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首富:年入7800亿,超华为成最大名企,她哪来的这么多钱?

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 华生凭澜意

编辑 | 华生凭澜意

前言

她曾只有大专学历如今却身家千亿,她是打工人也是“大老板”,她完成了“从一滴油到一块布”的跨界创新,她实现了从月入百元到中国“女首富”的巨大“鸿沟”,她就是传说中的“创一代”——范红卫。

与盘踞多年的前“榜一”,碧桂园老板杨惠妍不同的是,这位“喜提新晋女首富”的“女强人”,却以低调内敛著称。

当历史的巨轮驶向未来时,范红卫是如何靠“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建立起自己庞大的“商业帝国”的?又是如何“打败”华为,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的?

从零开始——工人到个体商户

这一切的一切,还得从1967年的苏州吴江说起,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伴随着啼哭声,一个“女娃娃”呱呱坠地,来到了人世间。

父母给这个女孩起名叫做范红卫,因为家境不是那么优渥,家里从小就希望她能找个普通工作,再嫁一个好丈夫。

虽然条件有限,范红卫还是被供完了大专,毕业后,年纪轻轻的范红卫就进到了当地一家供销社里,做了会计,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她或许真就像父母期望的那样,老老实实当个“打工人”,再许一良人相夫教子。

平平淡淡也没什么不好,不过一次偶然的缘分,让范红卫结识了传说中的“好男人”——一个比她小三岁,在建筑工地当小工的陈建华,这次的不期而遇,却成了两人命运的转折点。

出生在苏州盛泽镇的陈建华,从小生活的家庭条件也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有些贫寒,所以他才早早出来干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为父母分担压力,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虽辛苦,但好在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苦中也没忘了作乐,陈建华的日子也还算过得舒坦,但人生往往充满着戏剧性,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就可能决定一辈子的走向。

在工地做了三年小工,陈建华也逐渐熟练起来,也开始变得忘我起来,工地上难免爬高上低,陈建华就是那时不慎失足摔下来的。

但日子还得过,不能因为在家歇养的时候就“吃老本”,那可是自己好不容易才积攒下来的血汗钱,于是开始另谋出路的陈建华,也开始展现出他独到的“商业头脑”。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陈建华想到了自己的家乡盛泽的特产——丝绸,原来我们有所不知的是,盛泽和“苏杭”还有湖州齐名,并称“”,历史上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闻名于世。

陈建华就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说干就干,拿着“血汗钱”,他先以低价收购大量蚕丝,再用比市场价高一点的价格出售,这些蚕丝都是好货,摆在需求量大的盛泽市场面前,卖出去不成问题。

慢慢地,前来问询的商户多了起来,为了让他们买的放心,陈建华还保证如果有质量问题,自己一定亲自解决,给父老乡亲们一个合理的交代。

后来打开了口碑,他还趁机推出优惠措施,薄利多销了起来,5年过去了,他的口袋慢慢鼓了起来,通过自己灵活的头脑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200万。

一个偶然机会,陈建华认识了做会计工作的范红卫,一来二往两人情投意合,没过多久就产生了好感并决定结婚。

不顾众人的极力劝阻,范红卫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小学毕业的陈建华,她始终觉得自己嫁的是爱情,并有了辞职和陈建华一起打理蚕丝生意的念头。

恰巧,一个机会败摆在了夫妻二人面前。

创办吴江化纤制造厂,专管财务

94年,陈建华的家乡盛泽,有个镇办纺织厂面临倒闭,“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范红卫夫妇一合计,当即决定买它!

不过困难的是,这个纺织厂要300万才拿得下来,就算陈建华拿出全部家底,也还少了100万,要知道当时人均收入才了了几百块,这可怎么办?

两人走亲访友不算完,还找当地银行小借了一笔,这才把资金上的缺口填了上来。

最终综合各种费用下来,二人以369万元拿下了心心念念的纺织厂,并更名为吴江化纤制造厂,不管怎么样,夫妻二人也总算是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以后恒力集团的创立,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

当时很多人觉得夫妻俩“疯了”,把自己多年辛辛苦苦的积蓄掏了个干净不说,还对外借了一笔不小的数目,纺织厂办不办的起来还是个未知数,办起来还好,如果“赌输了”,二人的新婚日子可还怎么过下去啊?

为了打破旁人的质疑,范红卫当下果断辞去了原本的会计工作,跑到自家厂里一心一意专管财务,风雨无阻。

可老话讲“万事开头难”,两个经验匮乏的“新人”,要想运营起来诺达的一间厂房何其困难,更别说如何盈利了。

夫妻二人面临的首个难题,就是工人流失太快,上家就是由于管理混乱,年底还发不出工资,这还怎么留住工人的心呢。

在了解情况之后,范红卫当着全体员工的面,讲了三大要点:创新工资发放制度;平等分配,能者多劳;奖罚分明,以资鼓励。

“新政”一经推出,许多工人抱着“工作也不好找,不如试试”的态度,纷纷回心转意,有了工人能开始生产,接下来一切就好办多了。

夫妻二人分工合作,范红卫主要管理场内大小事务和财务,陈建华则是去往外地考察,学习当地的先进技术,这一去不要紧,关键还真让陈建华发现了个“神兵利器”。

这台机器堪比如今的人工智能,一人能同时操控10台,日产量翻十倍不止,如果引进到自家纺织厂,这将会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范红卫听完当机立断,让丈夫先订了几十台新机器,范红卫这边也不闲着,赶紧带着工人扩建厂房,以备不时之需。

一年后,这家曾经濒临倒闭的“烫手山芋”,经夫妻俩妥善经营后焕然一新,实现了年盈利千万人民币的壮举!

酒香不怕巷子深,夫妻二人默默耕耘,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摇身一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经商者。

不过哪有什么一帆风顺,自己内部安安稳稳的时候,外部大环境往往就该“出事”了。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创业之难,说是“难以上青天”也不为夸张,1997年,亚洲爆发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冲击,许多企业陷入窘境,有的纷纷以倒闭草草收场,吴江化纤制造厂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范卫红眼光之独到,往往能让她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在别人看来是危机,到了夫妻二人的眼里,却成了“难得一遇”的机会。

只见二人短时间内连续收购快倒闭的纺织厂,与他们第一次收购吴江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凭借着强大的资金支持,二人成功度过了金融危机。

转危为安之后,苏州的纺织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出了嫩芽,吴江成功抓住机遇,成了当地名声大噪的“领头羊”。

打了胜仗的范红卫不卑不亢,头脑冷静地开始有了转型的想法,她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念头的产生,造就了如今民办企业的不朽神话。

进军石化行业(恒力集团)

“与其跟着时代脚步前进,不如做时代的弄潮儿,引领时代前进”,范红卫说干就干,于2002年斥资22亿建设化纤厂,第二年把旗下大小产业整合一处——恒力集团诞生了。

又过4年,为响应省里提出的“南北产业协调发展”的号召,范红卫把下面的生产基地转移过渡到了宿迁等地,还建设了恒力宿迁工业园区,既收获了“好人缘”,又节省了不少资金,还为当地相关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可谓是“一箭三雕”。

之后几年经过持续稳定发展,恒力集团初登世界舞台,斩获多个“世界之最”的同时,成了江苏民企的业界龙头。

随着恒力集团这个“商业帝国”逐渐庞大,范红卫面临的挑战也个顶个的艰巨。

由于化纤产品的重要成分需要从进口的石油炼化中得到,范红卫做出了又一个“前卫”的决定——向石化行业进军,这也是恒力集团从“一滴油到一块布”产业链的由来,然而要想实现,这并非易事,可以说此时的范红卫,面临的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0年,大连有相关项目出现招标机会,就在这紧要关头,他们为得到招标机会而找的省委书记涉嫌违纪,陈建华因受牵连被多次传唤。

很多人觉得恒力出事了,甚至怀疑范红卫一个女人能不能挺过难关,不过能走到这一步,夫妻二人怎能轻易说放弃,好在真相大白,丈夫没事,集团也拿到了招标机会。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范红卫买下一架私人飞机,十分钟往返招标现场不在话下。

15年,集团迎来了上市的机遇,范红卫的事业又上了一层楼,市值逐渐攀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把大把的财富了。

2019年,夫妇俩以1050亿元的资产,首次跻身了“胡润百富榜”,并在三年后以151亿美元,历史性的登上了全球富豪榜118位的宝座,范红卫也因此成了中国新晋的“女首富”。

范红卫和陈建华作为一个会计和一个小商贩,无畏他人的眼光,不惧他人的质疑,以自身对商业的独到见解,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从创业之初一步一个脚印,成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平民神话,建设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其中过程之艰辛,大概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而二人最让我们羡慕的,还有对彼此忠贞不渝的爱情。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恒力   首富   宿迁   华为   帝国   苏州   蚕丝   纺织厂   独到   中国   化纤   工人   夫妻   会计   机会   集团   商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