,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降低自己的幸福指数、也陷入拼力挣扎的精神内耗

所以,教育好孩子就要尽量避免让他们陷入糟糕的心理状态

如果问“为什么有些孩子没有经历过叛逆期”

我认为,那些孩子都是从小在充足的被爱环境下成长,他们和父母之间没有距离、也没有隔阂,自然也就相处得和谐融洽

那么,关于让孩子越来越自卑的一些事情,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自卑   孩子   外貌   例子   不好   父母   男孩   妈妈   女孩   家庭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