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文章:“贵州经验”值得香港借鉴

参考消息网8月10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9日刊发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人口健康科学助理教授肖云钰和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叶兆辉联合撰写的文章,题为《贵州在建造桥梁和解决贫困上为香港提供了经验》。文章编译如下:

近年来,香港的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富差距似乎有所扩大。在这座城市努力应对贫困挑战之际,我们或许可以向贵州学习。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的省份已经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地方。

贵州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利用这个地区的特色,打造包容性经济,并让政府更有效且高效地解决居民的日常需求。最近我们前往贵州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时,发现这个曾经“地无三尺平”的地区变成了中国西南重要的交通和地理枢纽,这一点令我们大为震惊。

关键是什么?桥梁。中国桥梁建设的悠久历史证明了这种结构是如何促进城市化、经济发展、生产力乃至社会关系的。

身处西南山区的贵州成了桥梁变革力量的象征。曾经似乎无法踏足的地方现在变为通途,而桥梁充当了连通整个地区的纽带。1979年至2020年间,贵州的公路网迅速发展,新建了许多桥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建成的坝陵河大桥。这座悬索桥不仅在桥梁规模和复杂程度上实现了突破,也助推了贵州的交通、贸易乃至体育活动的发展——桥上设有蹦极、跳伞、滑翔伞等极限运动设施。

如今,贵州已成为享誉世界的“桥梁博物馆”。这里拥有超过2.8万座公路桥梁,而且据认为全球最高的100座桥梁中近一半在贵州,其中包括前10座桥梁中的4座。

有趣的是,这些桥梁的功能也在进化。它们从单纯地为交通提供便利,变成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促进了贸易和旅游的发展,而且还鼓励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增值。

重要的是,这些桥梁在使贵州成为陆上交通枢纽的同时,突出了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与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相连的独特地理作用,并有可能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一个更大的经济区。

交通状况的改善缩小了贵州与沿海地区在资源配置上的差距,并促进了贵州的经济发展。贵州今年上半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这些桥梁还成为旅游景点,为“桥梁旅游”提供了独特的机会。例如,坝陵河大桥自2019年以来已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将桥梁旅游、体育旅游和文化旅游融为一体的方式也刺激了民宿、露营和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如果贵州继续深化改革,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就可以利用交通改善来吸引更多的资源、人力和资金。这为香港和其他地区提供了发展经验,展示了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忽视弱势群体,响应了联合国“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现在是香港把我们的桥梁建设成通往世界的超级纽带的时候了。我们要努力维护和加强对中国内地和国际社会的独特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贵州   香港   经验   桥梁   贫困   经济发展   独特   交通   地区   旅游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