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罗刹海市》歌词,看了就知道这首歌的深度

作者:重庆读本

《罗刹海市》是一首描述罗刹国场景和故事的歌词,其中涉及到一些特定的象征和隐喻。以下是对歌词的详细解读:

"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这句话是歌词中的第一句,它暗指罗刹国与中国之间距离不远。

"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这句话描述了罗刹国的人们通过七冲、焦海和黄泥地这些艰难险阻,暗示了罗刹国的人们在追求什么,可能是权力、财富或者其它的东西。

"只为那里有一条一丘河":这句话表明罗刹国的人们的目的地是那条河,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在追求什么,这条河可能是象征着希望、理想或者美好的生活。

"河水流过苟苟营":这句话描述了罗刹国的人们像苍蝇和狗子那样为了吃的到处乱窜,投机钻营,不知肮脏。它象征了罗刹国的人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不择手段的行为。

"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这句话中的“叉杆儿”可以理解为幕后的老板,而“马户”则是指罗刹国的人们像驴那样勤劳、倔强,但同时也被当做鸡一样对待。

"十里花场有浑名":这句话中的“浑名”可以理解为绰号,代表了罗刹国的人们在花场里的各种伪装和粉饰,他们试图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面目。

"她两耳傍肩三孔鼻未曾开言先转腚":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女性形象,她的特征是耳朵大、鼻子高,不说话的时候先转屁股。这可以理解为罗刹国的人们对于女性的歧视和轻视,把她们看做是低下的存在。

"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这句话描述了罗刹国的人们每天都在窝里卧着,象征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懒散、颓废的精神面貌。

"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这句话中的“老粉嘴”可以理解为罗刹国的人们嘴巴粉红、伪装成美好的样子,而“多半辈儿”则是指他们已经活了大半辈子。这句话表达了罗刹国的人们自以为自己是高贵、美好的存在,但实际上却是虚假的、伪装的。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这句话表明罗刹国的人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们像驴一样勤劳、倔强,但却被当做鸡一样对待。

"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这句话表达了罗刹国的人们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本质。

"勾栏从来扮高雅":这句话中的“勾栏”是指古时候的娱乐场所,这里可以理解为罗刹国的人们在表面上追求高雅、美好,但实际上却是虚假的、伪装的。

"自古公公好威名":这句话表达了罗刹国的人们对于公公的崇拜和尊敬,公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太监,这可以看作是对于太监文化的讽刺和批判。

"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这句话引入了一个新的角色——马骥,他的出现可能会改变罗刹国的一切。

"美丰姿少倜傥华夏的子弟":这句话赞美了马骥的仪表堂堂和年轻有为,他代表着华夏的优秀子弟,他的出现给罗刹国带来了希望和改变。

"只为他人海泛舟搏风打浪":这句话表达了马骥为了他人而冒险闯荡,在风浪中搏斗,象征了他的勇气和拼搏精神。

"龙游险滩流落恶地":这句话描述了马骥在旅途中遭遇的困难和险阻,他面临着恶劣的环境和艰难的处境。

"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这句话表明马骥看到了罗刹国的黑白颠倒是非。

编辑:何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罗刹   龙游   勾栏   歌词   黄泥   华夏   公公   太监   子弟   勤劳   高雅   深度   象征   美好   身份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